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大湾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暨珠海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147037****qq.com
  • 文档编号:593796956
  • 上传时间:2024-10-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6.5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启用前注意保密大湾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合考试高二历史本卷共6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1.据考古发掘,位于陕西西安的姜寨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相差无几;位于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墓葬有大小墓之分,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两处遗址的差别体现了不同时期()A.青铜文明的发展程度B.国家政治制度的状况C.礼乐文化的区域分布 D.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姜寨遗址的墓葬中随葬品相差无几,二陶寺遗址的墓葬中已经出现明显的等级分化,等级分化的出现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由此说明在这两个时期生产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D 项正确;姜寨遗址和陶寺遗址都还没有进入青铜文明时期,也没有形成早期的国家,排除AB项;礼乐文化出现于西周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 项故选D项2.文献记载,商王太甲崩后,“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商王太戊即位后,“殷复兴,诸侯归之”该记载可用于研究商代实行()A.禅让制 B.内外服制C.分封制 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商代(中国)根据材料商王太甲崩后,“诸侯或不至”,商王太戊即位后“殷复兴,诸侯归之”,这说明商代的附属国对商朝叛服无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对附属国的控制力较为有限,因此出现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B项正确;商代并未实行禅让制和分封制,排除A、C项;嫡长子继承制指的是王位继承制度,与材料中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一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3.西周时期,统治者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而呼之为“天”,周王则为受天之命而王天下的“天子”同时,统治者也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民”"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天子既要“敬天”,又要“保民”,才能维护“天命”这种思想( )A.要求统治者加强自我克制 B.催生了朴素唯物主义萌芽C. 表明统治者放松约束民众D.成为维系宗法分封的纽带【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西周时期,统治者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统治者也强调人事的重要性”,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出现了“敬天保民”思想,这种思想是对统治者的一种约束,要求统治者加强自我克制,A 项正确;“敬天保民”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排除B 项:“敬天保民”思想要求统治者自我约束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民众的约束,排除C项;血缘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纽带,排除D 项故选A项4.关于传统音乐,《周易》有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之说至春秋战国又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可以用来说明,传统音乐()A.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 B.由尊神灵走向重人伦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D.维护了贵族等级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可以看出传统音乐更加注重人伦关系,B项正确;春秋战国是分裂时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本思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更加注重人伦,并未涉及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排除D 项。

      故选B 项5.自战国至唐,行(xíng) 商是商业活动中的盈利主体,在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至宋代,坐贾势力日益壮大,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百姓收入水平提高B.政府放弃抑商政策C.城市化的不断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行商和坐贾最大的区别就是商人的流通性和是否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其中宋代坐贾的势力壮大,说明商人有着稳定的客源和固定的经营场所,这主要和城市化不断发展有关,C正确;A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长途贩运贸易主要是行商从事的,D 排除6.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但毕竟传承下来的战国文字系统太复杂了,一时之间绝对不可能都统一因此,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文体它们都可以在官方文书中使用这说明秦朝()A.没有完成文字统一 B.“书同文”的效果有限C. 注重保存传统文化 D.统一措施具有灵活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

      根据材料“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的政策,……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文体它们都可以在官方文书中使用可知,秦朝虽然实行了“书同文”,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定了八种不同的文体,以适应当时文字系统繁杂的现实,这说明当时秦朝的统一措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D项正确;秦朝施行“书同文”政策,完成了文字统一,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秦朝“书同文”的效果,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秦朝实施了“焚书坑儒”的举措,“注重保存传统文化”的说法与题意及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汉立国之初,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大为流行,汉初士人并不局囿于某一家某一说,而诸家并用,如贾谊就“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泉错曾”“学申、商刑名之学”,文帝时又“受《尚书》这种现象A. 昭示思想解放潮流即将到来 B. 为儒学新发展奠定思想基础C.表明儒家思想逐渐走向没落 D.反映汉初出现思想混乱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初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大为流行,这一局面为之后董仲舒吸收各派思想,创立新儒学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故B正确;汉代没有思想解放的潮流,排除A项;儒学在汉代逐渐成为主流,而不是没落,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并不是思想混乱的表现,排除D 项。

      8.汉朝太学的建立,以公元前124年双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此后,太学生从数十人增加到汉成帝时的三千人,东汉太学生最多时达三万人太学教育的发展( )A. 确立了考试选官的用人制度 B. 巩固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C.提高了官员的行政事务能力 D.缓和了西汉以来的阶级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以公元前124年双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为标志,此后,太学生从数十人增加到汉成帝时的三千人,东汉太学生最多时达三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太学教育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确立,而汉武帝由于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所以其太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据此可知,太学生的大量增加,对于太学教育发展和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具有积极意义,B项正确;考试选官的用人制度确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太学生不全做官,故“提高了官员的行政事务能力”的错误,排除C 项;材料主要以及太学的发展以及儒家思想的发展,没有涉及“西汉以来的阶级矛盾”,排除D 项。

      故选B 项9.三国时期的田庄,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而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A.政局的稳定性有所加强B.士族势力走向衰落C.土地国有制度得到发展 D.商品经济趋于活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可知,三国时期的田庄命名上倾向于跟军事相关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是国家大分裂时期,田庄在命名上多以与军事相关名称主要起到威慑作用;根据材料“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可知,东晋时期田庄命名基本不再用与军事相关名称,转而用别墅,说明这一时期不需要过多用名称威慑,政局相对稳定,A 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强大,排除B 项;田庄本质上是大土地所有制,三国还是东晋南朝性质一致,材料体现的是到魏晋南朝时期政局相对稳定,不能体现大土地所有制继续发展,排除C 项;材料中的信息与商品经济发展不相关,排除D 项,故选A 项10.开皇(隋文帝)三年,度支尚书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

      此后,中央政府将此项措施推广至全国 ,“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这表明隋朝( )A. 实行轻徭薄赋 B.消除贫富分化C.关注社会赈济 D.重视粮食供应【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可知,隋文帝统治时期,将粮备荒、建立仓库推广全国,且取得一定效果,体现了当时统治者重视社会赈济,C 项正确;隋朝推行租调制,且材料信息与轻徭薄赋无关,排除A项;“消除”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以备凶年”表明储备粮食是为了度过荒年,而重视粮食供应应提高生产,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唐代著名僧人释道宣(596-667)在其著作《广弘明集》卷十四中强调,“惟佛之为教也,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释道宣此举( )A. 意在实现“三教合归儒” B.对佛教进行本土化改造C.彰显唐文化政策兼收并蓄 D.折射儒学统治地位丧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中“惟佛之为教也,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可知,释道宣试图把佛教思想与儒学融合,即对佛教进行本土化改造,B 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道家思想,排除A项;释道宣的身份是僧人,他的举动并不能彰显唐文化政策兼收并蓄,排除C项;儒学在唐朝仍然处于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12.按当时的中央官制,若岳飞要率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首先要与朝中哪一机构报呈此事()A.三司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下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云南省大理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