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4.6神奇的眼睛.doc
8页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神奇的眼睛》第1课时授课年级与教材教科2011课标版八年级物理设计者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神奇的眼睛》是教科2011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七下生物课上学生已经对眼睛的结构,近视眼和远视眼有一定的了解,最近通过对光学的学习,掌握了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视频引入和本班近视情况调查发现青少年近视现状的危机,激发学生了解与探究的兴趣利用自制教具——水透镜演示晶状体厚度变化对光线和成像的影响直观生动地让学生了解眼睛看远近物体时晶状体所起的调节作用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时学生通过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用智慧教室拍照及即时影像功能进行生生交流、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升科学探究能力这节课从现状出发发现问题、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唤起学生爱护眼睛的意识二、学情分析虽然七下的生物课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对眼睛的结构,近视眼和远视眼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与学生课前交流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近视眼成因及矫正的认识全凭机械记忆,一部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部分模棱两可,记错甚至记反。
面对近视现象日益严重的现状,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性,化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中收获成功三、教学目标课程目标 1.了解眼睛的结构及眼睛视物的原理2.知道近视眼的特点、成因和矫正方法3.知道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和矫正方法4. 学会保护眼睛的方法学科素养1.物理观念:通过探究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特点、成因和矫正方法;2.科学思维: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进行科学推理、找出矫正方法、学会归纳总结;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乐于探索,勇于分享,学会解决问题;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当堂调查唤醒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 ,在交流讨论中了解保护视力的方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简述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眼睛如何看清远近物体、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预防近视1.演示实验1:自制教具水透镜演示凸透镜厚度与焦距、会聚能力的关系演示实验2:自制教具水透镜演示眼睛观察远近物体时晶状体的变化规律通过两个演示实验直观生动地让学生了解眼睛如何看清远近物体2.学生活动模拟正常眼视物(f=10cm)后将换成f=5cm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眼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找出再次成清晰像的方法,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找到像的位置并找出矫正方法,利用智慧教室的拍照、即时影像功能及时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及时交流讨论教学难点眼睛如何看清远近物体、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五、教学器材演示实验:自制水透镜学生分组实验:光具座、LED灯、凸透镜4个(焦距分别为5cm、10cm、20cm、30cm)、凹透镜1个(焦距为7.5cm)、白纸1张六、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中的应用点使用环节媒体(资源)预期达到的效果引入新知调查反馈视频、智慧教室IRS系统1.视频和图象的直观呈现给学生以震撼感受2.智慧教室IRS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真实快速直观,让学生意识到近视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旧知发现规律动画演示、演示实验1.动画演示形象直观 2.智慧教室的即时影像功能将演示实验同时展现在屏幕上,让现象观察更直观自主探究点拨指导智慧教室拍照上传及即时影像功能利用智慧教室系统的拍照上传及即时影像功能迅速呈现学生实验中发现的各种方法,教师可以及时点拨,从师生互动到生生互动,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检测归纳拓展提升希沃小活动、智慧教室系统中的抢答和定向选人功能活动提升学生积极性,智慧教室的抢答和定向选人功能,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七、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多媒体(资源)的应用设计意图、依据引入新知调查反馈1.以世卫组织发布的关于近视危机的视频作为引入,发现我国青少年近视现状的严重性2.利用智慧教室IRS系统调查本班近视情况并用柱状图分析调查结果1.观看视频,了解青少年近视现状的严重性2.利用智慧教室IRS选择器如实反馈自身视力情况,从班级数据分析中感受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性1.视频、图象形式直观展示近视比例的增加情况2.智慧教室IRS系统快速调查本班近视情况并马上呈现柱状图利于分析1.视频和图象的直观呈现给学生以震撼感受2.智慧教室IRS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真实直观,让学生意识到近视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旧知发现规律1.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想要了解的知识2.复习七年级下生物课本关于眼睛结构的知识3.复习凸透镜成像特点,发现眼睛视物原理4.动画演示物体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的变化情况,引发学生思考晶状体和视网膜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眼睛能看清远近物体5. 演示实验1:自制教具水透镜演示凸透镜厚度与焦距、会聚能力的关系演示实验2:自制教具水透镜演示眼睛观察远近物体时晶状体的变化规律1.引发思考,学会提问2.介绍眼睛的结构3.观看动画演示,思考4.观看演示实验,得出凸透镜厚度与焦距、会聚能力的关系并观察得出看远近物体时晶状体的变化规律1.动画演示物体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的变化2.智慧教室的即时影像功能将演示实验同时展现在屏幕上1.动画演示形象直观2. 智慧教室的即时影像功能将演示实验同时展现在屏幕上,让现象观察更直观自主探究 点拨指导1.