
中国地理赵济版整理.docx
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国地理赵济版整理 第一篇 总论 其次章 自然布局 第一节 气候水热布局及其评价 中国气候因素的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 一、中国气候的根本特征 (一)气候根本特点 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险峻,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苦难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二)季风特征 1、世界上出名的季风气候区 按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根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那么受东风气流制约。
行星风系的这种季节性位移合作因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的变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出名的季风气候区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 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 其次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 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与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 ?夏季时,中国大陆大片面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操纵地面为印度热低压盘踞,与海洋上的高压系统相合作,使得夏季对流层低层盛行西南季风、南季风和东南季风 ?青藏高原不仅猛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季风生成,使我国季风呈现出繁杂现象高原季风使我国冬夏对流层的厚度加大对于高原南北两侧的地区来说,青藏高原对低空的季风气流具有阻挡作用使新疆、甘肃一带夏季展现枯燥火热天气另一方面由于地形的阻挡所产生的分流作用,扩大了冬夏季风东西向的影响范围 (三)水热条件特点 1、1月0℃等温线东部大致在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东折向西南终止于江孜邻近。
亚热带气候北界在秦岭——淮河一线,比欧洲地中海区偏南了10个经度左右,淮河是我国最北的一条冬季不结冰的大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都户形成季节性冻土 2.、我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差大.,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地区 主要是由于冬季风把高纬度的极地寒冷气团输送到低纬度的结果 3、夏季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暖湿气流,全国气温普遍升高北方的太阳高度角虽然偏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片面地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引起的热量缺乏因此,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1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1、 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递减,等雨量线走向大致东北——西南向 2、 山地降水多余平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 3、 在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地方,降水量也有所增加 ?全国大片面地区四季清晰,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和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 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宏大四季清晰的地区,位置越 北,春秋季节越短 ?降水量季节调配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满 华北为“春旱夏雨型”,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春雨、梅雨、伏旱型”,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大部及华南为“冬春旱夏秋雨型”,青藏高原西部为“夏雨集中型”,湖北西部、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地区为“全年多雨型”,东北东部地区为“夏秋雨型”,西北内陆为“全年干旱型”。
?枯燥度(k):根据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的比值求得 4,干旱 二、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梅雨、台风是我国重要的天气气候现象它们各自的形成、变化构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寒潮 根据寒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潮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4条: 西北方路径为最多,约占60%;北方路径,约占19%;西方路径,约占14%;东北方路径,约占7% (二)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展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每年初夏,江淮地区有一段时期降水充满、相对湿度大、云量多,地面风力弱的连阴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移到北纬20°邻近这时大陆低气压已加强,且青藏热低压形成,西南季风加强,但中纬度的冷空气仍往往南下,锋面发生波动而形成江淮气旋,造成江淮流域的降雨 2 (三)台风 1、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猛烈的气旋性涡旋中国南海北部、台湾海峡、台湾及其东部沿海、东海西部和黄海 均为台风通过的高频区 2、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是形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的加罗林群岛还去,少片面发生在我国南海海面。
3、 台风往往可以解决南方的伏旱,也有利于农业生产 三、对我国气候的评价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 (一)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 (二)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 (三)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 ≥0℃积温4 000~4 200℃为一熟带和二熟带的分畛域; ≥0℃积温5 900~6 100℃为二熟带与三熟带的分畛域 ≥10℃积温3 600~4 800℃地区是小麦、玉米两熟为主的地区; ≥10℃积温5 000~5 500℃可成为双季稻三熟地区 (四)山区气候条件繁杂,具有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 (五)冬季气温偏低 (六)旱涝苦难频繁发生 其次节 土地资源布局及其评价 一、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指是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社会属性指土地是社会资产,具有可供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根本特征 (1)土地开阔,类型多样 (2)山地多,平地少 (3)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4)片面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5)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才能的地区区别显著 (6)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三、土地资源布局:数量与质量评价 (一)耕地资源 我国大陆目前实有耕地面积在1.33×108 hm2左右。
(二)后备耕地资源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 (三)林地资源 我国林地资源相对数量不大,笼罩率低,分布不均,后备资源丰富,潜力大 (四)草地资源 我国草地资源面积大,类型多,但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西半部 3 第三节 水资源布局及其评价 一、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水资源由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片面组成 外流流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约占36% 中国河流平均年径流量为27 115×108 m3,平均径流深为284 mm 我国冰川融水径流量最大的山区是念青唐古拉山 (三)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类型 1、 松散沉积物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中生代以来陷落的,具有巨厚疏松沉积的构造盆地地区 2、 岩溶裂隙溶洞水 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层分布区 3、 基岩裂隙水 分布较广泛,北方地区侵入岩裂隙水分布面积大南方地区除东部沿海丘陵地区分布对比广泛外,其余地区均呈零星分布 ·冻土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阿尔泰山地等纬度较高,或纬度不高但地势特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层分布的地区。
(六)自然水质 矿化度和总硬度是评价河流水质重要标准 河水矿化度和总硬度最大的是黄河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一)地区分布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平匀,总趋势和降水根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全国划分为五个不同地带 Ⅰ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 600 mm, 径流深大于900 mm Ⅱ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 600 mm,径流深200~900 mm Ⅲ过渡带:年降水量400~800 mm, 径流深50~200 mm Ⅳ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 mm, 径流深10~50 mm Ⅴ缺水带:年降水量小于200 mm, 径流深缺乏10 mm (二)径流时程调配 河流降水补给条件,全国河川年径流季节调配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 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季节调配的影响,夏汛对比突出因流域的调理 作用,河流多水季节一般比多雨季节滞后1个月左右 2、 东北地区、华北片面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年径流 过程呈双峰型但春汛水量不大,多数河流占年径流量的5%左右,少数超过10%。
3、 西北内陆区的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片面河流,主要由山区降水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径流的变化与气温有紧密关系,有春汛、夏汛展现 除了北方少数由暴雨形成的季节性河流外,几乎全体河流都有确定数量的地下水补给 三、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 (一)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匀,旱涝苦难频繁 4 1、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平匀,南北相差悬殊 2、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 我国降水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枯水年、丰水年的持续展现,是造成旱涝苦难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全国五个旱灾多发区:松辽平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东部和北部、云贵高原至湛江一带 (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一、中国矿藏资源的根本特征 (一)种类多、资源总量丰富 (二)成矿时空跨度大 (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是世界上罕有的矿产, (四)富矿少、贫矿多,共生矿床多,选矿难度大 二、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潜力分折 (一)能源矿产 我国能源矿产对比丰富,已探明储量的有煤、石油、自然气、铀、钍、油页岩、地热、水力等,以煤和石油为主。
?煤炭主要成煤时期是石炭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 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总的分布为:北多南少,东歉西丰 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油气: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油田、扶余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告成油田、珠江口油田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湾、莺歌海等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陕甘宁盆地已探明自然气资源1 300×108 m3,是我国目前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也是世界级大型气田 (二)黑色金属矿产 我国已探明的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等 (三)有色金属矿产 我国有色金属矿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