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合集6篇.docx
13页有关小学数学教案合集6篇有关小学数学教案合集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利用小数点的位置来进行名数改写2、过程与方法:理解知识间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和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掌握利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教学难点:会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教学难点:单名数改写复名数、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突破方法:首先作好旧知的铺垫,复习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出现小数的名数改写教学过程:1、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1)先让学生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归纳出何时乘进率,何时除以进率。
3)为学生编口诀:大变小乘正好,小聚大用除法2、如何让学生能够又快又好地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改写方法(1)首先牢记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够灵活运用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2)审题要仔细,看清楚是向哪级单位转化活动总结:组内老师各抒己见,找出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尤其是老教师对此处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有哪些,如何来解决的建议和思路都给我们年轻教师有很大帮助小学数学教案 篇2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练习十二第8~12题教学要求: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加、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差关系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各类应用题的分析、解题的思路,能正确地解答三类不同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做练习十二第8题后两题(加和减)1、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2、 集体订正,让学生重点说一说计算过程3、 提问: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加法计算个位满十要怎么办?减法计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二、应用题练习1、 看图列式(1) 示线段图用线段图分别表示蓝墨水28瓶,红墨水20瓶,求蓝墨水比红墨水多几瓶)请小朋友说说图上是什么意思?哪种墨水的瓶数多?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算?28-20表示什么意思?这道题的问题还可以怎样提?为什么?(2) 在图上改变已知数和问题,成为求蓝墨水瓶数的题。
让学生说说现在图里的意思? 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加法算?(3) 谁能改变和问题,成为求红墨水瓶数的题?(根据改变两个条件和问题) 怎样列式?2、 针对性练习现在,说说第一句中是哪种数量多,它可以分成哪两部分1) 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几只?(2) 公鸡比母鸡少几只?(3) 松树比杨树少10棵4) 红金鱼比黄金鱼多5条师:我们分清了谁多、谁少,就可以根据题目的意思来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3、 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先做第一题,做完后提问: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提?想一想,这道题里有哪三个数量?(张芳养17只,徐军养26只,徐军比张芳多养9只)根据三个数量,还可以编成另外两道应用题做第(2)(3)题做完后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三个数量都一样,但由于条件和问题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样因此,解答应用题先要分清条件和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确定用什么方法算4、 做练习十二第10题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和绿旗面数都是与哪种旗比的为什么解题的方法一样?三、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8题前4道计算题,第11题、12题小学数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列出算式教学过程:修改补充栏: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讲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教学例1贴出例1主题图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
板书课题)2、教学例2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修改补充栏: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鸭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2-3=4表示河里有9只鸭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会议4只4、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五、作业设计《练习与测试》连加、连减教学后记:小学数学教案 篇4教学目标:1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预测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并分析数据的全过程2看懂统计图表,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草稿纸这次实践活动安排的是一个小实验,体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一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用统计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长的规律可以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做这个小实验,并提出实验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适当,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测量记录等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同时在教室布置一处实验角,由专人负责没有黄豆用绿豆代替也可以的实验7天后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这里应该注意,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去请教家长、老师,也可以自己查阅书本让学生从小就体验实验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二、出示要求:(1)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2)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3)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三、布置任务1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2我们一周后,看看你的统计图可以与同伴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四、反思:小学数学教案 篇5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98101页 学看整时。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2、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学会认读整时,感受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学 具:自制钟表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老师要求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一个钟表的模型,经过老师的检查,发现你们每个人都做得很漂亮!那老师还想问问,你们的家里有没有真的钟表?它有什么用啊?2、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说:看时间用)3、师:在你的生活中,都什么时候需要看看时间啊?4、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说:上学时、看动画片时等等)5、师:除了在家里,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钟表?6、生自由回答电信局的楼顶上、火车站的大厅里等等)7、师:看来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今天我们就来《学看钟表》揭示课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发散、联想到哪些场所、什么场合用到时间,充分交流对时间的了解和认识,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感受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时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二、学看整时1、认时钟表面①、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许多钟表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课件演示各种钟表图片) 它们虽然穿的衣服都不一样,但在它们身上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
课件演示:钟表面)②、师:钟面上都有什么?(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有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师随着学生发言引导小结)③、师:每个钟面上都有12个数字,我们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好吗?(生数)你们知道它们表示什么吗?(生自由发言)师:钟面上的12个数字,每个数字都表示一个时刻1代表1时,就是我们平时说的1点,1时是数学语言,在数学课上我们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达2呢、3、4、(师指钟面说几个数字)④、师:钟面上有两个表针,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课件辅助演示)跟着老师再认一遍,短的是?长的是?注:③④的引导顺序要随学生的发言调整2、学看整时①、师:那你能告诉老师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学生很可能会说出3时,师课件辅助演示)师:为什么是3时?你是怎么想的?(生自由发言)师:你的想法是对的!(或你真有想法!)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就表示3时要训练孩子说完整话: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师课件依次出示三个钟面:7时、10时、8时师:你能把话说完整吗?生1: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就是7时生2:时针指着10,分针指着12就是10时生3: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就是8时③、师课件同时出示三个钟面:我们把3时、7时、8时、10时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板书:3时 7时 8时 整时)⑤、师: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整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好了,可以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设计意图:整时的判定对于学生而言不是很难,通过对四个钟面整时的判断,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积累,这里设置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的意识)⑥、小结:整时的时候分针总是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3、试一试:(学生利用手中学具拨出整时)①、活动要求:一组拨1时,二组拨2时,三组拨3时②、生活动③、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