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施工方案》上海中心土方施工方案-8wr8.doc
32页2目录一、底板结构概况 1二、底板施工部署 1三、底板施工步骤 2四、垫层施工 44.1 垫层施工 44.2 裙房及过渡区域回填施工 4五、桩顶处理 4六、测量方案 66.1 总体布置 66.2 测量依据 66.3 测量仪器 66.4 平面控制 76.4.1 平面控制网建立 76.4.2 主楼底板测量放线 86.5 高程控制 96.6 测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 10七、底板钢筋工程 107.1 钢筋工程概况 107.2 垂直运输机械布置 117.3 钢筋工程施工 117.4 底板钢筋支架安装 127.5 底板排水及上下人孔方案 137.6 地墙围檩部位集水井处理方案 13八、底板模板工程 13九、底板后浇带处理方案 13十、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141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410.2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验证试验、供应方案 1410.3混凝土浇捣 1410.3.1 混凝土浇捣前准备工作 1410.3.2 混凝土浇捣施工 1510.3.3 混凝土浇捣组织体系 1610.4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控温方案 1610.4.1 测温概述 1610.4.2 测温目的 1710.4.3 测温仪器 1710.4.4 测点布置 1710.4.5 温差计算 1810.4.6 测温时间规定 1810.4.7 测温注意事项 1810.5 底板混凝土保温养护 1810.6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质量保证措施 19十一、减压降水井封井方案 20十二、管道预埋施工方案 20十三、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5十四、技术复核计划 26十五、隐蔽工程验收计划 27十六、砼试块制作计划 27十七、底板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28十八、监视与测量装置一览表 28十九、底板施工进度计划表 29二十、附图 29一、底板结构概况(1) 主楼基坑呈直径121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布置,基坑面积约11500m2。
整个基坑由主楼、裙房及中间过渡区域组成2) 主楼区域底板呈八边形,面积约9270m2,坑底标高为-31.70m,底板厚度6m主楼靠近中间部位有一个电梯井深坑,面积约590m2,坑底标高为-33.70m,最大板厚8m3) 紧贴地下连续墙内侧部分为裙房区域底板,面积约为2230m2,坑底标高为-29.30m,底板厚1.6m4) 在主楼与裙房之间有一条八边形的过渡区域,宽3.5m,板厚由6m过渡至1.6m5) 整个基坑大底板板面标高均为-25.40m,全部采用强度等级为C50(90天强度)的商品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0,混凝土总方量约为61000m3其中主楼基坑底板混凝土方量约为57400m3 、主楼区域基坑裙房底板混凝土方量约为3600m36) 基坑南侧局部含人防区域,面积约2900m2,混凝土方量约13000m3二、底板施工部署(1) 熟悉现场施工条件和设计图纸,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 裙房区域坑底1800mm高差采用C50素混凝土代替砂进行回填,并与第六道环梁一起浇捣3)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完成桩顶处理,做好桩基验收的配合工作4) 依据总包提供的本工程基准控制线及基准标高进行测量放线定位,并报审监理复核。
5) 底板施工期间承压水降水与基坑开挖同步进行,底板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开启坑内12口及坑外16口井运行,保证施工安全在大底板混凝土第二次底板钢筋绑扎后,砼浇捣前关闭坑内8口减压降水井并进行注浆封孔6) 基坑大底板厚度为1.6m~6m,局部深坑部位底板最厚为8m,从施工、质量、进度和基坑维护安全,以及劳动力等多方面考虑,整个基坑底板混凝土采用分两次浇捣完成,在局部深坑底板和大底板之间留设水平施工缝底板第一次浇捣为底板局部深坑至标高-31.45m约1000m3,第二次浇捣大底板砼,混凝土总方量约为60000 m37) 底板直料钢筋根据配料单在场外西本仓库加工完成后并运至现场,其余部分钢筋在现场加工完成为满足钢筋加工及堆放需要,在基坑外西北和东北两侧裙房区域场地各设置一个钢筋加工场和临时钢筋堆场8) 为满足底板施工期间的垂直运输,分别在基坑东、西两个取土栈桥平台上各布置一台QTJ60II塔吊,在南、北两个取土栈桥平台上另各布置一台80t履带吊,并机动进场2辆50t汽车吊9) 根据底板钢筋绑扎进度及时通知安装单位做好底板部分防雷接地、管道预埋等安装工程配合工作,并配合钢结构单位做好钢结构螺栓型钢支架和地脚螺栓预埋工作,确保底板砼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10) 底板砼施工阶段所有电梯井、集水井等模板均采用七夹板常规模板拼装而成11) 大底板砼为商品砼,由浦新、双辉、浦益、浦莲、浦升、长桥、宏成7个主供拌站供料,并配备393辆砼搅拌车运至现场大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8台汽车泵和8台固定泵间隔布置于圆形基坑边同时进行浇筑,浇筑方向为由中心向四周退捣12) 为确保底板砼施工质量,通过大体积砼测温技术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来指导砼养护另外,砼表面覆盖草包、塑料薄模等做好保温措施三、底板施工步骤四、垫层施工4.1 垫层施工(1) 基坑开挖至基底附近,应预留20cm土体进行人工开挖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分块浇筑钢筋混凝土垫层,垫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 主楼中部位置垫层砼采用汽车泵接硬管浇筑,周边则采用汽车泵直接浇捣3) 坑中坑垫层一次性浇筑,其他底板大面积垫层随挖随浇,面积控制在400m2以内4.2 裙房及过渡区域回填施工(1) 裙房区域底板板底标高为-27.00m,土方开挖坑底标高为-29.30,根据设计图纸,该区域坑底浇筑500mm厚配筋垫层2) 垫层上1800mm高差采用C50素混凝土代替砂回填,回填砼分两部分浇捣,第一部分为裙房水平段的矩形区域,与第六道环形围檩共同浇筑。
