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原文及翻译.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9444332
  • 上传时间:2022-02-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4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原文及翻译 飞飞的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原文及翻译 武昌九曲亭记 苏 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陁②扩散,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藏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改变,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缺乏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行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④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解释】①子瞻:苏轼的字苏辙是其弟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②陁(tuó):山冈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④洒然:惊异的样子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庐:结庐,居住 B.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效:验证,证明 C.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委:归,付 D.斥其所据,亭得以广斥:开拓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知其久也其皆出于此乎 B.而姑寓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C.缺乏以席来宾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相携徜徉而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3分〕 A.扫叶席草B.子瞻杖策载酒 C.闻子瞻至,幅巾迎笑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4.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3分〕 A.①陂阤扩散,涧谷深密②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B.①依山临壑,隐藏松枥②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 C.①风止日出,江水伏息②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D.①风云改变,林麓向背②穷山之深,力极而息 5.以下对原文的表达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瞻在齐安住了三年,常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伴侣快乐自由地游玩,相互娱乐,伴侣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

      B.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欢乐之情 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状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 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呈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 6.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第一自然段的划线句断句4分)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3分) ②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分) 参考答案 1.B〔效:呈现〕 2.D〔A代词,三年时间/表示揣测,也许;B兼词,于之/形容词词尾;C用来/因〕 3.B〔A名作意动 C名作动 D名作状〕 4.B〔A项中“幅巾迎笑……是写“山中二三子”的行为,非苏轼之乐C项中“风止日出……”写的是出游的时间与情状,非武昌“萧然绝俗”的景象。

      D项中的“风云改变……”写的是西山平地宜于游者观景,亦非武昌“萧然绝俗”的景象〕 5.A(“伴侣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的说法与原意不符,原文是说苏轼到齐安三年也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6.〔1〕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总分 4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2〕①“这也许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3分〕②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欢乐的缘由〔3分〕 【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没有知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锦不断,山谷幽深安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藏在茂密的松树枥树丛中,孤独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脚印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乐 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由地拾级而上,始终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水停下休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相互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遗忘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

      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略微丰坦的地方,游览者肯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视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改变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特别狭小,不能够坐下很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成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拨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整理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伴侣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也许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开心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然自由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宠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欢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惊讶,自我嘲讽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予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欢乐的缘由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原文及翻译】 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