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卡尔·马克思我们熟悉的陌生人.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901257
  • 上传时间:2019-0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卡尔·马克思:我们熟悉的陌生人2014-06-031848年初冬,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一间装修破败的公寓里,一名男子正伏案写作他的个子不高,但肩膀很宽面孔尚算年青,不过乌黑的发须间已经开始显露灰白的颜色时断时续是他写东西的特征他时而在整张纸上奋笔疾书,留下难以辨识的左撇子字迹;时而又突然停笔,起身绕着书桌踱步,然后再坐下去,划掉前面写下的一些内容,再次起笔他独自沉湎在自己的劳动中,家人们不会过来烦扰他家里还有一位年长他数岁的妻子,两个小女儿,一个尚在襁褓中的男婴,还有一名仆人——这名女仆的存在显示出了这家主人的社会期望与他们自身经济现状间的差距他们知道这份作品未能按时发给出版商,他的写作向来就是这个毛病 这名男子、父亲,就是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他的作品,这份未能按时送抵伦敦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Central Authority of the Communist League)的文稿,正是该组织的新政治声明,《共产党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对许多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来说,《宣言》以及围绕《宣言》发生的知识探索和政治斗争,也代表了这位现当代的、十九世纪的人物的生活。

      他曾深入分析了未来,并在塑造这个未来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不管这种未来是好是坏在为马克思所著的最早一批传记中,有一本就提到了这个观点:这是个有争议的当代人物虽然那本书的出版时间早在1936年,但现在仍然值得一读这本书极少被引用,因为书名对现在的人来说实在太过尴尬这就是鲍里斯•尼古拉埃夫斯基(Boris Nicolaievsky)和奥托•曼森-黑尔芬(Otto Maenchen-Helfen)所著的,《卡尔•马克思:男人与斗士》(Karl Marx: Man and Fighter): 有关卡尔•马克思的激烈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十年,而且从未像今天这般带有感情色彩他在那个时代树立的形象无人能及对某些人来说,他是个魔鬼,是人类文明的头号敌人,混乱的王子;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他是一位富有远见、值得敬爱的领袖,引导人类走向更光明的未来在俄罗斯,他的理论成为整个国家的官方教义,而一些法西斯国家又希望根除它在中共苏区,马克思的头像被印在纸币上,而德国人又将他的著作烧得一干二净 正面的观点认为,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上,马克思是位有远见的先知,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解放变革理论的倡导者而负面的看法则指出,如果要找出现代社会那些有害且邪恶特征的罪魁祸首,马克思就是其中之一。

      正如尼古拉埃夫斯基和曼森-黑尔芬在上面一段话中指出的那样,这些对马克思极端分化的看法反映了共产党政权与其对手在二十世纪的主要冲突,两边都有极权统治与民主政治的例子虽然在1989年之后,大部分共产党政权终结,但把马克思视作是我们同时代人的观点却保留了下来1998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之际,有很多文章把马克思称作是预言了未来会是消费主义至上的那个人;知名的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所著的这本作品,就已经预言了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有人可能会说,霍布斯鲍姆身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自己毕生信奉的理论,他肯定会维护它们的正确性不过,在2008年秋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远算不上站在共产主义者一边的《泰晤士报》用头条惊呼:“他回来了!”法国右翼总统萨科齐被拍下了正在阅读《资本论》(Capital)的照片很明显,马克思的当代人形象真的持续了很长时间 鉴于此,很自然的一个问题就是,身为一个凡人,而不是“灰袍甘道夫”,马克思如何能成功看到150年或160年后的未来?仔细查阅《共产党宣言》,研读它对重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向往,它对十九世纪早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复述,它对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W.F. Hegel)哲学以及实证主义学者反黑格尔哲学两者的含蓄引用,它对马克思自身过往经历的提及,以及对那些今天看起来十分模糊的、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政治特点的介绍,就会发现另一些截然不同的东西。

      马克思作为一个当代人物,他的理念正在影响现代社会,在这种观点大行其道之时,也该把他作为过去历史年代中的一个人物,对其进行新的解读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是黑格尔哲学的年代,是英国工业化的初期,政治经济学正发源于斯或者说,只有将马克思看成是个后顾型的人物,对他的理解才更有实际意义他思考的是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情况,并将其投射至未来;而没有去担任一个准确预知历史趋势的先知这些才是本书的基调 充实这些新基调的是一个翔实记录了马克思生活与思想的资料源,一部完整收录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得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手稿的作品,它的德文首字母缩写MEGA 为大众所熟知这个庞大的项目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积极从事此项工作的首任编辑达维德•勒杰赞诺夫(David Rjazanov)在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中遭逮捕,后被枪决,该项目的第一阶段随之就此终结在东柏林马列主义学院和莫斯科马列主义学院的支持下,相关工作在1975年重启在1989年以及东欧共产党失掉执政权后,这一项目在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the Berlin-Brandenburg Academy of Sciences)继续开展,由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the International Marx-Engels Foundation)指导。

