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净沙思2课件.ppt

1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88575849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40.50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净沙 秋思秋思马致远 看,我就是元曲看,我就是元曲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式, ,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每首能独立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每首能独立, ,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文字, ,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一个名称, ,叫曲牌叫曲牌, ,表示不同的谱式表示不同的谱式, ,规定着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曲调, ,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 ,即一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首小令一个曲牌, ,但也有例外的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文体知文体知识 散曲:元代新诗体,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套数两大类。

      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代表作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天净沙 秋思》就是一首散曲,是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作者介作者介绍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大都(今北京)人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著名散曲家一一生生写写了了120120多多首首散散曲曲, ,被被时时人人美美誉誉为为“曲曲状状元元”其其中中《《秋秋思思》》堪堪称称“叹叹世世”之之作作中中的的代代表表被称为“秋思之祖”更更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晚年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 课文解读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1.这首散曲哪些词语可以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课文研习 正面:正面:侧面:侧面: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对对比比手手法法 诗的写作手法诗的写作手法描写描写抒情抒情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第一层:写景——作者用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第二层:揭题——“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悲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3.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2.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和无穷的乡愁 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  马致远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烘烘托托思思乡乡苍凉苍凉荒凉荒凉恬静恬静游子游子思乡思乡图图写写 景景抒抒 情情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断肠断肠对对比比反反衬衬   《《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是咏景名篇是咏景名篇 这这首首曲曲最最大大特特色色是是借借景景抒抒情情、、寓寓情情于于景景作作者者借借秋秋天天苍苍凉凉迟迟暮暮的的自自然然景景物物,,巧巧妙地传送出天涯游子寂寞愁苦的情思。

      妙地传送出天涯游子寂寞愁苦的情思 这首首曲曲的的主主旨旨句句::夕夕阳阳西西下下,,断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心目中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心目中的“秋思秋思”拓拓 展展 训训 练练 扩展延伸  天净沙· 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共同特点: •  体裁相同(小令),描写的都是秋景,头两句每两个字都是一种独立事物,表现的情感相同(悲凉,萧瑟) •  不同点: •  马致远的“秋思”不仅写景还写人,突出了“思”,在末尾两句时白朴写的较为平淡 •  突出显现了游子之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