第二部分为裙房至主楼过渡段的梯形区域,其中第二部分梯形区域砼与底板共同浇筑3) 素砼填充层一侧与第六道环形围檩相连,另一侧为侧向木模,采用18mm七夹板,内龙骨50×100木方@250,外龙骨双Ф48×3.5钢管@600,同时设置三道模板限位钢筋,采用Ф16@600螺杆与第六道环形围檩的钢筋焊牢4) 裙房及过渡区域回填做法详见图001 五、桩顶处理5.1 工程桩截桩、桩头处理施工(1) 本工程圆形基坑范围内的工程桩均为直径1000mm的钻孔灌注桩,总计1079根,其中主楼八遍形内工程桩955根,八边形外工程桩124根2) 根据设计要求,桩头升入底板100mm,桩内钢筋锚入底板长度为1500mm截桩控制标高:主楼区域为-31.30m,主楼深坑区域为-33.30m,裙房及过渡区域为-26.90m3) 截桩工作分三部分进行:对于距离垫层面标高1600mm以上2000mm范围内的桩头整段进行凿除;对于距离垫层面标高300mm以上1300mm范围内的桩头用空压机凿除;对于距离垫层面标高100mm以上200mm范围内的桩头用人工凿除并修整桩头4) 截桩工作紧随挖土施工进行,凿除的混凝土碎石用挖机驳运至挖土栈桥平台下方,再由挖土栈桥平台上的抓斗驳运出基坑。
5) 桩顶处理相关节点见附图002及图0035.2 工程桩桩顶防水施工(1)工程桩桩顶防水施工流程:基层处理→特殊部位处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配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养护→放置膨胀止水条2)基层处理: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垫层施工完毕后在桩半径500mm范围内用钢丝刷、清理基层表面的浮浆、返碱、尘土、油污以及表面涂层等杂物在使用涂料前,混凝土表面必须再次用干净水冲洗,使混凝土表面具有完全湿润的粗糙面3)特殊部位处理:对蜂窝结构及疏松结构均应凿除,并清理后清洗干净,然后用素浆补平后施工表层4)涂料配制:湿立克CCCW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水灰比,水∶灰=0.3 kg∶1 kg的比例调配成涂料剂进行涂刷施工,按照规定定量配置(0.3 kg水配1 kg粉料)湿立克CCCW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正常防水基面施工,一般用量为每平方米1.2kg以上,厚度为0.8-0.81mm湿立克CCCW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搅拌时应用自来水或清洁水搅拌涂料、要拌透,不能有小灰球,用多少拌多少,搅拌好的涂料必须在30分钟内用完后再搅拌涂料, 如在30分钟内没有用完的料(30分钟初凝)可再翻动依次,不要加水。
30℃以上高温条件下施工,搅拌好的料必须20分钟内用完,保持其易流性 (5)涂刷:湿立克CCCW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常用的施工方法用刷把涂刷、滚筒滚刷、刮板刮、泥夹涂抹、喷涂等方法涂刷和滚筒方法施工要分二次完成,两次涂刷时间要间隔为2-3分钟、应正反方向来回涂刷,其他方法施工可一次完成 对砼结构表面有孔洞、缝隙、蜂窝等现象要进行修补,特别是沙浆滴块要凿除,应清除基面的泥浆、浮块、 油污等各类杂物方可施工,在涂刷施工时要充分保持湿润基面进行涂刷,有时要边涂刷边喷雾,保持基面湿润施工6)养护:湿立克CCCW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自身有独特的保湿作用,一般要求施工后六-八小时进行适量喷水保湿养护, 每天2-3次7)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在桩头距离桩边内侧100mm的圆环设置一圈遇水膨胀止水条8)桩顶防水处理节点见图004 六、测量方案6.1 总体布置本工程主楼底板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按照高级网控制低级网的方法,由高到低设置二级控制网,目的以达到缩短测量工作与下道工序的搭接时间,提高工效,同时确保轴线系统的精确、可靠和可操作结构平面轴线采用坐标法,高程使用光电测距仪传递水准线路测量使用电子水准仪采用往返精密水准测量方法。
6.2 测量依据目前,甲方已提供了布置在工地周围马路上的3个市政控制点(PM1、PM3、PM4),同时在场地内办公室楼顶布设有二个强制控制点(PM11、PM12),二点互相通视,形成地下结构阶段放样的测量依据在主楼底板施工测量工作开始前,必须先对原有控制网进行复核,待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测量依据使用测量依据指测量工作所执行和参照的技术性规定,除本工程相关图纸、技术核定单等之外,还将按照以下条目开展测量工作:1. 业主和设计所指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2.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3. 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4.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5. DGJ08-85-200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6. GB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7. JSB304《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规范》(建筑工程)8. 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6.3 测量仪器仪器的选用以工程施工所要求的具体精度要求和时效要求,同时结合考虑可操作性为标准本工程使用如下设备:仪器生产厂商型号标称精度全站仪徕卡1201+1”, 1mm+ 1.5 ×10-6D经纬仪徕卡T22”电子水准仪徕卡DNA03±0.3mm/km其他辅助仪器如垂直目镜、棱镜、靶标、塔尺及钢尺等。
以上仪器均按照国家规定年检鉴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测量精度6.4 平面控制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