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非货币---易中的两个新题目-会计毕业论文会计毕业论文.doc
3页试论非货币***易中的两个新题目-会计毕业论文_会计毕业论文 一、涉及换进固定资产的非货币***易中是否反映该项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对于这个新题目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为不反映换进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会计准则也是这样规定的其处理如下:支付补价时,只根据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相关税费之和确以为换人资产的人账价值,不反映换人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收取补价时,只根据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往收取的补价加上应确认的收益作为换人资产的人账价值,不反映换人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第二种观点以为,要反映该项换人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累计折旧这种观点以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在账面上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记录:一是固定资产的原值,反映的是该项固定资产的历史本钱;二是累计折旧将两者相比较,可以反映换人固定资产的成新率其计算公式如下:支付补价时,换进固定资产的人账原值=换人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支付的相关税费;换人固定资产的人账净值=换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支付的相关税费十支付的补价(有补价的情况);换人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换人固定资产的人账原值—换人固定资产的进账净值。
收到补价时,换人固定资产的人账原值二换人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取的补价 应确认的收益;换人固定资产的人账净值:换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取的补价 应确认的收益;换人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换人固定资产的人账原值—换人固定资产的进账净值例:M公司以其拥有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机床一台,交换N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汽车一辆双方交换固定资产均是为了在以后正常生产过程中使用M公司固定资产机床的账面原值为16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42000元,公允价值为115000元;N公司固定资产汽车的账面原值为180000元,在交换日的累计折旧为66000元,公允价值为120000元;M公司支付补价5000元给N公司两公司均未对涉及交易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预备假设在整个交易中M公司支付汽车过户用度1000元,N公司支付安装用度12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一)M公司的会计处理1.分析判定该笔交易业务是否属于非货币***易M公司支付的补价为5000元,占该笔交易额120000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是4.2%(5000 120000),低于25%。
因此,这一资产交换行为属于非货币***易2.确定换人汽车的人账价值和累计折旧换人汽车的人账原值二换人汽车的账面原值 支付的相关税费=180000 1000=181000元;换人汽车的人账净值=换出机床的账面价值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支付的补价(有补价的情况)=(160000-42000)/1000 5000=124000元;换人汽车的累计折旧:人账原值—人账净值=181000-124000=57000元3.会计分录:①将换出固定资产转进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118000元,累计折旧42000元;贷:固定资产——机床160000元②将支付的补价进账:借:固定资产清理5000元;贷:银行存款5000元③将支付的相关税费人账: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元;贷:银行存款1000元④将换人汽车人账:借:固定资产——汽车181000元;贷:固定资产清理124000元,累计折1日57000元二)N公司的会计处理1.分析判定该笔交易业务是否属于非货币***易N公司收取的补价为5000元,占该笔交易额120000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是4.20(5000 120000),低于25%因此,这一资产交换行为也属于非货币***易。
2,计算应确认的收益换出汽车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180000-66000=114000元,应确认的营业外收人为250元[(1-114000 120000)*5000].3.确定换进机床的人账价值和累计折旧换人机床的人账原值=换人机床的账面原值 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 应确认的营业外收进=160000 1200-5000 250=156450元;换人机床的人账净值=换出汽车的账面价值十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的补价 应确认的营业外收进二(180000-66000)/1200-5000 250=110450元;换人机床的累计折旧:人账原值—人账净值=156450-110450=46000元4.会计分录:①将换出汽车转进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114000元,累计折旧66000元;贷:固定资产——汽车180000元②将收取的补价人账:借:银行存款5000元;贷:固定资产清理5000元③将确认的营业外收人人账:借:固定资产清理250元;贷:营业外收进250元④将支付的相关税费人账: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元;贷:银行存款1200元⑤将换人机床人账:借:固定资产——机床156450元;贷:固定资产清理110450元,累计折旧46000元。
笔者以为上例中体现的第二种观点更为公道,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其一,以换出固定资产单位的账面原值为基础的计价方法确认换人固定资产人账原值符合历史本钱计价原则,具有可验证性和客观真实性;其二,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更好地反映了该项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和转移到本钱用度中的价值,更完整地反映了该项固定资产的目前状况;其三,为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分类和期末计提固定资产的减值预备提供可靠、真实的基础二、对非货币***易中换进存货的进账价值和增值税的处理对于这个新题目也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为,应当先根据该项换人存货的公允价值计算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再按换人该项存货的公允价值占换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减往进项税额的余额进行分配,以确定该项换人存货的人账价值,即采用“先扣再分法这种观点下存货计税的依据较公道,即根据公允价值计税第二种观点以为,先根据该项换人存货的公允价值占换进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配,再按该项存货的分配价值和增值税率计算进项税额,然后将两者之差计进存货的终极人账价值,即“先分后扣法这种观点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第114条的规定,“换人的资产如为存货的”,按规定确定的人账价值,“还应减往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根据以上的规定,文中“还应”二字即符合“先扣再分法但是这种观点存在不公道之处,即计税依据不公道同时,以上两种观点对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不等的情况下,其差额可能被计人营业外收进或存货的人账价值是否妥当,均未作出表述税金是企业未来现金净流出,将其计人换人资产的人账价值,会虚增资产的价值;若计人营业外收进,会虚增收益,进而增加企业所得税负对此笔者建议设置一个“应交税金——进销项差额”调整科目,平衡进、销项税额,同时也反映企业未来少交或应交的净增值税,从而避免税金被计人到营业外收进或资产人账价值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