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二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时空整合纵横通关加试题热点课件.ppt
34页时空整合、纵横通关、加试题热点,阶段二 近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大总结,,时空整合,1.世界,2.中国,一、世界史阶段特征 (一)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14、15~18世纪中期) 1.政治上:英、法、美等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新兴的美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阶段特征,2.经济上: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3.思想科技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形成;牛顿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确立与发展时期(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1.政治上: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运动兴起,都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上: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欧美工业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标志着工业文明向纵深方向发展3.思想上: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4.科技文化上:物理学与生物学取得重大突破,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人们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失望和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二、中国史阶段特征 (一)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政治: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建立 3.思想: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二)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于19世纪末登上政治舞台。
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运动走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3.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开始传入;地主阶级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维新思想逐步成为历史潮流 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中外“和好”三)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1.政治: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失败;袁世凯专制独裁的失败;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的斗争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短暂的春天”) 3.思想:三民主义与实业救国思想并存,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4.外交: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四)1915~1927年: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 1.政治: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兴起,国民革命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2.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 3.思想: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4.外交: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五)1927~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政治: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政治局面从分裂对峙走向联合抗日 2.经济:南京国民政府推进经济改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开始出现;根据地农民分得土地,农村(根据地)经济有所发展 3.思想: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中国革命 4.军事:国民党对红军进行五次“围剿”;红军长征;日本开始局部的侵华战争 5.外交: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六)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1.政治: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进行全民族抗战 2.经济: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沦陷区成为日本的经济附庸 3.军事: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国民党高潮;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坚决回击 4.思想:日本在沦陷区进行奴化教育;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外交:国民政府收复部分主权(治外法权)七)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1.政治: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全面破裂 2.经济:美国扩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压制民族资本,国民经济凋敝。
3.思想: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4.军事:中国共产党经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几个阶段1.14~18世纪:中西方社会转型的利弊条件 (1)中国:①经济上: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②思想上:明清时期虽然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但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樊篱;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政策③政治上: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2)西方:①西欧民族国家形成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充分发展②封建专制王权衰弱及大量自治城市的存在③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近代法律制度的确立④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模块贯通,2.工业文明前英国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 (1)经济上: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扩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这些使英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2)政治上: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3)对外关系上: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参与殖民掠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思想上:16世纪,英国进行了“国教”改革,建立了民族宗教;启蒙思想家最早在英国出现,如霍布斯、洛克等,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 (1)政治:清政府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维新变法失败后民主革命日益高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帝制,建立民国,颁布约法,但仍然出现帝制复辟的逆流,整个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两次大发展的机遇,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与阶级基础 (3)思想: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民主科学思想先后高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明进程 (4)社会生活:中国社会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等方面受到影响,日趋文明进步1.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关联,2.启蒙运动VS新文化运动,加试题热点命题 1.(加试——新浙考26题史学素养)(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后世的史学家们发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像和珅、李鸿章等,学者们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往往认为他们并非定论中那么不堪,亦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
这说明( ) A.评价历史人物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 B.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 C.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应该有定论 D.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具有多样性的特征,1,2,3,4,5,6,7,8,9,10,,解析,√,解析 题干强调评价历史人物应结合时代背景,并没有否认评价历史人物有客观标准,故A项错误; 题干并没有说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故B项错误; 题干只是表明,评价历史人物要结合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更精确的认识历史人物,并没有说不该有定论,故C项错误; 强调时代背景,必然导致评价多样性,故D项正确1,2,3,4,5,6,7,8,9,10,2.(加试——英国王位继承法)(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1701年,英国嗣位法规定“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是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这反映了( ) A.议会进一步抑制了王权 B.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C.国王权力得到了加强 D.责任内阁制形成,,解析,√,1,2,3,4,5,6,7,8,9,10,1,2,3,4,5,6,7,8,9,10,解析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掌握了实权,材料中嗣位法是由议会制定的,其中的规定认为法官任免由议会决定,定罪等也是由议会决定,说明议会权利大于王权。
3.(加试——英国责任内阁制)(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英国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 ) A.《权利法案》颁布实施 B.责任内阁制的完善和议会改革 C.工农阶级的武装斗争 D.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的影响,,解析,√,1,2,3,4,5,6,7,8,9,10,解析 《权利法案》是限制君主权力,扩大议会权力与对官员财产的申报进行立法无关,故A项错误; 据材料“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的国家”和“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得益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完善和议会改革,故B项正确; 材料主要是涉及对官员财产申报进行立法,与工农阶级的武装斗争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的影响,故D项错误1,2,3,4,5,6,7,8,9,10,4.(加试——美国由邦联到联邦的转变)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
此“怪物”是指( )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联邦体制的国家 C.邦联体制的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家,,解析,√,1,2,3,4,5,6,7,8,9,10,解析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与“18世纪80年代”“全世界将初次看到”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与“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显然相反,故B项错误;,1,2,3,4,5,6,7,8,9,10,,解析,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组成的松散的邦联,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的权力很大,符合材料“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故C项正确; 16世纪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材料是指邦联体制,而没有涉及民主共和制,故D项错误1,2,3,4,5,6,7,8,9,10,5.(加试——近代民主共和思想的背景)(2016·临海学考满分交流)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