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差异.doc
4页关于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差异[摘 要]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导入,重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真正实现学习语言的目的—交际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日常交际和学习中所突显出的中西文化差异,阐述了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交际语言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一、引言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称语言和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衡量一个人的语言水平不仅仅取决于他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取决于他对该语言相关文化的了解程度二、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1.称谓中文对人的称呼,姓在前名在后,而英文则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他们一般把 Mr,Mrs,Miss 和 Ms 放在姓前称呼别人但彼此不相识的人互相称呼时,男性广泛地使用 Sir,女士使用 Madam 或 Miss另外,如Professor,Doctor,Nurse、Captain,President 等头衔也可以放在姓前使用同时,这几个头衔也可以单独使用,例如:Doctor, please give me a hand; 但 Teacher、Master 在英语中却不能这样使用,不能说“Good morning ,teacher(Chen).”而应说“Good morning,Mr/Mrs/Miss Chen.”对亲属的称呼,英语文化要求名副其实,不像中国文化那样主张尊老、讲辈分。
他们称呼上一辈直系亲属的词有 uncle 和 aunt,同辈的只有 cousin侄子不仅可以直呼叔叔,阿姨之名,有时连父母之大号也是随心所欲地呼之无碍此外,这类带亲属关系的称呼方式只限亲属之间,亲属之外一概以姓名相称英语中还有特殊的招呼语:listen,come,here,look,say,hey 等,如:Here,Let me have a try.2.打招呼熟人之间见面时,都要打一声招呼,这是人们相互交往的礼貌原则但如何打招呼,不同国家和地区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的招呼方式 (《中国教师》 《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代写代发核心、国家级、省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权威网站可查!!!课题课件均可操作 咨询企鹅:242-32-352-80)在正式场合下,中国人见面相互问“您好” ,而英语人相互问“How do you do!” ,在这一点上,二者基本相同,这主要是因为汉文化的“您好” 是从英语文化泊来的而在非正式场合,中国人相见时常问“吃(过)饭了没有?”/“您上哪儿去?”/“上班呀?” 而西方人则说:A:How are you (doing)? B:Fine,thank you. And you?或:A: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B: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另外,初次见面在关系不十分密切的情况下,不宜问个人年龄、婚姻、收入、体重、宗教信仰等情况,因为英美国家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
否则,会产生误会,乃至不欢而散3.介绍人们之间的交往离不开介绍一般情况下介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介绍,一种是介绍他人无论那种介绍,中英文化之间的差距都较大自我介绍方面,中国人以“自谦”为美德,而西方人则力求尽可能地将个人好的素质及优秀面展现出来,实事求是,以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获得赏识在介绍他人时,中西方人基本相同,都尽量拣被介绍者好的东西来讲但在介绍方式上则略有不同中国文化重视尊老,一般是将年长者、位高者介绍给年轻者、位卑者;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如果是同辈,且又有男有女,中国人习惯按年龄大小去介绍,而西方人一般是将男方先介绍给女方介绍完后,一般都要握手握手时,中西方文化都要求年轻者、位卑者等候年老者、位高者先伸出手来男女之间,男方应等女方先伸出手来握手时,如果戴手套,要先摘除手套西方要求手不要握得太紧太长,但中国人握手握得越紧越长,甚至双方同握,则更显得热情和亲切另外,对方没有握手的表示,则微微点头,以示礼貌4.谈论天气 中国人怕饿,见面不离吃饭事英国人怕雨,见面无不谈天气英国人在见面谈天气,这是有其原因的首先,英国是欧洲西北角的一个岛国,西面是大西洋,东面是北海,这就使得英伦三岛的气候变化多端。
所以人们一见面总是谈论天气变化情况其次,英国人性格上趋于保守,他们不善于同别人谈论个人的隐私,而谈论天气就是一种很好的回避方式真所谓人人见面谈天气,意在天气外具体会话中,一般先用“Hello”或“Hi”打一声招呼,再开始谈话比较好如果一见面就说上一句“Lovely day,isn’t it?”就显得太僵硬和突兀了从天气过渡到其他话题时也要自然,必须根据当时的情况把握好时机,掌握好分寸,既要大方,又要得体5.称赞(夸奖)在中国文化中, “谦虚”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美德日常生活中对待别人的称赞与表扬时,总是要谦虚地说上两句“哪里,哪里 !”或 “不行,我不行” 而西方文化则崇尚称赞与夸奖,他们把称赞与夸奖看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正如莎士比亚所说:“Our praise are our wages.” 所以,当一个人得到另一个人的称赞时,通常的反应是感谢我们必须要知道,赞扬一个人的衣着及其外表,是英美人士的口边话题你勉强能几句英语,对方就会说“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你送给对方一件小礼物,对方肯定会说“It's beautiful ,I like it very much.” 。
这时,语言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大大超过了语言本身固有的信息了解这一点,在听到对方的赞语后,就不会手足无措,慌不择言地回答“No,no.” ,而是大大方方的回答“Thank you.”了6.告辞(别)一般来说,中国人告别比较注意两点:一是表殷情客人要走了,主人总是要一再挽留,说“时间还早哇” , “再坐会儿,凡正回去也没事”等等二是表关心客人真的要走了,主人要起身相送,一直送到门口,嘴里还不断地唠叨着:“慢走哇” , “路上小心呀”!英语国家文化在告别时奉行的是主随客便,强调的是尊重对方客人要走,表明客人来访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对方提出要走,就要尊重别人的意愿即使主人有事想留一下客人,也是以征求对方的意见的方式提出,不会刻意挽留告别时就只一句“Good bye.” 当然出于礼貌,还是要说上两句客套话:“ Thank you for coming.”或“Nice to see you again.” 参考文献:1.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2.李杰, 《英美交际与英语会话》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刘寿芳,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探讨” ,英语周报,2003,第 33 期4.张丽娜, “关注文化差异,提高交际能力” ,英语周报,2000,第 32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