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歌子 课堂实录.doc
6页2016.11.3 李艳《渔歌子》美读古诗文课 课堂实录师:下午好孩子们生:老师好师:首先让我们静静的来欣赏一首视频:(《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在刚才的这段视频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什么?生:若隐若现的山 生:白鹭在水上飞 生: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师:看来大家都看的非常仔细生:我还看到了如梦如幻的山师:在这段视频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副“山、水、渔翁”的画面那这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又是一位怎样渔翁呢?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在这一段视频中,还隐藏着一段流传千古的名篇,谁知道?生:《渔歌子》师:请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师:作者是张志和,唐朝人,渔歌子是词牌名子在这里读第三声,一起读读出精气神生:渔歌子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生:长相思 青玉案 采桑子 卜算子……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像《渔歌子》、《忆江南》这样的词牌名是可以直接表现词的主要内容的下面请大家大胆的猜一猜,渔歌子这首词的主要内容生:一位渔翁钓鱼师:他是抓住“渔”字来猜的结合“歌”字猜一猜生:一位渔翁在钓鱼的时候唱歌师:既然是唱歌,他的心情一定是愉快的,声音也是有节奏的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用一种愉快的声音,再来读:生:渔歌子1)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请你仔仔细细读上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谁来读?生读师:他读对了吗?(对)请你把认为难读的字,再领大家读一读生:西塞山师:注意,塞是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连读两遍注意读出词语的节奏,师范读鲑鱼 箬笠 蓑衣再读箬笠,蓑衣师:请看这是什么(出示图片)箬笠是用竹叶或者竹篾编的帽子蓑衣是用茅草编成的衣服箬笠和蓑衣古时候常用它来避风雨师:生字已经很好了,这首词你能读的更好一起来读师:在古时候,词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有很强的音乐感,读的时候,讲究抑扬顿挫师打节奏读)一起来试试师:最后三个字,把它顿开,再来一遍打着节奏,自己试一试师:谁想来试一下?我们大家一起帮他打节奏我们一起来读2) 师:诗词言情,诗词言志很多时候诗词就是一幅画,现在请你轻轻的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一边听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师配乐读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远处的高山你看到了山的画面,请读出来师: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山?生:我还看到了隐隐约约的山,若隐若现把你的感觉读出来生:我仿佛看到了如梦如幻的山山前有什么?山前的白鹭在快乐的飞翔师:多么宁静的山,读师:白鹭如此悠闲,语速再慢一些,声音再小一些师:都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读着,想着,我仿佛听见了……桃花流水鳜鱼肥……我仿佛听到了鱼儿在水中嬉戏时,尾巴拍打浪花的声音,我仿佛闻到了桃花发出来的幽香。
师:请你试着读出鲑鱼的欢快多么清澈的流水啊请你带着全班同学静看流水,生读师:西塞山烟雨蒙蒙,山前白鹭自由自在的飞翔,桃花红,流水清,鲑鱼游同学们,慢慢欣赏吧,一起读师: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生:宛如仙境师:这正是(出示)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师:是啊,这里美如仙境,美的像一幅画短短的诗词,就可以让我们想象成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一幅画难怪张志和的好朋友,唐代的大书法家颜真卿这样来夸赞他:(出示)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张志和笔下的江南,多美呀其实不只张志和写江南,还有许多写江南的诗词这两首熟悉吗?白居易王安石笔下的江南和张志和有什么不一样?请你读一读,品一品,想一想出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师:想一想,他们笔下的江南有什么不一样?师:白居易的江南主要抓住什么来写?生:(红、绿、蓝)颜色师:白居易的经历当中,江南美景是绚丽多彩的王安石又抓住了什么来写?生:景色 绿师:景色抓住了“绿”字,让我们看到了江南春日绿意融融的景色师:张志和所写的江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师:是的,白居易心中的江南色彩斑斓(生齐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王安石记忆中的江南,绿意盎然(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志和眼前的江南有声有色(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3) 师:继续来读,你还读出了什么画面?生:青箬笠,绿蓑衣 读出了张志和的衣服特别简朴师:你读出了他的穿着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沉浸在斜风细雨中,悠闲自在配乐)师:烟雨蒙蒙,青山绿意桃花流水,沉浸在这样的景色中,让张志和不禁高唱:(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他迎着微微斜风,冒着霏霏细雨,乐而放歌,请女生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一个“斜”字写出来春风的柔,春雨的细,同学们,读的再轻一些,雨下的再小一些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你读出什么心情了?生:自在 愉悦师:是的,此时的渔翁是愉悦舒畅的,可是在整首词中,并没有一个字写到渔翁的心情你是从哪读出来的?生:桃花流水鳜鱼肥感到他很悠闲,在河边看着鱼景色很美生: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说明他悠闲自在师:西塞山的美景,是山前悠闲的白鹭,是粉红的桃花,清澈的流水,是静静的斜风细雨带给我们的是这样的感受所以说古代的诗人往往都是托物言情的,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齐读)一切景语皆情语4)出示《天净沙秋思》师:从这首词描写的景物当中,你又能读出怎样的情感呢?小声的读一读。
