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_儿童心理卫生指导的理论与技术(二)课件.ppt
18页3、暂时隔离法、暂时隔离法 ((1)原理)原理当个体发生不良行为时,令其停止一当个体发生不良行为时,令其停止一切活动,离开相应的环境,通过短时切活动,离开相应的环境,通过短时的隔离以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的隔离以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2)作用)作用 A、、能迅速阻止儿童的不良行为能迅速阻止儿童的不良行为 ;;B、、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个自我调整和反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个自我调整和反省的机会省的机会 ;;C、、可以让父母用冷静的态度去处理儿可以让父母用冷静的态度去处理儿童的不良行为童的不良行为 ((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A、、确定隔离的适用行为确定隔离的适用行为 ;;适合采用暂时隔离法的问题行为有:适合采用暂时隔离法的问题行为有:打人,发脾气,骂人,恶意取笑他人,打人,发脾气,骂人,恶意取笑他人,对父母和他人无礼、顶嘴,抢别人的对父母和他人无礼、顶嘴,抢别人的玩具,损坏玩具,吐别人或威胁要吐玩具,损坏玩具,吐别人或威胁要吐别人,虐待动物,乱扔食物,做危险别人,虐待动物,乱扔食物,做危险的事情,等等的事情,等等不适合采用暂时隔离法的问题行为:不适合采用暂时隔离法的问题行为:生气、闹别扭,没有做家务,没有做生气、闹别扭,没有做家务,没有做家庭作业,恐惧行为、孤僻行为,等家庭作业,恐惧行为、孤僻行为,等等。
等B、、隔离前要向儿童提出警告,待警告隔离前要向儿童提出警告,待警告无效时再实施隔离无效时再实施隔离 ;;C、、隔离的时间可根据儿童年龄大小由隔离的时间可根据儿童年龄大小由短至长短至长 ;;D、、保持隔离的隔离性保持隔离的隔离性 ;;E、、要特别注意隔离室的安全,以防发要特别注意隔离室的安全,以防发生意外生意外 4)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问题 A、、儿童反抗、拒绝进入隔离室儿童反抗、拒绝进入隔离室 ;;B、、儿童在隔离室里又吵又闹,隔离时儿童在隔离室里又吵又闹,隔离时间到了仍在哭闹间到了仍在哭闹 ;;C、、儿童从隔离室跑出来了儿童从隔离室跑出来了 ;;D、、儿童在隔离室制造噪音儿童在隔离室制造噪音 ;;E、、成人情绪控制不好成人情绪控制不好 ;;F、、成人心软成人心软 4、矫枉过正疗法、矫枉过正疗法 它是通过复原和积极练习两部分的操它是通过复原和积极练习两部分的操作来使不良行为发生率下降的一种行作来使不良行为发生率下降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为干预方法 实施步骤为:实施步骤为:第一步:要求行为者必须彻底消除自第一步:要求行为者必须彻底消除自己的不良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己的不良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力求使环境胜于原响,并在此基础上力求使环境胜于原来的状况来的状况 ;;第二步:要求行为者必须对有关的良第二步:要求行为者必须对有关的良好行为作一定程度的反复练习好行为作一定程度的反复练习 (三)培养行为的技术:塑造法(三)培养行为的技术:塑造法塑造法是通过持续地逐一强化更为接塑造法是通过持续地逐一强化更为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同时消退先前的近目标行为的行为,同时消退先前的较为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使目标行较为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使目标行为得以形成。
为得以形成四)克服恐惧的技术(四)克服恐惧的技术1、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1)原理)原理也称缓慢暴露法,是让个体以小步子也称缓慢暴露法,是让个体以小步子渐进而缓慢地与其所惧怕的事物或情渐进而缓慢地与其所惧怕的事物或情境接触,同时从事与焦虑相对抗的活境接触,同时从事与焦虑相对抗的活动(比如放松)以克服恐惧的方法动(比如放松)以克服恐惧的方法((2)系统脱敏法的实施步骤如下:)系统脱敏法的实施步骤如下:A、、按规定进行肌肉松驰训练,达到按规定进行肌肉松驰训练,达到自我感觉松驰良好、舒适的程度;自我感觉松驰良好、舒适的程度;B、、启发当事人根据焦虑程度的不同,启发当事人根据焦虑程度的不同,由轻到重排列焦虑等级;由轻到重排列焦虑等级;C、、让当事人在松驰情况下,按焦虑让当事人在松驰情况下,按焦虑等级逐一想象,直到松驰反应逐渐取等级逐一想象,直到松驰反应逐渐取代焦虑反应为止代焦虑反应为止2、真实情境脱敏法、真实情境脱敏法它是用造成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事物它是用造成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事物或情境来代替对它的想像,让当事人或情境来代替对它的想像,让当事人按照焦虑等级中的项目逐步暴露在实按照焦虑等级中的项目逐步暴露在实际情境中来进行系统脱敏际情境中来进行系统脱敏。
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理论与认知改变的技术认知理论与认知改变的技术一、认知理论一、认知理论二、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二、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1、、ABC理论理论A::指客观现实中的诱发性事件;指客观现实中的诱发性事件;B::指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指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看法和评价;解释、看法和评价;C::指个体最终形成的情绪障碍和行为指个体最终形成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结果问题的结果A不能直接引起不能直接引起C,,A只能通过只能通过B引起引起C,