      编辑工作所需的资金来自两德统一后的政府,项目最初得到了历史学出身的、保守派的、德国统一构想的设计者,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的首肯时至今日,这项规模庞大的学术工程仍在进行当中,目标是出版马克思与恩格斯撰写过的所有文献,甚至包括他们在信封背面写下的随笔和那些不太完整的文集相比,这部作品不仅印刷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间的往来书信,还包括其他人写给他们的邮件在这种新的史料来源中,没有一篇确凿的文章可以完全颠覆对马克思的固有看法;但它确实公开了数百个小细节,让我们对马克思的理解产生了微小的改变 《MEGA》起初属于冷战期间一项更大规模的出版工作,这项工作的目的是用东柏林以及莫斯科继承的马克思理念的共产主义版,对抗阿姆斯特丹的社会历史国际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al History)、巴德歌德斯堡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 Ebert Foundation)、以及特里尔的卡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Karl Marx House)的社会民主版与冷战期间大多数的对抗不同,这项竞争产生的结果确有实用价值这其中包括巨量的来源刊物、专题论文,还提供了大量非常细致的、关于马克思生平信息和那个时代的学术性文章——这些资料通常印自不出名的地点,而且极少或者根本未在之前的传记作品中出现过。

      一直伴随着这些马克思生平新信息的,是历史学家对他那个时代进行的重新思考大众通常不知道的是,这些专门的作品一直在重构人们对十九世纪的理解,而且这种重新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对马克思的解读历史学家近来已经弱化了工业革命的影响力他们意识到,社会阶级间的冲突只是时代的一个特点从大方面说,它引发了政治对抗;从特定的事例看,它催生了社会主义运动和劳工运动而在这之外,1789年法国大革命政治活动理念与形式带来的长期持续影响、宗教在诠释世界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民族主义那复杂难解却又不可忽视的后果、以及家庭生活和男女关系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均不可忽视在所有这些领域调研得出的成果,描绘出了一个与我们当下完全不同的时代 把马克思置身于那个时代中,意味着要明确下面几点,即马克思谈到的“资本主义”,并不是这个概念现在的版本;他所剖析批判的资产阶级,不是今天由国际化资本家组成的阶级;马克思对科学和学术的理解,即德语单词“Wissenschaft”包含的内容,其内涵与当代的理解并不相同遗憾的是,在标准的翻译中,对马克思言论的引用并不能总是准确的表示其原本的含义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坚持回溯到马克思手稿的原文,并使用新的、我自创的翻译:其中一些词汇可能很耳熟,而一些则完全不同。

      关于马克思的作品,通常是关注其思想,他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以及经济理论这本传记也不能免俗,一样会涉及到很多马克思的理论,但会把它们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讨论,使其融入到当时那个时代思想家们所进行的批判与争论中去——马克思对自己批评家的角色向来是非常自豪的其中一些思想家,例如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今天仍为大众熟知;而另一些,像布鲁诺•鲍威尔(Bruno Bauer)和莫泽斯•赫斯(Moses Hess)就更陌生一些这个把马克思理念归于当时再呈现出来过程,将用到很多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以及《资本论》——同时也会有一些少见的文稿,这些文字通常会因个人原因被略去,如《福格特先生》(Herr Vogt)、《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The Secret Diplomatic History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等这些稿件本身很有意思,虽然较少为人所知,但也让人们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献产生了新的认识 想要理解马克思的理念,光知道它们的知识背景是不够的;还应该将其放到马克思整个一生中,从这种更广阔的背景下来看它们。

      这本传记会讨论马克思个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他的家庭、教育,接受的养育、同燕妮•冯•威斯特法伦(Jenny von Westphalen)的恋爱与婚姻、同自己孩子、朋友和敌人间的关系、他那长期困窘的财务状况本书会把马克思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来描绘:他在记者生涯中的紧张工作——这一点通常会被忽略,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他在1848年到1849年大革命间以及之后的政治活动,以及他在国际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也就是“第一国际”的创办和消亡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其私人生活、公开活动以及知识形成过程间的交互,描绘一个更为丰富的马克思的形象 和马克思的理论一样,本书会将其私人生活和政治活动放在十九世纪的背景下讨论这样一来,读者从本书中看到的就不仅仅是马克思一个人的形象,而是包括了他身边的许多人有两人是必然的选择:一个是马克思忠实的朋友、政治上的助手、学术上的合作伙伴、以及主要的追随者,弗里得里希•恩格斯;另一个则是他的妻子、终生的挚爱,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其他没有这种知名度的人同样值得一提这里包括马克思的家庭成员:父亲亨利希•马克思(Heinrich)和母亲罕丽达•马克思(Henriette),女儿燕妮(Jenny)、劳拉(Laura)和艾琳娜(Eleanor)。

      另一组引人关注的人群是他的共产主义同事和对手——好空想的莫泽斯•赫斯与处事高调的斐迪南•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奥古斯特•维利希(August Willich)原本是一名普鲁士军官,后转变为一名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者,有着奇怪的性取向;威廉•李卜克内西(Wilhelm Liebknecht)是一位忠诚的追随者,不过私下里顽固地抱着自己的一套想法马克思的对手与盟友包括非共产主义者,甚至主义者,例如1848年中涌现的民主革命者和民族主义者这里面有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哥特弗利德•金克尔(Gottfried Kinkel)和拉约什•科苏特(Lajos Kossuth),以及亲伊斯兰、反俄罗斯的古怪英国政治家戴维•乌尔卡尔特(David Urquhart)人们可能会说,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十九世纪的地下活动分子: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