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瑶族服饰教育课件.ppt
45页广西瑶族服饰、风俗文化研究广西瑶族服饰、风俗文化研究服装141 韩越、曾静1技术研究一、民族概况•瑶族(狭义)祖先为盘瓠,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因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有“茶山瑶”、“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别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与南越族原住居民有深远关系•广义瑶族:包括瑶族和畲族,都有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相同,一些语词相同,而且自古来畲族也自称山瑶、瑶家、瑶人等,因此,彼此是广义瑶族的不同支系2技术研究二、语言•瑶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部分属苗语支,少部分属壮侗语族由于长期与汉、壮、傣族杂居,瑶族人都会说汉话,有的还会说壮话和傣话•瑶族的分支众多,语言差异大,有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等多种语言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以26个拉丁字母形式,创造了瑶文,用拉丁字母来拼写勉语。
现在已通用汉语很多人能同时操壮语、苗语等语言3技术研究瑶族女书4技术研究三、服饰•瑶族服装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广西南丹县瑶寨男子喜着绣边白裤;广东连南瑶族男子喜留发髻,插以雉毛装饰,并以红布帕包头•妇女喜着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装的领口、袖口、胸襟、腰带、裙边饰以色彩斑斓的挑花、刺绣,鲜艳夺目•瑶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喜爱以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板等配以彩色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以区别5技术研究白白白白裤裤裤裤瑶瑶瑶瑶番番番番瑶瑶瑶瑶6技术研究盘盘盘盘族族族族7技术研究金秀花篮瑶金秀花篮瑶蓝靛瑶8技术研究茶茶山山瑶瑶蓝靛瑶蓝靛瑶9技术研究红瑶10技术研究四、头饰•瑶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喜爱以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板等配以彩色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以区别•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11技术研究板瑶12技术研究13技术研究盘瑶14技术研究15技术研究蓝靛瑶16技术研究17技术研究番瑶18技术研究红瑶19技术研究20技术研究花头瑶21技术研究茶山瑶22技术研究山子瑶23技术研究五、文化艺术•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
瑶族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先秦古籍《山海经》就有盘瓠神话的原始记录除盘瓠神话外,反映本民族远古社会生活的神话,还有《盘古开天地》、《伏羲子妹造人民》等歌谣在其文化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记述民族历史的古歌;表现劳动生活的狩猎歌和农事季节歌;爱情歌;祭祀用的乐神歌;赞颂反抗斗争的革命斗争歌等等其中的《盘王歌》歌词长达3000多行,歌名多至数十种,为瑶族人民的伟大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史诗般优美的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谜语、谚语等有的述说历史上的不幸遭遇,有的歌颂反抗压迫的起义斗争;有的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有的歌颂爱情坚贞;有的描述民族风物等等,展示了瑶族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4技术研究•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数十种《盘王歌》有24种曲牌,唱腔相当复杂民间流传的生产歌、酒歌,曲调平缓而喜悦;苦歌、哀歌曲调悲痛深沉;情歌欢快动人。
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长鼓舞长鼓舞25技术研究打打铜铜鼓鼓26技术研究•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雕刻、绘画、打造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中尤以蜡染、挑花出名27技术研究28技术研究29技术研究瑶族刺绣上的象形图案30技术研究瑶族枫脂染瑶族枫脂染31技术研究瑶族银饰图案32技术研究六、宗教信仰•瑶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些地区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或图腾崇拜占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区则主要信奉巫教和道教道教对瑶族影响很大,凡属丧葬一套祭祀仪式,基本上按道教法旨进行,只是其中掺杂了一些民族原始宗教的内容瑶族同胞认为龙犬是自己的祖先,在重大节日时都是先有犬上桌舔食后方能食用•相传在远古时代,两个大王之间互相打仗,其中一大王下诏,如杀死对方者将女儿许配给他,瑶族的祖先将诏文揭下,深夜潜入军中将那大王头颅咬下许诺的大王不好反悔,却又认为这是一只犬,于是要求他们隐居深山瑶族的祖先带着大王的女儿来到四面环山之地,不料,深夜瑶族的祖先竟由犬变成人,二人结为夫妻后发展为千户人家,此地被后人称为千家峒33技术研究图腾34技术研究七、婚俗35技术研究36技术研究爬楼•茶山瑶年轻人“爬楼”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
