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园区创新人才培引公司质量管理制度.docx
93页产业园区创新人才培引公司质量管理制度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 4二、 产业园区发展形势 5三、 必要性分析 5四、 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 6五、 控制图应用的程序 8六、 过程能力 11七、 过程能力的计算和评价 12八、 设计开发质量管理内容 14九、 设计与开发的质量职能 18十、 采购供应的质量职能 21十一、 供应商的关系管理 24十二、 计数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 28十三、 抽样检验的基本术语 33十四、 质量检验的目的 39十五、 质量检验的分类 41十六、 质量检验的组织 44十七、 质量检验的计划与实施 48十八、 项目概况 61十九、 公司基本情况 64二十、 SWOT分析说明 66二十一、 法人治理结构 74发展规划 88(一)公司发展规划 88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规模、资金运用规模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业务和规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水平将面临较大的考验,尤其在公司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复杂化,在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资源配置、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问题上都将面对新的挑战。
另外,公司未来的迅速扩张将对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公司需进一步提高管理应对能力,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实现业务发展目标 88一、 产业环境分析温州,简称“温”或“瓯”,是浙江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4个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1612.94平方千米,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3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05.2万人;城镇化率为70.5%,全市户籍总人口832.4万人,常住外来人口达297万人温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中国鞋都,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唐朝时(公元675年)始称温州,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37位2018年,温州市生产总值(GDP)6006.2亿元,比2017年增长7.8%2019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60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2018年12月,温州入选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二、 产业园区发展形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园区发展机遇挑战并存一是国家加快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全国产业布局调整过程中,云南有条件更大发挥区位、原材料等优势,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二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国家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云南有条件进一步发挥清洁能源优势,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同时也对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催生新的经济模式和生产组织关系,要求云南园区在创新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全省园区必须更加全面发挥资源、能源、生态等优势,抢抓政策支持、产业转移、数字化变革等机遇,破解人才、技术、资金等瓶颈,努力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努力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潜力,以坚定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分析控制图来判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1、控制图的判断稳态准则在生产过程中只存在偶然因素而不存在异常因素对过程的影响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统计控制过程状态或稳定状态,简称稳态稳态是生产过程追求的目标在统计量为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个点子在界限外就可以判断有异常但由于两类错误的存在,只根据一个点子在界限内外远不能判断生产过程处于稳态如果连续在控制界内的点子更多,即使有个别点子出界,过程仍看作是稳态的,这就是判稳准则在做控制图判别时,首先应该判断过程是否稳定生产过程或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其基本判断条件有以下两条1)在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无缺陷,为随机排列点子排列无缺陷意味着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样本点分布均匀,位于中心线两侧的样本点各占50%;②靠近中心线的样本点约占2/3;③靠近控制界限的样本点极少。
