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doc
7页赴江苏昆山、河南新郑等地综合保税区考察报告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综合保税区建设,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相关成熟经验和做法,8 月21日——9月 1日,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姚景林、副市长梁宝源为团长,由互贸区、综合保税区、口岸办、外经贸局、规划局、招商局、海关、国检局、国土局、工商局主要领导组成的我市党政学习考察团,先后来到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陕西西安综合保税区、辽宁大连保税区、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的形式,对各地综合保税区设立、运营模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所到之处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综合保税区相关领导的盛情接待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各地综合保税区基本情况(一)昆山综合保税区XX 市是全国百强县之首,建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级别为副厅级,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分别由XX市委书记和市长兼任江苏昆山综合保税区是201X年 12 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昆山出口加工区转型而成的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5.86 平方公里,201X年 10 月8 日一期86平方公里封关运营。
综合保税区隶属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共设 5个卡口,其中3 个卡口供员工进出,所有货物都通过有武警值守的 5号卡口,进出的出租车实行抽查海关、国检人员都由南京抽调目前已引进入区注册项目132 家,引进项目总投资22亿美元,从业人员13万余人综合保税区内的产业以it、光电、精密机械为主,兼具研发、物流配送、分拨、检测、维修等功能201X 年保税物流达4000 多亿元,主要为制造业服务,有 30 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实现了536 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确定了打造“三个基地和三个平台”的目标,即成为电子信息等产业全球主要加工制造基地;成为服务昆山辐射华东的保税物流基地;成为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进出口商品交易基地;成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研发实验平台;成为对制造业、贸易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服务贸易实验平台;成为简便、快速通关的口岸服务平台二)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是 2006 年12月 17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隶属于苏州工业园管辖,行政级别为正处级规划总面积为5.28 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个围网区,XX 区面积3.88平方公里,XX 区面积1.4 平方公里,是在原园区陆路口岸通关点、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发展而成,201X年 8月 28 日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并封关运作。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整合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如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企业在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将可以开展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研发,以及港口作业等业务综合保税区直接服务于周边的加工制造业,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功能平台,满足加工贸易的各种需求综合保税区分为四大区域,口岸作业区:用于开展口岸通关“虚拟口岸”配套功能的试点工作保税物流区:重点发展vmi(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和 d(分拔服务)等保税物流业务保税加工区:是保税加工类生产企业的聚焦区综合服务区:具有商务办公楼、旅馆、酒店、超市等各项商业配套设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飞机零部件为主的精密机械、笔记本电脑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保税加工体系,并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精密机械制造基地和电子产品集散中心之一经过五年多的发展,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各类基础设施及基建投入已超过60亿元,形成了设施先进、配套完善、交通便利,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功能区域。
三)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隶属于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X年 8月 10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11 月4 日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实现封关运作规划面积3.51 平方公里,由原高新区出口加工区和原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 型)整合形成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为正科级,下设行政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经济发展部、开发建设部、综合管理部5 个工作部门并设立了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苏州高新区保税中心有限公司,负责综合保税区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仓库租赁、物流仓储经营等事宜综合保税区按照功能划分为:口岸作业区、保税物流区、保税加工区、配套工业园截至201X年底,区内注册保税加工企业 46 家,仓储配送企业 10 家,物流通关企业 46家,项目总投资29亿美元;区外配套工业园 25 家加工贸易企业保税加工项目主要来自台湾、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主要涉及电子、精密机械、新材料、家用产品、汽车零部件等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的产业电子和精密机械目前是保税加工的两大主导产业区内现有标准厂房 41 万平方米、保税仓库23万平方米,区外配套工业园标准厂房19万平方米。
已初步形成设施先进、配套完善、交通便利,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区域四)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下,经过100 天的努力,于 201X 年10月 24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成立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委托 XX 市管理,规格正厅级,与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规划面积5.073平方公里201X 年11月 4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一期49 平方公里正式封关运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基础、没有任何市政设施,从零建立起来的综合保税区,其建设速度在我国综合保税区建设史上前所未有,被称为“郑州速度”,所采取的政府边建设、企业边生产、海关边监管模式,被称为“郑州模式”随着富士康科技集团(从事零组件、整机生产、维修)入驻,产生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和“雁阵效应”,大批配套企业相继跟进,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河南省和 XX 市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且富士康用工人数将在未来两年内达到54万人,将使河南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解决了河南农业大省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五)西安综合保税区201X年 2月 14 日,西安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
综合保税区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规格为正厅级,和国际港务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规划面积为 6.18平方公里,包含 1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仓库面积综合保税区一期面积为1.3平方公里,预计将于今年 10 月建成,意向性入区的企业包括东盟国际产业园、新加坡讯通、日本电子、台湾mit 产业园、上海网讯新材料、海尔产业园、西北出版物流项目、西安仓储物流项目等等这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具有对外开放口岸、保税物流、保税出口加工、国际贸易四大功能西安综合保税区将借助其保税物流及口岸功能,以及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等项目强大动力的有效叠加,实现沿海港口服务功能内移、就地办单的大通关目标,充分展现以现代商贸物流为特色,建设以区港联动为内核,以海铁、公路等多式联运方式为路径的大型内陆港口后期规划与建设将视企业进入情况而定六)大连保税区大连保税区于1992年 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级别为正厅级,起步区占地面积1.92平方公里201X 年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规划面积6.88平方公里,一期启动面积3.06 平方公里保税区位于大连 XX 区中心,行政管辖面积 251.3平方公里,由保税区、大窑湾保税港区、出口加工a 区、大连汽车物流城和专业化港区五部分组成,是目前国内行政管辖面积最大的保税区,也是唯一集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管理于一身的特殊经济区。
大连保税区规划了五大产业园区,分别是:大连汽车产业区、大连保税物流区、大连亮甲店工业区、大连青云湖生态旅游区、大连能源港区,分别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物流产业、装备制造业、生态旅游业和石油化工业这五个园区是保税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核心区域,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大连保税区现有企业 5100 余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近 800家大连保税区的主要功能是: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国际贸易、商品展示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及商业服务等业务区域发展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成一个与世界市场接轨,按国际惯例办事,实现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货币流通自由、货物存储自由、人员出入自由、高度开放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物资分拔中心七)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于201X年 4月 21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1X 年8 月31日通过国务院四部委验收,规划控制面积1.8 平方公里,正处级建制,由计财局、经贸局、规建局和办公室组成,20 个行政编制一期1.2平方公里,基础建设投入3.6亿,招引150 家企业,主要以贸易、加工、物流仓储为主,目前已有浪潮集团、中国邮政物流集团德国vgh 公司、摩尔多瓦红酒、龙申公司、香港泰尔西斯、巴西姆酒业、鑫达改性塑料出口加工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在区内注册运营。
产业涉及:果蔬加工、led生产、耐火材料生产、红酒灌装销售、汽车出口、山产品加工等综合保税区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转口贸易、商品展销、进出口加工等功能企业在区内可享受保税、免税、退税,境外货物入区免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区内外汇可以自由汇往境外等优惠政策区内建有宽标轨铁路专用线综合保税区内围网、道路、厂房、仓库,以及海关、国检监管、检验中心等基础设施也陆续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