这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意即住在山上的人茶山瑶的小伙子为了寻求爱情,至今流行着的“爬楼”风俗,独具民族风情茶山瑶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为两层木楼门面和吊楼部分,雕龙刻凤,涂油抹彩,好似一顶花轿悬挂山中清静的吊楼是成年姑娘社交活动的场所走进吊楼楼的大门,便会发现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这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37技术研究•嫁女又嫁郎•金秀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境内因汇聚着盘瑶、花蓝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等5个支系的瑶族而被称为“世界瑶族之乡”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支系较多,民俗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热点,其中就有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瑶族群众在生活中形成了深厚质朴、绚丽多彩的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瑶家婚嫁礼仪,涵盖了瑶族丰富盘瑶婚期大多在秋收之后,春节之前,分“嫁女”和“嫁郎”两种举行正式婚礼之前,必须经过择偶、提亲、订婚等过程婚宴“正酒”三餐,“偏酒”(早餐、宵夜)六餐第四日早上亲客告辞,男家各送一份“奶头礼”(亦谓小源礼),即:送岳父母猪腿各八至九公斤,其它猪肉四到五公斤。
第四或第五天,夫妻回门住一宿,同回后方圆房38技术研究八、节日文化•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1] 、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广西都安瑶族的达努节比较隆重,相传是纪念先人反抗土司斗争的节日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户、数户或一村进行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祷,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祷告盘王(盘瓠)保佑赐福盘王节,一般是自称“勉支”的瑶族的节日,十分隆重39技术研究讨寮皈节•讨寮皈节,意译是逃脱凶恶的菩萨此节分两段,第一次是农历七月初二在茅勒举行,这一带的瑶民要过了这个节日,才吃黄瓜和白瓜传说宋朝末年,当地瑶民的祖先在江西吉安田卢地带,遭到当地赵、鲁二督统镇压七月初二,有些孕妇逃到鹅颈大丘的黄瓜和白瓜丛中,哀求饶命,才幸免于死因而起誓:永传后代,要越过七月初二,才能吃黄瓜和白瓜,违者子孙不昌第二次是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在小沙江举行,传说清朝雍正元年(1723),当地一豪绅追赶麻洞瑶族四姓六姐妹而引起反抗,豪绅却谎报瑶民谋反,请求清兵镇压瑶民先后在今大沙江和小沙江奋战后退至麻塘山居险而守清兵只好议和。
当时瑶民把战地称作大杀光和小杀光,以后为求民族团结,才改名大沙江、小沙江如今节日里,瑶民都盛装,到集会地点尽情欢乐,周围汉人,也参与同乐,人们赶集聚会,青年男女赛歌对舞、谈情说爱,充满喜庆气氛•瑶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干巴节、新米节、目莲节等,盘王节(又叫达努节或瑶年)是最大的节日瑶族人民喜爱唱歌,每逢节日或喜庆,都要唱起嘹亮动人的歌谣40技术研究达努节•“达努”是瑶语,意为“不要忘记”节日定在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相传这一天,是瑶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节”•传说祖娘叫密洛陀,她曾派三女儿带着谷子到山里垦荒密洛陀将珍藏的铜鼓送给三女儿,并帮助她驱逐鸟害,使粮食获得丰收从此,祖娘的三女儿就在山区安居乐业,繁衍子孙,成为瑶族瑶族人民为了纪念密洛陀,就把她的生日定为“达努节”•过节这天,瑶族村村寨寨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祭献给祖娘甜米酒和糯米粑粑,按照传统习俗,家家都要杀鸡宰羊,穿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约聚在预订的地点,敲击着象征祖娘遗留下的铜鼓,虔诚地为祖娘祝寿,并祝瑶家人畜两旺,年年丰收在表演击鼓的时候,人们还争相给最佳鼓手敬酒祝贺,赐予“鼓王”的美名。
此外还要唱传世的“密洛陀”古歌,跳起欢快的舞蹈,歌颂祖娘的功德41技术研究•盘王节•“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但根据各地瑶族传统习俗和谷物收成、人畜康泰的情况而定,每三五年才过一次,甚至有的12年过一次每逢“盘王节”,村寨房舍要打扫干净,男女老幼梳妆打扮,换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尽欢而散除此以外,瑶族还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木莲节(也称祖先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等大年初一妇女不串门访亲,不吃青菜,有些还在门外插一青枝或木牌正月初三、初五、初六家人不出门•盘王节可以一家一户进行,也可以联户或者同宗同族人集聚进行但不管以哪种形式举办,都要杀牲祭祀,设宴款待亲友节日一般为三天两夜,也有的长达七天七夜42技术研究•节日期间,瑶族人民杀鸡宰鸭,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汇集一起,首先祭祀盘王,唱盘王歌,跳起黄泥鼓舞和长鼓舞,追念先祖功德,歌颂先祖英勇奋斗精神其次,欢庆丰收,酬谢盘王,尽情欢乐与此同时,男女青年则开展对歌活动,抓住良机择意中人有的地方还要打花棍、放花炮及请戏班子唱戏等•盘王节仪式由4名正师公主持,各司其职,还愿师、祭兵师、赏兵师、五谷师,每人1名助手,共8人,此外还有4名歌娘歌师、6名童男童女、1名长鼓艺人和唢呐乐队参与盘王节。
其传承方式以师承和家传为主•其仪式主要分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请圣、排位、上光、招禾、还愿、谢圣”,整个仪式中唢呐乐队全程伴奏,师公跳《盘王舞》(《铜铃舞》、《出兵收兵舞》、《约标舞》、《祭兵舞》、《捉龟舞》等);第二部分是请瑶族的祖先神和全族人前来“流乐”,流乐的瑶语意思是玩乐这是盘王节的主要部分,恭请瑶族各路祖先神参加盘王节的各种文艺娱乐活动,吟唱表现瑶族神话、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内容的历史长诗《盘王大歌》流乐仪式一般要举行一天一夜43技术研究44技术研究放映结束,谢谢!放映结束,谢谢!45技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