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题报告工商管理专业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ocx
3页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以及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网络融资升温,网络融资以其门槛低、便捷、高效等特点使各企业获利匪浅,其中以中小型企业为甚依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网络融资额达到944亿元,中小企业作为参与电子商务经营的主力军,是网络融资的主要群体,其融资额度占网络总融资额的70%左右,并持持续增长态势然而网络融资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虽然作为新生物,网络融资具有贷款程序简单、贷款门槛低等优势,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融资渠道缺乏、产品审批程序冗杂、网络风险管理不足以及法律监管缺乏等问题,所以本文以网络融资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二)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现象的探究及优化策略的研究,以期促进网络融资的健康发展,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也有助于我国金融发展及创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浙江省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研究的不足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网络融资的研究较早,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1931年,英国麦克米伦爵士(Macmillan Gap)通过对英国金融体系及企业的调查后对英国政府提交了《麦克米伦报告》,该报告中阐述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缺口,并标明该种缺口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这即为麦克米伦缺口 1981年,美国学者Stiglitz and Weiss通过S-W模型来证明信息不对称对于信贷造成的影响,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贷款额度对着利率的改变变化较大 1998年,美国学者Berger and Ude1l从财务透明性角度出发,指出中小企业融资中最重要的特点使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所以其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偿债能力难以估计,导致其融资难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研究时间较短,但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2011年,王鑫通过调查发现,融资成为企业运营发展障碍的中小企业比例已经高达72%,可见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融资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2012年,张李莉通过调查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获得信贷支持少等问题,从互联网诚信建设出发,她认为网贷平台建立自己的信用评价系统,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来进行网络化评估,才能有效缓解借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013年,吴晓光认为网络融资丰富了金融业务,国家应当出台相应政策加以扶持,并且应当加强第三方平台网站的监管力度,将社会基础信用体系完善三、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的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现状、融资产生的问题及成因以及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策略,具体如下:1 引言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4 相关概念及理论1.4.1 网络融资1.4.2 信息不对称理论1.4.3 长尾融资理论2 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现状2.1 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优势2.2 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发展过程2.3 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状况2.3.1 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规模2.3.2 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资金缺口2.3.3 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模式2.3.4 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渠道2.3.5 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中信贷配给情况3 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问题及成因3.1 网络融资资金不足及成因3.2 网络融资产品缺乏及成因3.3 网络贷款系统不健全及成因3.4 中小企业信用缺乏及成因4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策略4.1 开辟多元化网络融资渠道4.2 不断完善及创新网络融资产品4.3 加强网络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融资环境4.4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构建网络信用体系5 结论及展望(二)可行性分析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以及数据调研法对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先关的概念及理论,接着写明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现状,再从现状出发探究浙江郑晓企业网络融资问题及成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策略,所以本文具备可行性。
四、问题解决的关键及难点 问题的关键点为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只有通过现状找出问题并且探究出成因,才能提出相应的策略浙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资金不足的成因是其融资渠道缺乏,网络融资产品缺乏的成因是产品审批牲畜冗杂,网络贷款系统不健全的成因是网络风险管理不足,中小企业信用缺乏的成因是由于法律监管的缺乏五、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以及数据调研法六、论文的进度安排(1)201X年X月XX日—201X年X月XX日:查看《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研究》、《网络借贷平台的研究》等书籍;(2)201X年X月XX日—201X年X月XX日:充分利用网络电子资源做好资料收集并对有用资料进行筛选,认真提取论文所需资料准备完成论文大纲;(3)201X年X月XX日—201X年X月XX日:提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4)201X年X月XX日—201X年X月XX日:在分析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开始撰写毕业论文;(5)201X年X月XX日—201X年X月XX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论文并初步形成毕业论文初稿;(6)201X年X月XX日—201X年X月XX日:仔细修改论文、整理规范论文格式,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7)201X年X月XX日—201X年X月XX日:进行后期检查,完成毕业论文,定稿,打印;(8)201X年X月XX日—201X年X月XX日: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七、主要参考文献[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fJl.经济研究,2001(1):10-18.[2]陈初.对中国“P2P”网络融资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0(26):128-129.[3]徐志远,吴卫东.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模式初探[J].管理科学文摘,2008(3):63-64.[4}张玉梅.P2P小额网络贷款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2):162-165.[5]吴晓光.浅谈商业银行网络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J].新金融,2011(7):27-30.[6]李安朋.微小企业融资新出路—网络融资[J].知识经济,2011(3):107.[7]吉晓雨.完善网络融资平台缓解微小企业融资难[J].中国商贸,2012(5):109-110.[8]李晓舟.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现状及相关建议[J].电了商务,2013(3):16-17.[9]土艳,陈小辉,刑增艺.网络借贷中的监管空白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12):46-47.[10]陈静俊.P2P网络借贷:金融创新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3):=812.[11]陶黎娟.P2P与小微企业网络融资[J].国际金融,2014(2): 69-73.[12]邱勋.“互联网信托”P2B网络借贷模式探析[J].互联网金融,2014(3): 28-32.[13]海蓓.新型民问资本流动方式—P2P网络借贷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14]赵波,土晓华.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J].对外经贸,2014(3): 98-100.[15]艾媒咨询集团.2014上半年中国P2P平台市场研究报告[R].浙江:艾媒咨询集团.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