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春江花月夜》意象分析拓展.pdf

1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9716302
  • 上传时间:2018-05-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4.8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意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思考:1.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2.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3.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白云”、“青枫浦”、 “鸿雁”、“鱼龙”、闲潭落花、江水流春等有何涵义?意象王廷相:“言征实则寡于味也, 情直致而难动物也 故示以意象, 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意象是经过创作主体的审美选择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情与景的统一、心与物的浑融。

      诗词中的意象,在反复出现、普遍流传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本民族的共同心理体验的代代相传、层层积淀的过程,因而蕴涵有某种稳定的涵义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读者, 能很快地解读诗词意象中携带的讯息,产生艺术想象、定向激活一)意象的类型1、自然意象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2、社会生活的意象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3、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4、人的创造物如建筑物、服饰、城市等;5、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概括为自然意象、人文意象(二)古诗词常见意象涵蕴分析月“无限新诗月下吟”(刘禹锡)“好诗多在月明中”(黄宗羲)1、月涵蕴之团圆与思念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团圆月下怀人念远作为团圆象征的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盼望,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触媒,包括:(1)戍卒与征妇的离散悲愁: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以长风、云海、明月、天山、玉门关构成的万里边塞图,雄浑磅礴,苍茫壮观。

      戍客”望边邑思归,所思广阔而渺远,思妇高楼远眺的情思,在万里边塞背景下,亦显得深沉苍茫戍卒与征妇的离散悲愁沈如筠的《闺怨》:“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边塞的那轮皓月,博大、阔远、浑融、丰腴、雄浑、苍茫;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流照亲人,相抚相慰2)情人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高华浑融的月光撩人心绪,远隔天涯的情人对月不眠,赠盈手之月华,盼梦中相聚相依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望江南》)“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 吕本中《采桑子》) 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月明人倚楼-由“月”而思,由思而怨,由怨而恨,总归于“爱”-“相聚团圆”(3)游子思乡明月暗示亲人团聚的希望与等待,因此,月意象自然与家乡相联,成为故园的象征明月带来了故园的温暖、亲人的关爱,成为故园化身的明月,为客子与故园之间架通了情感的彩虹。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忆舍弟 (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4)送别怀旧念远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李冶《明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2. 月蕴涵时间的永恒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类个体的生命固然短暂,但人类种族的延续却永远不会休止,具有一种永恒的特性,这足以和江月的永恒并存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对酒当歌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月是永恒的象征,宇宙的化身,与人生的短暂,构成诗意对照李白《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煜《虞美人》:“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吴伟业《台城》:“形胜当年百战收,子孙容易失神州,, 可怜一片秦淮月,曾照降幡出石头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 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面对历史陈迹,感叹兴亡的作者,把明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3. 月寄寓淡泊闲逸,追求自由的情怀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陆游《长相思》:“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钟一发轻从今心太平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的孤寂傲岸不羁惟天上的一轮明月知赏,空旷高洁的月与特立独行的诗人相映成辉——“月”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月”意象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体验与审美理想。

      浮云1. 浮云的谗佞色彩浮云蔽日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谗佞蒙蔽君王,小人诋毁忠良浮云2. 游子之云:漂泊不定、孤寂彷徨的悲凉色彩“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李陵《与苏武诗三首》其一)“俯视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苏武《诗四首》其四)李善注曰: “言浮云之驰, 奄忽相逾, 飘飖不定, 逮乎因风波荡, 各在天之一隅以喻人之客游,飞薄亦尔《昭明文选》卷二十九)漂泊孤寂的游子之云西北有浮云, 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 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曹丕《杂诗》其二)以浮云比兴客子身不由己流离他乡的境遇,揭示滞留他乡的客子惴惴不安的心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东楚复西秦, 浮云类此身 关山劳策蹇, 僮仆惯投人 孤客来千里,全家托四邻生涯难自料,中夜问情亲崔峒《客舍书情寄赵中丞》——寒门子弟奔走求官的潦倒落魄;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杜甫《哭长孙侍御》)——云的漂泊不定暗喻时事、世事之风云变幻3. 隐逸之云:闲适自在“云”意象的隐逸含蕴源自陶渊明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舒缓悠闲的“云”具有了闲适自在的隐逸情趣。

      梁·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白云”意象也就和“山”意象一起,成为隐居者居处环境特征之一吴江垂钓楚山醉,身寄沧波心白云”(韩翃《寄雍丘窦明府》)“数岁白云里, 与君同采薇树深烟不散,溪静鹭忘飞钱起《忆山中旧友》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钱起《蓝天溪与渔者宿》)舒缓悠闲的“云”常与“采薇”“巢由”“沧州”这些意象组合表闲适自在的隐逸情趣4. 禅意之云:澹泊、闲适、安详与自足云飘悠、闲适与无所系绊“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皎然《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崔峒《题崇福寺禅院》)“白水入禅境,砀山通觉路往往无心云,犹起潜龙处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数峰行尽犹未归,寂寞经声竹阴暮”(卢纶《过仙游寺》)云充满禅意的闲适、悠然、宁静与空寂,是诗人遁迹山石林泉追求内在心境的宁静与闲适的结果草1. 以草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芳草年年的永恒,感叹物是人非、人事沧桑2. 草的离恨相思《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芳草”便有了伤别念远怀友的意蕴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愁绪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人生盛衰的感叹异域飘零的悲凉送人远别的凄感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乌鸦怎么会在月亮落下去的时候叫呢?”认为“乌啼”是地名,“江枫”为“江村桥”和“枫桥”( 1978年11月26日《江西日报》);“江枫”为江南多植之乌桕树之误; 欧阳修:“三更不是打钟时”“诗人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明·胡应麟《诗薮》)“然何必深辩,即不打钟,不害诗之佳也清·马位《秋窗随笔》)乌啼:六朝乐府清商曲辞《乌夜啼》,刘义庆、庾信、陆琼等人诗中乌夜啼意象都与离情相关,故“乌啼”成为离愁别绪的符号。

      江枫:《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意味着凄伤、哀怨乌啼”“江枫”不是眼前即景,而是递相沿用而又适合眼前情境的意象乌啼”“江枫”与“月落”“寒霜”“渔火”“佛寺”“夜半钟声”渲染江南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和客子羁旅中的孤寂清寥,情味隽永古诗词常见意象涵蕴杨柳:惜别、思乡别情、乡愁梅:离别;幽独、娴静、优雅之佳人;幽峭超然、孤高淡泊之隐者;坚贞弘毅、威武不屈之君子竹:虚心”、“高节” “性直” 之君子菊:超凡脱俗的隐者;伤感;高洁品格之君子芭蕉、梧桐:孤独忧愁、渲染离情枫:凄伤、思念鸿雁:对故乡的思念(淹滞、羁愁、离愁);对亲人音讯的盼望,信使(雁足传书)猿啼:羁愁、哀伤;杜鹃、杜宇、子规:对故乡故国的怀念;哀怨悲思惊鹊:无所依归乌啼:离愁别绪悲思鱼鸟:象征隐逸鸥、鹭:淡泊名利,归心林泉鹤 :从容悠闲、脱俗娴雅的高士砧杵:思归、怀人黄金台(燕台):尊贤、用贤南浦:送别、伤离黍离麦秀、荆棘铜驼:故国之思;亡国之哀登楼、凭栏:忧时、感事、去国、怀乡之思李叔同《送别》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白云:游子漂泊;青枫浦:离情——总写游子思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