在模拟正常眼视物的基础上,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眼,找出再次成清晰像的办法学生活动1:模拟正常眼视物让光屏上成缩小倒立实像(记下物体、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学生活动2:模拟晶状体变厚学生讨论3种方案:将物体靠近凸透镜、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用凹透镜矫正学生活动3:保持物体、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用白纸承接像发现像成在哪里;保持物体、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给近视眼戴上哪种透镜让视网膜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利用智慧教室系统的拍照上传及即时影像功能迅速呈现学生实验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交流讨论得出近视眼特点、成因、矫正方法利用智慧教室系统的拍照上传及即时影像功能迅速呈现学生实验中发现的各种方法,教师可以及时点拨,从师生互动到生生互动,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自主探究 组织交流1.根据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发现远视眼看物体的特点2.引导学生模拟远视眼并通过实验探究找到成因和矫正方法学生活动4:换上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模拟远视眼;取下光屏,用白纸承接像发现像成在哪里;保持物体、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给远视眼戴上哪种透镜,让视网膜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利用智慧教室系统的拍照上传功能迅速呈现学生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讨论得出远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利用智慧教室系统的拍照上传功能迅速呈现学生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点拨,纠正不足,发现亮点检测归纳 拓展提升1.利用希沃的课堂小活动归纳得出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2.挑选调查中呈现的近视度数深的同学回答哪些坏习惯容易导致近视,挑选视力良好的同学分享保护视力的方法1.抢答并完成课堂小活动2.近视度数深的同学回答导致近视的坏习惯,视力良好的同学分享保护视力的方法利用智慧教室系统中的抢答和定向选人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出的建议更有针对性不仅通过活动反馈学生存在的不足,更从学生提出的建议中引导学生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学会保护视力的方法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利用电子白板的“蒙板”功能,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利用“蒙板”功能不断呈现本节课所学内容,最后梳理成具有完整逻辑结构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知识脉络作业:同步训练《神奇的眼睛》【课堂实录】一、引入新知 调查反馈观看视频:《近视危机》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关于近视的调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从视频中我们看到从小学生到初中生到高中生直线上升的近视率确确实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近视危机老师注意到我们班上也有不少同学戴着眼镜,那我们我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如何呢?马上来调查一下生:师:分析柱状图近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变,而且你知道吗?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容易引发并发症如视网膜脱落严重可能导致失明我们正常人很难体会生活在黑暗中是怎样的感受,所以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盲人关爱盲人,而对于我们自己是否就更应该珍惜和爱护现在这双明亮的眼睛呢当然了,要想更好的爱护我们的眼睛,就需要更多的了解我们的眼睛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双神奇的眼睛二、复习旧知 发现规律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关于眼睛的哪些知识呢?生:想了解眼睛的构造?为什么会有近视和远视?如何保护眼睛?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有什么区别?师:大家的问题都提得非常好,综合大家的疑问,我们今天来探究以下四个问题,第一,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第二,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该如何矫正?第三,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该如何矫正?第四,如何保护眼睛?先让我们进入第一个问题的探究,要了解眼睛视物原理首先我们就得知道眼睛的结构,而关于眼睛的结构,在七年级的生物课上,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生:睫状肌、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师:为什么眼睛在有了这样的构造之后,就能看清物体了呢?请同学们观察眼睛中哪一部分构造和我们刚刚学的光学元件非常相似?生: 晶状体 凸透镜师:那么你能不能尝试着来猜想一下,眼睛看物体与凸透镜成像中哪一种情况非常相似呢?哪位同学来试着说一下。
生:师:眼睛的成像跟我们刚刚学的凸透镜成像是非常相似的,放置在凸透镜前的物体发出的光经透镜的折射之后,能够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同理,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也会在视网膜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那么通过对比,你能否将眼睛的构造与凸透镜成像中的元件一一对应起来呢?生: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师: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凸透镜成像中,物体距离透镜的位置改变时,像的位置也在改变,我们的口诀是:物近像远像变大那难道说看近处物体时我们的视网膜要后移而看远处物体时我们的视网膜要前移?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晶状体到视网膜之间的距离是保持不变的,那观察远近物体时眼球中哪个部分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是如何变化的呢?生:晶状体实验:平行光入射,改变水透镜的厚度,像点位置发生改变师:我们从实验中发现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实验:当我们要看清物体时,我们的睫状肌适度紧张,晶状体有一定厚度时视网膜上呈现清晰的像,物体靠近,相当于看近处物体,如果晶状体不变,视网膜上的像变模糊,这时用力捏瓶子使睫状肌紧张晶状体变厚,光屏重新成清晰的像,物体远离时,放松瓶子睫状肌舒张晶状体变薄,视网膜上重新成清晰的像。
学生总结:要看清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使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当我们要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要变薄,焦距变大,依然可以使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师: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就好像一架自动调焦的高级智能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