,是是B也只有也只有B才能引起才能引起C2、不合理信念的特征、不合理信念的特征((1)绝对化要求)绝对化要求它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自它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自己或周围的人与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己或周围的人与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2)过分概括化)过分概括化它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它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即以某一件事、某个言理思维方式,即以某一件事、某个言行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整体不合理的行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整体不合理的评价。
评价((3)糟糕至极论)糟糕至极论即如果某一件不好的事情一旦发生,即如果某一件不好的事情一旦发生,便认为是非常可怕、糟糕至极、灾难便认为是非常可怕、糟糕至极、灾难性的(二)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二)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步骤和方法1、介绍理论知识、介绍理论知识2、找出不合理思维、找出不合理思维即挖掘导致当事人情绪困扰的不合理即挖掘导致当事人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3、展开辩论、展开辩论即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其方式即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其方式有:有:((1)质疑式:)质疑式:直截了当质询当事人她直截了当质询当事人她这种信念是否有足够的事实根据这种信念是否有足够的事实根据 ;;((2)价值式:)价值式:质询当事人她目前的情质询当事人她目前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否确有价值绪和行为反应是否确有价值 ;;((3)极端式:质询当事人这件事最坏)极端式:质询当事人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的结果是什么 ;;((4)更新式:提醒当事人)更新式:提醒当事人““从另外的从另外的角度想一想角度想一想”” ;;((5)夸张式:故意夸大当事人的信念,)夸张式:故意夸大当事人的信念,使当事人看到它的不合理之处使当事人看到它的不合理之处 。
4、建立新的合理信念、建立新的合理信念5、练习和迁移、练习和迁移(三)合理情绪疗法的注意事项(三)合理情绪疗法的注意事项1、以改变认知为重心;、以改变认知为重心;2、把握辩论和质询的火候和分寸;、把握辩论和质询的火候和分寸;3、保持耐心;、保持耐心;4、防止新的认知偏差出现;、防止新的认知偏差出现;5、把握合理情绪疗法的适宜对象把握合理情绪疗法的适宜对象第三节第三节 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干预方法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干预方法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1、消极人性论、消极人性论将人视为本能和过去的奴隶将人视为本能和过去的奴隶2、人格结构的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的层次理论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我三个部分二、精神分析理论的干预方法二、精神分析理论的干预方法1、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它是把来访者单独安置在一个安静的它是把来访者单独安置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舒适地躺好或坐好,要求来环境里,舒适地躺好或坐好,要求来访者把随时浮现在头脑中的任何想法访者把随时浮现在头脑中的任何想法毫无保留地倾述出来毫无保留地倾述出来2、疏泄法、疏泄法它是让来访者把心中郁积的不满、苦它是让来访者把心中郁积的不满、苦闷和矛盾都说出来,以达到释放其心闷和矛盾都说出来,以达到释放其心头重负的目的。
头重负的目的第四节第四节 森田疗法森田疗法一、森田理论一、森田理论1、疑病素质是神经质症状产生的基础、疑病素质是神经质症状产生的基础所谓疑病素质,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所谓疑病素质,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上的倾向性神上的倾向性2、精神交互作用是神经质症状形成的、精神交互作用是神经质症状形成的原因原因3、过于追求完美所导致的思想矛盾是、过于追求完美所导致的思想矛盾是神经质症状形成的根源神经质症状形成的根源二、森田疗法二、森田疗法1、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1)顺其自然,就应认识情感活动的)顺其自然,就应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2)顺其自然,就要接受自身可能出)顺其自然,就要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3)顺其自然,还要认清主观与客观)顺其自然,还要认清主观与客观的规律,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规律,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2、、“为所当为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的治疗原则即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即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