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东环线接触网附加悬挂架设安全技术交底.doc
4页海海南南东东环环 线线附附加加悬悬挂挂 安安装装 及及附附加加导导线线架架设设 安安全全 技技术术交交底底编号: 交底单位: 中铁电 气化局 集团 二公司海南项目部 表 14-02交底地点交底时间年 月 日交底 负责人接受交底 单位及人员一、附加悬挂安装技术要求1、回流线一般安装在支柱顶部,当遇有信号机、跨线建筑物、隔离开关、避雷器、隧道等无法保证绝缘距离时,采用侧面安装,必要时需降低高度安装2、为保证隧道内外回流线的平顺过渡,隧道口两边的回流线通过肩架安装路侧,与隧道的绝缘距离满足规范要求3、无配线车站在雨棚两端的回流线从田野侧过渡到雨棚预留的横梁顶部,安装时注意平顺过渡,并保证对雨棚、横梁等的绝缘距离4、回流线、跳线肩架和附加导线下锚底座在 H 型钢柱采用孔内安装,在 φ350 圆杆上采用孔外安装,安装高度为:回流线肩架和对向下锚抱箍距柱顶 0.2 米安装,跳线肩架距柱顶下方 1 米安装,对锚处的回流线肩架安装在对锚抱箍下 0.2 米安装5、H 型钢柱回流线肩架、跳线肩架螺栓均朝 H 型钢柱安装,即螺杆头在 H 型钢柱外侧;φ350 圆杆的回流线和跳线肩架螺栓由肩架本体穿向抱箍侧。
6、硬横梁上的回流线、跳线肩架螺栓由下往上穿 7、侧面安装的回流线肩架安装应呈水平状态,适当抬头,施工偏差+50mm,-0mm 8、柱顶支撑绝缘子安装时应保其证槽口方向与回流线方向一致,同时将螺帽拧紧(弹垫靠柱顶侧安装) 9、锚段关节双(或三腕臂)腕臂处需安装跳线肩架,但跳线肩架上的针式绝缘子位置与普通肩架不同需安装跳线肩架,但跳线肩架上的针式绝缘子位置与普通肩架不同10、回流线高度发生变化时,相邻两支柱的高差控制在回流线高度发生变化时,相邻两支柱的高差控制在 500mm500mm 以内二、附加悬挂线材选用及下锚连接形式1、回流线和供电线采用 LBGLJ-185/25,额定张力为 10KN;供电线采用 LBGLJ-185/25,额定张力为12KN;架空地线采用 LBGLJ-70/10,额定张力为 6.5KN2、回流线下锚连接形式为:①、隧道外对向下锚:12 杵环杆+XWP2-70+W-7B 单联腕头挂板+预绞式导线耐装线夹;②、隧道内对向下锚:Z-7 挂板+350 双环杆+预绞式导线耐装线夹二、附加导线架设1、附加导线不得有断股、交叉、折叠、硬弯、松散等现象,放线时应同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缺陷和损伤时应及时作出明显标志以便处理,铝包钢芯铝绞线断一股时应截断重接。
2、回流线下锚处预留 2.5 米以便安装预绞式导线耐装线夹,接头制作在预绞式导线耐装线夹与回流线肩架绝缘子中间位置,接头与跳线肩架分别位于支柱的异侧安装接头与跳线肩架分别位于支柱的异侧安装3、紧线时下锚侧应加挂拉力计,张力达到设计额定张力的 110%时方可正式下锚,如不加挂拉力计,则附加导线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施工偏差为+5%~2.5%,弛度测量应在距下锚处大于 1/2 锚段的跨距测量,测量跨距数不应少于 2 个,也可取几个不同处跨距弛度的平均值4、附加悬挂下锚采用预绞式导线耐装线夹;在柱顶支撑绝缘子上采用保护条;在针式绝缘子上绑扎采用预绞式绑线;对锚采用预绞式跳线接续条;接头采用全张力接续条接头采用全张力接续条,具体型号如下表所示:导线型号LBGLJ-70/10LBGLJ-185/25LJ70预绞式导线耐装线夹DG-4545DG-4545DG-4550DG-4550保护条PL-0137PL-0148PL-0148PL-0137预绞式绑线P10110P10106P10106预绞式跳线接续条JLS-0129JLS-0141JLS-0141全张力接续条FTS-MS-10135FTS-MS-101395、预绞式导线耐装线夹、护线条、绑线、接续条首次安装应在厂家现场指导下进行,并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施工,并注意以下细节。
①、预绞式耐装线夹和心形环型号与导线型号相匹配;②、从绞合色标处开始绞合;③、安装后的线夹线条平整,缝隙均匀;④、所有线条均安装到位,避免存在架空的线条;⑤、不允许过度用力导致线条异常变形⑥、安装全张力接续条前,首先在安装接续条长度范围内的铝包钢芯铝绞线表面打磨,使表面光亮、干净之后涂上一层与导线匹配的导电脂,然后开始安装,使接续条的中点与导线的接头对其安装,两接头之间的回流线距离大于 150 米⑦、全张力接续条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安装在导线耐装线夹的滑槽内;6、回流线跨越非电化股道时,任何情况下对轨面不得小于 7.5 米;回流线跨越电化股道时,对带电部分不得小于 2 米;在居民区或车站站台,回流线在最大驰度时对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 6 米,在非居民区不得小于 5 米;回流线与建筑物间的距离,水平距离在最大风偏时不得小于 1 米,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5 米,回流线距支柱边缘不得小于 0.8 米;7、附加导线跨越铁路,一、二级公路,重要的通航河流及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不得有接头一个耐张段内接头,断股补强数不超过:500m 时为 1 个,1000m 及以下为 2 个,1000m 以上为 3 个,接头位置距悬挂点不小于 500mm。
8、回流线与跨线桥底部距离大于回流线与跨线桥底部距离大于 0.50.5 米9、H 型钢柱上的柱顶支撑绝缘子为统一工艺,统一安装在支柱的田野侧,靠海口方向三、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时,防护人员要盯控过往车辆的运行情况,并及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2、上杆前检查脚扣、安全带等受力工具,确保安全可靠方可使用;上杆作业时,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绳,安全带应系好,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作业;作业时应防止安全带从杆顶滑出,以防坠落,杆下严禁闲人停留3、杆塔上工作时,工具和材料应用绳索传递,严禁上下抛掷,料具严禁放在杆塔或肩架上,且工具、材料应放在远离线路一侧,以免发生危险;4、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赤脚上岗5、雨天上杆作业时,注意采取防滑措施6、施工遇有暴雨、浓雾或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高空作业7、放线前对线盘进行详细检查和加固,放线时,要求线盘正常工作,并保持回流线张力均衡利用汽车等运输工具放线时,其行车速度不得大于 5 公里/小时,并尽量保持匀速,严禁紧急启动或刹车,以免线索发生折断、背扣、混线等情况,线盘制动可靠,守线盘人员与施工负责人必须保持联系8、在未进行张力放线区段,放线时两悬挂点间驰度很大,放线车行进中,回流线往往随着张力变化而上下摆动,行人在下方则可能击伤头部或挂伤,因此架线时,在放出的回流线下面不得有人。
说明:本表由技术交底负责人填写,接受技术交底方负责人签字认可,本表一式二份,交底单位和接受 交底单位各一份海南海南东环线东环线 安全安全技术交底附表技术交底附表序号接受技术 交底人日期序号接受技术 交底人日期序号接受技术 交底人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