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sson4初等模型.ppt
39页初等模型(初等模型(2 2))一、录象机计数器的用途二、优秀成果评选公平性问题三、生小兔问题四、动物繁殖的规律五、棋子颜色的变化1、问题的提出 老式录象机或一些录音机上有计数器,而没有计时器因而问题产生:一盘180分钟的带子,计数器从0000变到6061当带子用到4450时,剩下的带子可否录下一个小时的节目问题所在:录象带读数并非随时间而均匀增长,是 先快后慢要建立的模型:计数器读数与录象带转过的时间之 间的关系2、问题分析——读数的增长为何先快后慢 r右左计数器主动轮转速不变建立模型:t = f ( n )3 3、模型假设、模型假设(1)录象带的线速度是常数v(2)计数器读数n 与右轮盘转的圈数(m )成 正比,即m = k n(3)录象带的厚度(加两带间的空隙)是常数w(4)空右轮盘半径为r, 初始时刻:t=0时n=0几个角度建立模型!几个角度建立模型!4 4、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建立方法一、左轮盘所有圈数的长度录象带转过的长度=vt其中m为圈数,则m=kn模型:w相对r较小,忽略该项(2)=(1)4 4、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建立方法二、左轮盘面积增加录象带转过的长度与厚度的乘积=(3)4 4、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建立方法三、微积分法 设t = f ( n )考虑从第n到第n+△n圈(此时第n+1圈未走完)第kn圈△kn因此:读数器为n时因此:5 5、参数估计、参数估计记ab问题:测试一组数据估计: t = a n + b n初等模型(初等模型(2 2))一、录象机计数器的用途二、优秀成果评选公平性问题三、生小兔问题三、动物繁殖的规律四、棋子颜色的变化二、二、优秀成果评选公平性问题1、问题:设有N个评委组成的评选委员会, 有M项研究成果,评委会要从中选m (1)回避得票率 (2)不回避得票率方案(2)还是不公平?除p=N-C外,对每个p,均有r 1 ( p ) < r 2 ( p )1N-C0rr2r1p应采用折中方案度量得票多少的函数q ( p )应满足如下条件:(1) q ( p )是p的单调增函数(2)r 1 ( p ) < q ( p ) < r 2 ( p ) ,0 < p < N- C(3)q ( 0 ) = 0,q ( N – C ) = 1一个简单实用公平的度量函数还有吗?初等模型(初等模型(2 2))一、录象机计数器的用途二、优秀成果评选公平性问题三、生小兔问题四、动物繁殖的规律五、棋子颜色的变化三、生小兔问题三、生小兔问题1、问题: 兔子出生以后两个月就能生小兔,如果每月生一次且恰好生一对小兔,且出生的兔子都成活,试问一年以后共有多少对兔子,两年后有多少对兔子?注:这是13世纪意大利比萨的一位叫伦纳德,绰号为斐波那 契(Fibonacd,1170—1250)的数学家,在一本题为《算 盘书》的数学著作中,提出的一个有趣的问题2 2、图示、图示3 3、问题分析、问题分析第一个月:只有一对小兔。 第二个月:小兔子末成熟不会生殖,仍只一对,第三个月;这对兔子生了一对小免,共有两对第四个月:老兔子又生了一对小免,而上月出 生的小免还未成熟,这时共有三对4 4、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记r i 表示第i个月的兔子数(1) r 1 = 1(2) r 2 = 1(3)规律: 2年后兔子的对数:750255 5、、 Fibonacd数列的奇特性质6、 Fibonacd数列的广泛应用1、一本专门研究它的杂志——《斐波那契季刊》 (Fibonacci Quarterly)于1963年开始发行,在美 国还专门设立了Fibonacci数委员会2、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优选法”中,也有斐波那 契数列的巧妙应用3、斐波那契数列不只是在生小免问题中才会遇到, 它也出现在自然界、生活中...