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苏湾镇黄山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7页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苏湾镇黄山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顺序结构、流程结构、循环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流程结构 .流程结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参考答案:A略2. 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略3. 点分别是曲线和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A.1 B. 2 C. 3 D. 4参考答案:A略4. 如图,平行六面体中,与的交点为.设,则下列向量中与相等的向量是( )A. B.C. D. 参考答案:A5. 已知双曲线C的焦点、顶点分别恰好是椭圆+=1的长轴端点、焦点,则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A.4x±3y=0 B.3x±4y=0 C.4x±5y=0 D.5x±4y=0参考答案:A略8. 一只小蜜蜂在一个棱长为30的正方体玻璃容器内随意地飞行,若蜜蜂在飞行过程中与正方体玻璃容器6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面的距离不大于10,则就有可能撞到玻璃上而不安全,若始终保持与正方体玻璃容器6个表面的距离均大于10,则飞行是安全的. 假设蜜蜂在正方体玻璃容器内飞行到每一位置的可能性相同,那么蜜蜂飞行是安全的概率是( ) A. B. C. D.参考答案:C7. 已知实数,实数,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一象限的概率为( )A. B. C. D.参考答案:A8.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命题“若x2+y2=0,则x=y=0”的逆否命题为“若x,y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则x2+y2≠0”B.若命题,则¬p:?x∈R,x2﹣x+1>0C.△ABC中,sinA>sinB是A>B的充要条件D.若向量,满足?<0,则与的夹角为钝角参考答案:D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综合题.分析:A.我们知道:命题“若p,则q”的逆否命题是“若¬q,则¬p”,同时注意“x=y=0”的否定是“x,y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据此可以判断出A的真假.B.依据“命题:?x0∈R,结论p成立”,则¬p为:“?x∈R,结论p的反面成立”,可以判断出B的真假.C.由于,因此在△ABC中,sinA>sinB?>0?A>B.由此可以判断出C是否正确.D.由向量,可得的夹角,可以判断出D是否正确.解答:解:A.依据命题“若p,则q”的逆否命题是“若¬q,则¬p”,可知:命题“若x2+y2=0,则x=y=0”的逆否命题为“若x,y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则x2+y2≠0”.可判断出A正确.B.依据命题的否定法则:“命题:?x0∈R,﹣x0+1≤0”的否定应是“?x∈R,x2﹣x+1>0”,故B是真命题.C.由于,在△ABC中,∵0<A+B<π,∴0,∴,又0<B<A<π,∴0<A﹣B<π,∴,∴.据以上可知:在△ABC中,sinA>sinB?>0?A>B.故在△ABC中,sinA>sinB是A>B的充要条件.因此C正确.D.由向量,∴,∴的夹角,∴向量与的夹角不一定是钝角,亦可以为平角π,∴可以判断出D是错误的.故答案是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命题的否定、三角形中的角大小与其相应的正弦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向量的夹角,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有关基础知识.9.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常见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单调性依次分析选项中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综合即可得答案.【详解】对于A,,是偶函数,在不是增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B,,,是偶函数,在是减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C,,其定义域为,不是偶函数,不符合题意;对于D,,是偶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判断,注意常见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属于基础题.10. 观察(x2)'=2x,(x4)'=4x3,(cosx)'= -sinx,由归纳推理可得: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记g(x)为f(x)的导函数,则g(-x)等于( )A.f(x) B.-f(x) C.g(x) D.-g(x)参考答案:D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设直线nx+(n+1)y=(n∈N*)与两坐标轴围城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n,则S1+S2+S3+…+S2016的值为 .参考答案:【考点】定积分在求面积中的应用.【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转化法;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先化为截距式方程,分别求出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根据三角的面积公式得到Sn==﹣,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直线nx+(n+1)y=,∴y=﹣x+,∴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为(0,),(,0),∴Sn=××==﹣,∴S1+S2+S3+…+S2016=1﹣+﹣+…+﹣=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求和方法:裂项相消法.要求会求一次函数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熟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记住: =﹣(n为自然数)是解题的关键.12. 