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6课《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优****源
  • 文档编号:348672577
  • 上传时间:2023-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5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 题6 将相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学习重难点1.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学情分析《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把握难度不大,但真正理解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品悟“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还是具有一定难度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同步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速读了解背景,聚焦指导方法【设计意图:阅读课文之前,先做速读游戏,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体验扩大视域,连词成句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运用扩大视域,连词成句提高阅读速度的兴趣,同时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

      一、比赛激趣游戏规则:下面将会出示一组句子,一定时间后会消失,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迅速记住句子内容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闪现5秒钟司马迁,字子长,约公元前145年出生,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称号: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代表作:《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极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引导交流:你看到了多少内容?比较《搭石》中学习的速读方法,这次你是怎么做到看这么多内容的?预设:我看到了司马迁写的代表作《史记》等信息我的方法是一眼看到更多内容,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看3.课件出示故事背景,闪现10秒钟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秦、楚、齐、赵、燕、魏、韩七国比较强,称为“战国七雄”其中,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的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4.学生交流预设:我看到了“秦国不能集中更多的兵力对付赵国”二、总结方法1.你是怎样做到一眼看到更多的内容的? 2.学生交流预设:一眼扫过去就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连着看,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3.小结方法: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把词语连起来,一下子看一句话,这就是连词成句地读一眼扫过去就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这个方法叫扩大视域,这是能帮我们提高阅读速度的好方法学习任务二:速读实践,检测效果【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实践与检测,学生直接感受到运用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能提高阅读的速度;认识到提高阅读速度,不是指减少目光扫视全文文字的时间,而是理解与阅读快速同步一、顺势导入新课1.导入: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将相和》,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西汉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中记载了这个历史故事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①指导读音:将相jiànɡ xiànɡ 丞相xiànɡ 相信xiānɡ②质疑:“将”指谁?“相”又指什么人?“和”是什么意思?二、阅读实践,初读检测1.出示阅读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2.开始计时,学生默读,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3.教师出示检测题,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1)本文共1600余字,我读完课文花了( )分钟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①课文题目“将相和”中“将”指的是( ),“相”指的是( )。

      A.蔺相如 B.廉颇②《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 )A.春秋时代 B.战国时代 C.秦朝③渑池会上,蔺相如要求秦王( )A.击缶 B.鼓瑟 C.唱歌④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是( )A.蔺相如对廉颇说的 B.蔺相如对门客们说的 C.蔺相如对赵王说的(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①战国的时候,秦国很强大,常常侵犯别的国家 )②秦王要拿十座城来和赵国换和氏璧,不换的话,就要攻打赵国 )③蔺相如答应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讲信用,他就把和氏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④蔺相如半夜自己带着和氏璧,偷偷回到了赵国 )⑤赵王让大将军廉颇随行,一起到渑池会见秦王 )⑥渑池会上,蔺相如逼着秦王为赵王击缶,不然他就要和秦王拼命 )⑦渑池会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跟廉颇一样高 )⑧蔺相如升官后,廉颇觉得蔺相如没有什么能力,很不服气 )⑨蔺相如很怕廉颇,认为自己打不过廉颇,所以要避开他 )⑩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觉得很惭愧,穿着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去请罪 )4.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后,教师组织交流。

      1)请阅读时长不同的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情况,汇报记录的阅读时长,分享自己速读的诀窍2)讨论:阅读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的?(3)学生交流预设:①遇到不懂的词语时,暂时忽略,不要回读例如“渑池”“鼓瑟”“击缶”等词语,我不懂具体是什么意思,但能猜到它们是地名、演奏乐器的意思,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就不用管它们,继续往下读,就能提高阅读速度②连词成句,尽量扩大视域地读,眼睛直接扫过一整句话例如读“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一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一句时,如果按照逗号的间隔拆开来读,就比较慢,如果眼睛直接扫过一整句话,就快多了③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阅读与理解同步我读完课文就理解了课文大概的意思例如读完第6自然段,我就觉得蔺相如对完璧归赵已经胸有成竹了,可见他很机智勇敢④边阅读边思考,也能提高阅读速度读到“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这一句,我就明白了蔺相如已经作好了两手准备来对付秦王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除了用到了《搭石》中学到的“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速读方法,还发现“连词成句地读”能扩大视域,提高阅读速度。

      接下来的学习,我们要运用这些速读的方法,更好更快地读懂课文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自学字词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学习字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学生再次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检验学习效果,对易错字词进行指导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召集 大臣 商议 解决 称赞 商量 允诺 典礼 得罪胆怯 示弱 拒绝 职位 抵御 划归 侮辱 战袍 强逼和氏璧 完好无缺 无价之宝 同心协力2.教师相机指导读音和理解词语3.学习多音字①强:有三个读音,分别是qiánɡ、qiǎnɡ和jiànɡ在课文中读qiǎnɡ,“强逼”的意思是“强迫威逼”,还可以组词“强迫、勉强”读qiánɡ时,可组词“强大、强壮”;读jiànɡ时,可组词“倔强”②划:有两个读音,分别是huà和huá在课文中读huà,是“分开”或“打算”的意思,在课文“划归”一词中是“分开”的意思,还可组词“计划”读huá时,可组词“划船、划算”③削:有两个读音,分别是xuē和xiāo在课文中读xuē,还可组词“剥削”;读xiāo时,可组词“削铅笔、削皮”。

      4.出示“会写字”,指导书写献 臣 荆 罪 诺 典 召 抄 议 宫 怯 拒 (1)指名学生认读并组词2)教师示范,学生练写,重点指导“献、臣、荆、罪、诺、典”,学习任务四:再读课文,把握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引导学生再次尝试运用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复习集中注意力,不回读的速读方法,交流体验速读的感受,进一步懂得如何带着问题读,抓住关键词句能提高阅读速度在读中梳理故事的内容脉络合作学习,分角色朗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讲述在讲与听的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一、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引导语:课文写了“将”和“相”的哪些小故事,他们之间是怎样由“不和”到“和”的?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默读,并记下自己的默读时间1)请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尽量缩短阅读时间,扩大视域,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2)边读边画出课文三个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并试着找出关键词,列小标题概括内容记下你所用的时间2.指名阅读速度不同的学生交流阅读体会1)教师提问:你是用几分钟读完课文的?读完的同学请算出自己平均每分钟能读多少字,请大家跟自己上次的默读速度对比一下,有进步的同学请举手!(表扬有进步的同学)(2)学生交流阅读体会。

      预设: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也能提高阅读的速度3.出示每个故事中小结性的句子,引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故事1)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2)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3)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课文主要写了 、 、 三个故事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 二、小组合作,讲述故事1.组内成员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预设1:完璧归赵——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和氏璧,秦王企图骗取和氏璧,蔺相如机智勇敢保护和氏璧,最后完璧归赵,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预设2:渑池会面——这个故事讲的是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侮辱赵王,就逼着秦王击缶,最后立功,被封为上卿预设3:负荆请罪——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廉颇不服气,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廉颇知道后负荆请罪最后二人和好2.指名学生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战国时期,赵国得到和氏璧,秦王企图骗取和氏璧,蔺相如机智勇敢保护和氏璧,最后完璧归赵,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侮辱赵王,逼秦王击缶,最后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廉颇不服气,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廉颇知道后负荆请罪最后二人和好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运用“连词成句”的阅读方法,快速默读课文,了解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同时还学习了本课生字和词语下次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将”和“相”身上的优良品质作业设计:1.识记并听写本课生字词语2.完成分层作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