这里的景物又传递给我们怎样的心情呢?生:传递出给我们一种凄凉的思乡之情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读出来的生:“枯藤老树昏鸦”有种凄凉的感觉生:“古道西风瘦马”说明他在外面过的非常不好,他非常思念家乡师:这里的景物给你传递出什么样的心情?生:凄凉师:尽管没有学过这首词,但是聪明的你们还是从词中描写的景物读出了情感师:在张志和的心里,没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忧伤,有的只是斜风细雨中静静地垂钓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这里的“归”,是指回到哪里?生:回到家乡师:接下来,让我们结合时代背景,一起去了解张志和“不须归”的情怀请你仔细的读一读这一段话,请你想一想,除了不回家,还是不回到哪?(出示张志和资料)生:不回到官场师:后来朝廷派人四处去寻访张志和,请他回来当官但是张志和却认为: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归,还是不回到哪里?生:不回到朝廷师:此时的词人是不羡神仙羡自由张志和的哥哥特别关心弟弟,所以呢,也赋一首词来劝弟弟回家:《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大哥的心情,和张志和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师:读出不同了吗?从哪一句读出来的?生:狂风浪起且须还师:接下来,我来当大哥,你们来当张志和。
咱们来一次对对读,注意要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人物不同的心情师读: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读: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读:且须还啊生读:不须归呀师:你读出了什么?生:景色非常美生:作者厌倦了官场非常愉悦,怡然自得生:不舍得离开宛如仙境的天堂师:正是这怡人的风光,让词人: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是垂钓的乐趣,让词人: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是那悠闲自在的生活,让词人: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其实,张志和以渔歌子为词牌名,一共连作五首词,这只是其中的一首接下来研读剩下的四首词,如果,让你填,括号里你会填上什么?(出示) 1.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钓车子,橛头船,()在风波不用仙 2.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 3.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著荷衣不叹穷 4.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蒓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宿渔舟不觉寒小组讨论) 1.生填:愉,因为心情快乐。
美,景色很美2. 生填:怕3. 生填:乐4. 生填:夜师:你们真的是了不起,不管填什么,你们真的是读懂了师:在一个月明人静的夜晚,张志和乘一叶扁舟,踏歌而来,那情形真的是:(出示,齐读)乐在风波不用仙师:在江面上往来,在风波里出没,虽然遇到狂风浪急,但依然能够泰然处之,这就是:(齐读)长江白浪不曾忧师:在秋风萧瑟的天气里,他与主人志趣相投,把酒言欢,竟至:(齐读) 醉宿渔舟不觉寒师:雪花飞舞,虽然他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但依然能够笑迎清风,吟赏江雪:(齐读)笑著荷衣不叹穷师:根据颜真卿的记载,张志和钓鱼从来不用鱼饵,这样能钓到鱼吗?那他其实是在?生:是在享受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师:所以岑参的《渔父》当中这样写: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目的不在鱼,而在于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师:同样是渔钓的生活,不同的景物,传递着不同的心情出示图片师:这首诗,知道是哪首吗?生:《小儿垂钓》《江雪》师:在这不同的景物里,又传递这钓鱼人什么样的心情呢?快速的读一读,体会一下蓬头稚子钓起来的是什么?享受到了什么?生:乐趣师:柳宗元呢?生:悲伤,凄凉,寒冷师:蓬头稚子钓起的是满心的快乐和期待,读: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师:柳宗元钓起的是满腔的寒冷与凄清: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张志和钓起的却是:生:乐山乐水乐垂钓,不慕神仙慕自由师:再读一遍,体会一下张志和这样一种垂钓情怀:生:乐山乐水乐垂钓,不慕神仙慕自由事: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像张志和那样,静静的坐着,欣赏着眼前的山水,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面而来,一起读配乐读全词)师:在这首词里,含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后人写文章的时候,经常用到,你猜猜是哪一句?生:桃花流水鳜鱼肥师:当你看到清澈的流水,看到流水当中欢快的鱼儿,你就会想到:生:桃花流水鳜鱼肥师:还可能是哪一句?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师:走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你就会想到这一句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如果你在雨中漫步,朋友劝你回家,你会用哪句回答他?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如果说,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你可以用哪一句来劝自己: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看来,斜风细雨不仅仅指自然届的斜风细雨,还指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困难同学们,到底流传哪一句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词还会千古流传下去,在我们同学当中流传下去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三山岛街道西由小学 毕英姿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