…,如植物的叶 序、菠萝的鳞片、树枝的生长、蜜蜂进蜂房的 路线、钢琴键盘等初等模型(初等模型(2 2))一、录象机计数器的用途二、优秀成果评选公平性问题三、生小兔问题四、动物繁殖的规律五、棋子颜色的变化四、四、动物繁殖的规律1、问题: 某动物的最大年龄为15岁,按年龄分三组:(1)0~5岁 (2)6~10岁 (3)11~15岁。 从第(2)年龄组后开始繁殖第(2)年龄组平均繁殖4个,第(3)年龄组平均繁殖3个第(1)(2)年龄组分别进入下一年龄组的存活率为0.5,0.25现设三个年龄组的数量分别为1000,问:5年、10年、15年后各年龄段动物数量,并且20年后各年龄段动物数量又如何?2、问题分析设:以5年为1年龄段,t为时间段,各年龄段的数 量为: X(t)=[ x 1 (t) x 2 (t) x 3 ( t) ]/ 初始时刻的数量: X(0)=[ x 1 (0) x 2 (0) x 3 (0t) ]/=[1000 1000 1000]/则:第1年龄段第2年龄段第3年龄段3、模型4、求解5年、10年及15年数量5年10年15年20年第1年龄段70002750143758125第2年龄段500350013757187.5第3年龄段250125875343.85、思考?(1)当有足够大的时间t时,模型有什么 规律? (代数性质)(2)如果每5年平均向市场供应动物数是: c = [ s s s ] /,问动物不在灭绝的前提 下,c应取多少?(3)在动物不在灭绝的前提下,每5年应 如何规划使得20年内向市场供应的数 量最大?初等模型(初等模型(2 2))一、录象机计数器的用途二、优秀成果评选公平性问题三、生小兔问题四、动物繁殖的规律五、棋子颜色的变化五、棋子颜色的变化1、问题: 任意拿出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共8个,排成如下图所示的圆圆,然后在两颗颜色相同的棋子中间放一颗黑色棋子,在两颜色不同的棋子中间放一颗白色棋子,放完后撤掉原来所放的棋子。 再重复以上的过程,问这样重复进行下去各棋子的颜色会怎样变化呢?2、最终结论是什么? 可完全用数学的推理方法说明最多经过8次变换,各棋子的颜色都会变黑3、分析注意:规则是两同色的棋子中间加黑色棋子,两异 色的棋子中间加白色棋子,即黑黑得黑,白 白得黑,黑白得白,与有理数符号规则类似方法:用+1表尔黑色,用-l表示白色,开始摆的八 颗棋子记为a1,a2,...,a8,并且a k=+1或-1, k=1,2,…,8,下一次在al与a2中间摆的棋 子的颜色由a1和a2是同色还是异色而定类 似的a k a k+1正好给出了所放棋子的颜色4、符号运算规则规则:黑黑得黑,白白得黑,黑白得白 引入记号⊙,则: (+1) ⊙(+1)=(+1)^2= +1 (-1) ⊙(-1)=(-1)^2= +1 (+1) ⊙(-1)=-15、各次颜色的确定 可见:最多经过8次变换以后,各个数都变成丁+1,这意味着所有棋子都是黑色,且以后重复上述过程,颜色也就不再变化了。 小组讨论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跑步的经历,有人会因此而疲惫不堪,但是有谁会想:怎样跑步能使我们消耗的能量最少?d4-01:跑步与走路时如何节省能量结 束!不公平! 对非评委的研究成果的完成者不公平,因为评委对自己完成的成果投赞成票的可能性最大(1)规律:当时间t足够大时,满足:如何求?Matlab命令:特征值命令:d=eig(A)求正数: [i,j]=find(d>0)(2)如何取c值?由于:故:即:Matlab求不等式解:c=[152 152 152](3)如何使数量最大?设c=[ c1 c 2 c 3 c 4]为每个5年的供应量,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