2)所有点子基本上都落在控制界限内由概率论理论可知,小概率事件可以认为不会发生如果在控制图中点子未出界限,同时界线内点子的排列也是随机的,则认为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或控制状态如果控制图点子出界或界限内点排列非随机,则认为生产过程不稳定或失控对于生产过程或工序而言,控制图的判断稳态准则起着告警铃的作用,控制图点,子出界就好比告警铃响,告诉现在是应该进行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犯的时刻了2、控制图的判异规则控制图上的点子依样本时间序列而出现在控制图上,通常是很随机地散布在管制界内有时点子虽未超出管制界限,但一连串好几点都在管制图的中心线以上或点子呈现周期性变化时,也可判为异常判异准则有两类:①点出界就判异,这一点是针对界外点的;②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判异,这一点则是针对界内点的常规控制图的判异准则参照ISO8258和GB/T4091—2001有8种准则将控制图等分为6个区五、 控制图应用的程序应用控制图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过程或工序异常点,追查原因并加以消除,使过程或工序保持受控状态;对过程或工序的质量特性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以掌握过程或工序状态因此,在进入控制图应用程序之前,根据统计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确定控制图的类型,然后,进入控制图应用的一般程序。
1、控制图应用的一般程序(1)选取控制的质量特性与预备数据控制的质量特性就是选出符合统计过程质量控制,运用目的、可控、易于评价的质量特性或项目,如对产品的使用效果有重大影响的质量特性,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质量关系重大的质量特性,生产过程中波动大的质量特性,等等随机收集能反映出质量特性的一组数据,即预备数据预备数据是用来绘制控制图的数据2)计算统计量不同种类的控制图所需要的统计量各不相同,应根据所选取的控制图种类的统计变量的规定对预备数据进行统计计算3)计算控制界限不同图种的控制图,其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各不相同但都需要计算CL,UCL,LCL,计算公式根据统计量的分布特征值及相互关系推导而得4)绘制分析用控制图根据计算的控制界限数值,在控制图纵坐标轴上刻度,并画出CL,UCL、LCL.三条界限控制图横坐标轴的刻度为样本号按数据表中各组数据的统计量值在控制图中打点并用直线线段连接为折线,即为分析用控制图分析用控制图是在对过程的稳定性或受控状态没有明确结论时绘制的控制图,主要目的是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或受控状态5)过程稳定与否和异常与否的判断作为分析用控制图的完结,依据判断规则的各项准则,对分析用控制图中点子分布状况进行判断。
若分析用控制图中点子的分布没有任何违背判断准则的情况,即可判断出取样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无异常原因发生6)计算过程能力是否达到基本要求,过程是处于稳定或受控状态下,计算过程能力是否达到基本要求,也可以用分析用控制图中的数据作直方图判断7)确定控制标准①确定控制标准是对控制用控制图的要求利用分析用控制图的判断,如若过程稳定无异常发生,且过程能力指数满足技术要求,可将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延长,作为标准,此时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以对日常过程或工序控制进行监管如若过程不稳定,有异常发生,或过程能力指数不能满足技术要求,要对分析用控制图进行修正修正时,如若组数能满足要求,可剔除不合理数据,重新得到控制界限如若组数不能满足要求,要重新搜集数据②进行日常工序质量控制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随机间隔取样,进行测量和计算,在图上描点、观察分析、判断工序状态如果无异常现象,则维持现状进行生产,如果出现质量降低的信息,应采取措施消除异常;如果出现质量提高的信息,应总结经验,进行标准化或制度化2、计量值控制图:均值一极差控制图的绘制均值—极差控制图是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联合使用的一种控制图,前者用于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或保持在所要求的受控状态,后者用于判断生产过程的标准差是否处于或保持在所要求的受控状态。
六、 过程能力1、过程能力过程能力(PC)是指过程(或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衡量工序质量的一种标志,又叫工序能力,在机械加工业中又叫加工精度SPC的基准就是统计控制状态或称稳态过程能力反映了稳态下该过程本身所表现的最佳性能(分布宽度最小)因此,在稳态下,过程的性能是可预测的,过程能力也是可评价的离开稳态这个基准,对过程就无法预测,也就无法评价过程能力决定于由偶然因素造成的标准差通常用6倍标准差(六西格玛)表示过程能力,它的数值越小越好2、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简称Cp或Cpk,以往称为工序能力指数,现在则统一称为过程能力指数Cp是用于反映过程处于正常状态时,即人员、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和环境(5MIE)充分标准化并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表现出的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过程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规格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过程能力指数,也称为工序能力指数或工艺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规格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七、 过程能力的计算和评价(一)过程能力的计算当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时,一定的工序能力指数与一定的不合格品率相对应。
根据所采用数据类型的不同和技术要求的不同,工序能力指数和不合格概率的计算又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二)过程能力评价过程能力指数客观且定量地反映了过程能力满足质量标准的程度它与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关过程能力指数越大,产品的加工质量就越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根据过程能力指数的大小对过程的加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于采取必要的措施,既要保证过程质量,又要使成本适宜1、无偏状态下过程能力评价一般情况下,无偏状态是指过程中心与质量标准公差中心重合1)特等一过程能力过于充裕在过程或工序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放宽管理或降低成本,可放宽检查,如人和设备的配备可相对降低一些,这样可以带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提高产品的原设计精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大抽样间隔,减少抽验件数,降低检验的各种消耗2)1等—过程能力充裕按过程进行管理,正常运转;非重要过程或工序可允许小的外来波动;对不重要的过程或工序可放宽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