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2154264
  • 上传时间:2024-03-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8.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1.某学校的前、后两个门各装一个开关,传达室内有红、绿两盏灯和电池组,若前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红灯亮,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绿灯亮,图中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2.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 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3.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向Q方向、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运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C.甲、乙相遇时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0米4.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小区内限制车速不超过5m/sC.图中C是摄像头,它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D.进入小区的人和车通过摄像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5.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则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6.如图所示,在A处点燃一支蜡烛,从①平面镜、②凸透镜和③中央有小孔的纸板三种器材中选择一个器材,放入P处的方框内,在方框的右侧光屏(未画出)上成清晰的像,而且随着光屏远离P,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对于方框内所放的器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①B.一定是②C.一定是③D.②和③均有可能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得出物体运动的情况,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8.如图所示,水池墙壁的射灯射出一束光线射到水池底部,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水池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一直向左移动B.先向左移动再回到P点C.先向右移动再回到P点D.一直向右移动二、多选题9.下列有关成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投影仪和放大镜成的都是放大的像B.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成的都是正立的像C.投影仪、放大镜成的都是实像D.照相机成的是缩小的像10.下面四幅图片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乙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D.图中漫反射现象说明反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填空题11.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如图所示),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 历三个物理过程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没有“白气”,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 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___ ,仍然保持气体状态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发生________现象,形成“白气”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 见了②③两题填物态变化名称)1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长_____cm13.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体温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14.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 cm、L2=18.83 cm、L3=17.28 cm、L4=18.81 cm、L5=18.80 cm、L6=18.825 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该数据是______;一位同学测量的结果不合理,该数据是______,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15.蝴蝶双翼长度为_____cm。

      16.某同学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四次测量数值分别为13.25cm、13.26cm、13.28cm、12.11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该同学本次测量的最终结果________________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18.如图所示,请根据已知光线,完成光路图____.19.(10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重力为G)(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2)对比_____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3)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_____法.五、计算题20.(6分)某同学乘坐着汽艇遥对一座山崖他向高崖鸡笛,历时听到汽笛的回声,声音的速度是340m/s,求:(1)若汽艇静止在水面,它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听到回声时汽艇离山崖多远?21.(6分)小兰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红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小兰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相差0.7s,试计算铁管的长度。

      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由题意知,两个灯泡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前门开关控制红灯,后门开关控制绿灯,故C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点睛】绿灯亮,表示人在后门按开关,红灯亮表示前门人在前门按开关;说明两灯互不影响,即为并联关系,且后门的控制开关与绿灯在同一支路,前门的控制开关与红灯在同一支路,均为串联关系.2、C【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发生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正确.D.云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D错误.答案为C.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正确认识物态变化的类型.3、D【详解】A、甲和乙的运动图象都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和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在1s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3m,速度为:,乙在1s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2m,速度为:,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B、经过3s,甲的运动路程,乙的运动路程,甲比乙多运动了3m;原来甲和乙相距12m,现在甲赶上了3m,甲和乙此时相距.故B错误.C、设甲、乙从开始到相遇的时间为t,则,解得;乙从Q点出发,运动的路程,所以甲和乙相距Q点的距离为;故C错误;D、甲到达Q点,甲是从P点出发的,甲的运动路程为12m,运动的时间;乙和甲是同时出发的,乙的运动路程,乙是从Q点开始出发的,Q点距P点12m,乙又运动了8m,所以乙距离P点是;故D正确;故选D.【点睛】考查了s-t图像的解读,图像是直观的表示物理规律的有效方法,在考试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考点,注意多练习,熟练掌握从图像得到有用的信息.4、B【解析】A.图中A是禁鸣标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中限速标志表示的含义是限制车速不高于5km/h,故B错误,符合题意;CD.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图中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所成像,所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5、A【详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s,甲运动的时间为t,乙运动的时间为t2,则对于甲来说: ,解得;对于乙来说:则故,则甲先到达目的地,故A正确,BCD错误6、C【详解】保持蜡烛在A的位置不变,若在方框内放入上述某一器材后,能在方框的右侧光屏上成像,而且随着光屏离开P的距离增大,所成清晰的像也逐渐变大平面镜所成的像与距离无关,且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当改变物距时,像距也改变才能成清晰的像;小孔成像是远离小孔越远,成的像越大,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方框内所放的器材一定是③,故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7、C【详解】A.由s-t图像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错误,符合题意;D.由s-t图像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详解】当容器内加水时,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将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在容器底的光斑向左移动当水加满后,光在水中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光斑移回到P点,所以光斑先向左移动再回到P点,故ACD错误,B正确二、多选题9、BC【详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C符合题意;D.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C10、AD【解析】解答:A. 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故A错误;B. 因为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成的,所以潜望镜的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故B正确;C. 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故C正确;D. 漫反射,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点睛:(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2)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4)漫反射,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填空题11、小水珠/小水滴 高 液化 汽化 【详解】[1]平时我们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水蒸气遇冷才能液化,由于壶嘴处温度比较高,水蒸气很难液化,所以仍然保持气体状态[3]当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后,温度降低,会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4]当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汽化现象,小水珠变成水蒸气,所以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了12、0.1 2.75 【详解】[1]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