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章:特质论人格流派.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0942674
  • 上传时间:2017-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1.5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特质论人格流派的人格理论 特质流派概述写在前面的话……每个人在某些特定的方面: (a)与所有人相类似; (b)与某些人相类似; (c)与任何人都不相似 (Kluckhohn & Murray, 1961)1. 作为特质的人格维度 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它依据人们在某一特质上所表现出的程度而分类  两个基本假设:  跨时间稳定  跨空间稳定 2. 特质流派的特征 关注对个体行为的描述和预测,而非其内部机制  也关注特殊特质背后的成因  容易比较不同的个体 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1. 个人生平 1897——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蒙特苏马其父为医生,母亲为虔诚的小学教师四个男孩其兄 F.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 1919——拜访弗洛伊德  1922 ——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又在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曾受教于维特海默·苛勒  1924 ——回到美国,在达特茅斯讲授社会伦理学, 后来在哈佛大学任教开设了第一门人格心理学课程  1930 ——后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 1939 ——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 1937-1949—— 任《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编辑。

       1963—— 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的金质奖章  1967 —— 逝世于美国 2. 人格理论2.1 人格及其结构 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Allport,1937,P48)  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独有的行为和思想(Allport,1961,P28)  人格的结构—特质 定义: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能使许多刺激在引发某种行为上具有同等作用,并且能创造、指引那些功能相等而一致的适应性及表现性行为 内涵: 潜在的反映倾向,使个体对不同的刺激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反应  可推测性 :行为频率、情景范围、反应强度  概括性和稳定性 :不为外界激活,特质和情境相互作用产生行为  独特性: “同样的火候会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 ” 特质间具有关联性:外向的人往往有较高的乐群性举例: 分类: 首要特质: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占优势的特质,是无时不在的倾向,每个行为都可追述到其影响 个体只有一个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比首要特质更有限的情境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仍表示行为上的广泛一致性。

      个体有 5-10 个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最不明显,具有最少普遍性和一致性的特质适用范围较窄,接近于习惯或者态度包括个人的独特偏好,偏见以及由情景所制约的特性人物特质分析——《六人行》 莫妮卡:  首要特质:争强好胜 中心特质:神经质、控制欲、完美主义、洁癖、乐于助人 次要特质:包容 瑞秋: 首要特质:娇纵 中心特质:坚强、勇敢、善良、敏感、投机 次要特质:缺乏主见 菲比 首要特质:乐天浪漫不问世事 中心特质:善良、固执、浪漫、真诚、理智 次要特质:沉稳 钱德: 首要特质:风趣 中心特质:贫嘴、包容、慷慨、可爱、痴情 次要特质:害怕下承诺 罗斯 首要特质:循规蹈矩 中心特质:认真、专一、慷慨、博学、执着 次要特质:对婚姻缺乏信心 乔伊: 首要特质:随遇而安 中心特质:思维简单、表演型人格、乐观、直率、单纯、风流 次要特质:富有爱心小组活动: 小组分工:  主持人  记录人  发言人  先不要说你选的人物是谁,让大家去猜,看你选择特质是否准确 自选人物  首要 特质  中心 特质  次要 特质 2.2 人格 动力 理想 动机理论的 四个要求(1)必须承认动机的现实性。

      反对 S·弗洛伊德主义认为儿童时期的动机决定人一生行为的观点,主张动机是现在的动机,过去的动机只有现在还存在才能解释行为; (2)必须承认几种动机的同时存在反对把动机归纳为一种类型,如:“性” 、 “自我实现”“自卑”等等他在其《人格的模式与成长》一书中指出:“动机的种类是如此的广泛,以致难于发现普遍的构同特性” ;(3)必须承认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与前人不同,他强调动机与认知过程的密切联系认为不了解一个人的计划、意愿、价值观等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的动机; (4)必须承认每一个人具有独特的动机模式正如两相人不会具有相同的特质结构一样,两个人也不会具有相同的动机结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动机模式  机能自主动机理论 “机能自主”的概念:一个人现在进行这一行为的原因与原来进行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即过去的动机与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机能是自主的,它独立于过去 两类机能自主: (1)持续的机能自主它是指个人盲目从事的重复性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曾一度为实现某个目的起过作用,但现在已不再发生作用了这种活动的发生独立于奖赏和过境经验之外,是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低水准的活动例如一个人在退休后仍然每天早晨七时起床就是一个例子。

      (2)自我统一的机能自主它包括个人的兴趣、价值观、目标、态度和情操等引起,但认为由机能自主的动机控制的行为,才是人类行为的特征因此机能自主的动机应该是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中心问题2.3 健康人格: 人 格 理 论 体 系 是 面 向 健 康 人 的 , 精 神 病 患 者 和 健 康 人 的 人 格 之 间 有 质 的 不 同 精 神 病 患 者 与 健 康 人 的 区 别 : 前 者 的 动 机 存 在 于 过 去 而 后 者 的 动 机 存 在 于 未 来 强 烈 主 张 健 康 成 人 的 人 格 原 则 不 能 由 儿 童 、 过 去 或 精 神 病 患 者 的 研 究 引 申 而 来健 康 人 格的六个特点: (1)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 (2)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康成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密的,富有同情心,无占有感和嫉妒心,能宽容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信仰上的差异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还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 (4) 实际的显示知觉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事物。