已知点A(0,﹣1),B(3,0),C(1,2),平面区域P是由所有满足=λ+μ(2<λ≤m,2<μ≤n)的点M组成的区域,若区域P的面积为6,则m+n的最小值为 .参考答案:4+【考点】9H: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分析】设M(x,y),作出M点所在的平面区域,根据面积得出关于m,n的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便可得出m+n的最小值.【解答】解:设M(x,y),,;∴,;令,以AE,AF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ENF,令,以AP,AQ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PGQ;∵;∴符合条件的M组成的区域是平行四边形NIGH,如图所示;∴;∴;∵;∴;∴3≤(m+n﹣4)2;∴;∴m+n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4+.13. 已知是△的外心,且,,是线段上任一点(不含端点),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 . 参考答案:2略14. 函数f(x)=x3+sinx,(﹣1<x<1),若f(x2)+f(﹣x)>0,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0)【考点】3N: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函数f(x)为奇函数且在(﹣1,1)上增函数,由此可以将f(x2)+f(﹣x)>0转化为,解可得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函数f(x)=x3+sinx,f(﹣x)=(﹣x)3+sin(﹣x)=﹣(x3+sinx)=﹣f(x),故函数f(x)为奇函数,其导数f′(x)=3x2+cosx,又由﹣1<x<1,则有f′(x)=3x2+cosx≥0,故函数f(x)为增函数,f(x2)+f(﹣x)>0?f(x2)>﹣f(﹣x)?f(x2)>f(x)?,解可得:﹣1<x<0,即x的取值范围是(﹣1,0);故答案为:(﹣1,0)15. 已知为一次函数,且,则=______.参考答案:16. 如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给出下列命题:①-2是函数的极值点;②1是函数的极值点;③在处切线的斜率小于零;④在区间(-2,2)上单调递增.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参考答案:①④【分析】根据导函数的图象和极值点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对四个命题逐一判断.【详解】命题①:通过导函数的图象可以知道,当时,,所以函数单调递减,当时,,所以函数单调递增,故-2是函数的极值点,故本命题是真命题;命题②:通过导函数的图象可以知道,当时,,所以函数单调递增,当时,,所以函数单调递增,故1不是函数的极值点,故本命题是假命题;命题③:由图象可知,所以在处切线的斜率大于零,故本命题是假命题;命题④:由图象可知当时,,所以函数单调递增,故本命题是真命题,故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④.17. 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底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若为底面的中心,则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参考答案: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且.证明:(Ⅰ);(Ⅱ).参考答案:(Ⅰ)详见解析;(Ⅱ)详见解析.【分析】(Ⅰ)根据均值不等式可以证明;(Ⅱ)根据均值不等式和已知条件的灵活应用可以证明.【详解】证明Ⅰ,b,,且,,,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证明,均值不等式是常用工具,侧重考查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19.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矩形,平面PAB⊥平面ABCD,E是PA的中点,且PA=PB=AB=4,.(Ⅰ)求证:PC∥平面EBD;(Ⅱ) 求三棱锥A﹣PBD的体积.参考答案:【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分析】(Ⅰ)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EO,则PC∥EO,由此能证明PC∥平面EBD.(Ⅱ)取AB中点H,连接PH,由V三棱锥A﹣PBD=V三棱锥P﹣ABD,能求出三棱锥A﹣PBD的体积.【解答】证明:(Ⅰ)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EO,则O是AC的中点.又∵E是PA的中点,∴EO是△PAC的中位线,∴PC∥EO,又∵EO?平面EBD,PC?平面EBD,∴PC∥平面EBD.解:(Ⅱ)取AB中点H,连接PH,由PA=PB得PH⊥AB,又∵平面PAB⊥平面ABCD,且平面PAB∩平面ABCD=AB,∴PH⊥平面ABCD.∵△PAB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又∵=,∴V三棱锥A﹣PBD=V三棱锥P﹣ABD=.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x=l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其中.(I)m与n的关系式;(II)求的单调区间;(Ⅲ)当时,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的斜率恒大于3m,求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因为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所以---------------------------------------------------------2分即---------------------------------------------------------------------3分(2),---------------------4分∵∴--------------------------------------------------------------------5分∴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9分(3)由题意得:,在时恒成立令∴ 解得:---------------------------12分2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a>0),过点的直线l的参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