      他们在评价一种形势和决定顺应这种形势时扔为明白 (5)自我客观化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理解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6)统一的人生哲学健康成人表现出定向一致,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这种定向一般来说是属于宗教的,但不一定就是宗教2.4 研究方法: 反对因素分析 把人视为独立的元素组成,而不是又相互依赖的子结构形成的同一系统强调个体机能的整体性、组织性以及结构性  建立特质词表 从英文词典里查出特质词,加入俚语,对 18,000 个词进行分类  推崇个案研究法 个人档案技术 “珍妮信件的分析研究” 补充资料:珍妮的信奥尔波特认为研究人格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个人的史实记载如日记、自传、信件、采访报道等为了描述一个人的人格,奥尔波特最充分地利用的个人史实记载的事例是收集了珍妮.格若维.马斯特桑(假名)在 11 年内写的 301 封信,奥尔波特花了好些年的时间致力于这个案例的研究,尽管如此,其最后的观点到 1965 年才以《珍妮的信》为名成书出版 珍妮于 1868 年生于爱尔兰5 岁时移居加拿大她有五个妹妹和一个弟弟,18 岁时父亲去世,弟妹六人的生活全部依靠她一人维持。

      当时她对这种家庭生活十分讨厌,就同一位铁路巡警结了婚婚后她与丈夫移居芝加哥,她把那里的生活描绘成令人厌倦的1897年她才 29 岁,丈夫就去世了丈夫死后不久,她唯一的儿子诞生了取名为罗斯她辛苦地工作,全心全意爱着罗斯母子俩亲密无间,直到罗斯 17 岁时,离家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在大学二年级时,罗斯应征参加了野战救护队儿子远洋法国前,珍妮到普林斯顿看望了他并会晤了他的两个朋友格伦和伊萨贝尔后来,珍妮与他们两位有信件来往 当罗斯回家时,她前后已判若两人他除了继续完成在普林斯顿的学业外,他的生活是以屡次失败和与母亲争吵为特征的珍妮从一次最激烈的争吵中发现罗斯已经暗中结婚对于这一点奥尔波特评述道:“在珍妮发现秘密后的第一次母子会晤中,珍妮以粗暴的当众指责,并以他胆敢再来就逮捕他的公开威胁把他赶出了家门” 这次冲突以后,珍妮与罗斯的两位老朋友格伦和伊萨贝尔开始了信件往来,当时它们已经结婚并在东部大学城里任教他们与珍妮“保持联系” ,一直延续到 1937 年 10 月珍妮70 岁死时为止珍妮比洛斯多活了八年 这些信件是富有吸引力的,读者常常会怀着迫切心情一口气把他们全部读完下面具两封信为例说明信件的风格。

      在一封标明是 1927 年 1 月 5 日的信中,珍妮对自己的童年描述如下: 一天,我的父亲突然死了,撇下了一个生计无源、所有人都不到 18 岁的七口之家走了,家中没有了有能力争得一分硬币是我的工资维持了这个家………没有一个人曾否认过这个事实,或者说没有人试图否认它当我敢于与相爱几年之久的男人结婚时,去害怕我把自己的钱拿走……哎,他们说我象一头挤完奶后踢翻奶桶的母牛 (奥尔波特 1965,第 27 页) 珍妮在 1928 年 6 月的一封信里流露出失望的感情: …….无论如何,我坚决相信我的一生要“结束了” ,应该走了我已经作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可能作的任何有价值的一切,不论好歹这已结束了完成了,因而现在什么也不能改变它了 “白纸黑字,已经写下了,就让它写下去吧 ”我一不中用了,我应该走了,但我是一个儒夫以为罗斯会需要我那真是荒唐可笑 (奥尔波特 1965,第 50 页)奥尔波特请 36 位鉴定者按照顺序阅读了所有的信件他们同奥尔波特一起用了一百九十八个特质名称来描述珍妮的人格特征但在把相同的特质归并一起后,他们发现珍妮的人格可以准确地用八个特质名称来说明它们是: 1.爱争吵------多疑 2.自我中心 3.独立 4.戏剧性 5.攻击性 6.愤世嫉俗 7.有艺术才能 8.多愁善感 佩奇(1966)运用计算机对珍妮的信件进行了复杂的统计因素分析,分离了八个特征性“因素” 。

      1.攻击 2.占有欲 3.依恋的需要 4.自由的需要 5.家庭认可的需要 6.性欲 7.感觉能力(对艺术、文学等的酷爱) 8.牺牲精神 重新评定佩奇的研究,奥尔波特得出这样的结论:计算机的运用,并没有得出什么新的东西,而以鉴定者的主观印象也许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也许,奥尔波特所指的特殊规律研究法的最好例证就是他对珍妮信件的分析正是由于这种分析方法,他被指责为更像一名艺术家而不是科学家 2.5 理论评鉴: 贡献: 开创了人格的量化研究 奠定了人格心理学的学术地位 批评: 过多强调特质的先天性 未对人格动态进行研究 特质存在的质疑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1. 个人生平 1905 年出生于英国英格兰的得文郡 9 岁时,英国加入一战,他曾在一个临时战地医院中照料伤残士兵,这段经历为他植入了关注人类的种子并且她,对工作的紧迫感是他的一大工作特征 16 岁考入伦敦大学,主修物理学和化学,1924 年获伦敦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在研究生阶段转向心理学 曾任著名心理学家和数学家,因素分析之父斯皮尔曼(C. E. Spearman,1863-1945)的研究助理 1938-1944 年担任克拉克大学心理学教授和哈佛大学讲师。

       1944 年-1973 年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研究教授和人格测量实验室主任 2. 人格理论2.1 人格结构特质是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  定义:特质是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行为一致性,它表现出特征化的相当持久的行为属性,代表广泛的行为倾向  结构与分类: 个别特质: ▪ 个别人所具有的特质 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