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析毛泽东早期的体育思想.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9667339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1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探析毛泽东早期的体育思想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受到杨昌济与陈独秀的影响,将体育和富国强兵联系起来,视体育为改变国贫民弱的有效手段他认为中国若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先富国强兵,而富国强兵的首要前提是民族体魄的强健同时他还提倡教育应德、智、体三育并重,使体育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的形成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在两千多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里,中国社会都崇文抑武近代中国在政治、社会、经济、生活等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加上国人一向不注意体育教育和鸦片的肆意泛滥,身体素质更是日趋孱弱,被外国人讥笑为“东亚病夫”为了富国强民,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主张引进西学,而近代体育也随着西学东渐的过程传入中国中国人向来崇尚以静制动、以和为贵,因此近代体育初进入中国时,被国人认为太过暴力,有失体面但随着曾经的天朝在政治、军事上的接连失败,尤其是甲午战争,中国竟然惨败于日本这个曾经的学生手中,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远远高于以往历次战败除了愤怒、沮丧,民众也开始反省,认识到中国已今非昔比,必须要变法图强,在技术和制度,尤其是思想上要有所转变,才能再次中兴。

      1895年,清末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在一篇名为《原强》的文章中认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才是救国的根本方法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梁启超也认为,尚武精神是成为新民目标的主要成分与新民途径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今日中国第一要务这些有识之士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身体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决定着国家是否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尚武主义思潮很快盛行起来,而体育也逐渐成为军国民主义、尚武精神的一种代表清末一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启蒙运动波澜壮阔地展开,体育也由此日渐兴盛毛泽东出生于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年幼时体弱多病,而两个哥哥被病魔夺去生命的痛苦事实使他在少年时便明白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诸如游泳、爬山之类的体育活动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第四师范,次年又被并到第一师范第八班也就是在这时,毛泽东认识了对其一生影响巨大的恩师杨昌济杨昌济当时刚留学回国不久,在湖南第一师范教授修身课,又于1915年教授哲学理论在众多的学生中,毛泽东以其非凡出众的领导才能很快令杨昌济刮目相看,认为其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杨昌济也以高尚正直的人格魅力、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赢得了毛泽东的衷心敬佩。

      毛泽东曾称其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杨昌济对于体育十分重视,在其著作《教育学讲义》中便阐述了当时德、智、体三育不够并重的教育弊端,主张应三育并重,并格外重视体育的作用,将体育视为教育上之养护同时,他也敏锐地发现学校教育钟点太多,负担太重,以致对儿童的身体伤害很大这些主张对于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1915年时,另一位对毛泽东影响重大、被其称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老师的陈独秀等主编的《新青年》创刊,并很快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革命杂志经过杨昌济的推荐,毛泽东也成为其忠实读者同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今日之教育方针》的重要文章,并以较大的篇幅讨论了中华民族的体格培养和体育价值陈独秀认为: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其他或仅保兽性,或独尊人性而兽性全失,是皆堕落衰弱之民这段关于兽性主义的主张对于毛泽东有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两位重要人物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1]1年仅24岁的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体育之研究》,并由杨昌济大力推荐给《新青年》主编陈独秀这篇在我国现代体育初期发展中极具代表意义的论文于1917年4月,发表在了《新青年》第三卷2号上,这也是毛泽东最早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

      二、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体育之研究》在《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敏锐地指出体育的根本价值是动以营生,此浅言也;动以卫国,此大言也他认为体育的本质是强身健体体育的功效是强筋骨,通过勤于锻炼增强筋骨,同时达到体质由弱至强的转变,以达到身和心的同时健康体育的真义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毛泽东将体育和富国强兵联系起来,将体育视为改变国贫民弱的有效手段他认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根本原因是提倡者不得其本将不好运动的原因大体归纳为无自觉心、积习难返、提倡不力、认为运动羞耻又指出强身健体和意志力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只有身心都舒适,才是最好的毛泽东认为中国若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先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首要前提是民族体魄的强健,只有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才能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拥有强大的军队,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还对陈独秀的兽性主义有了进一步发挥他认识到国家的强盛以国民的体质为关键,否则无法抵挡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更无法建设一个富国强民的国家这时期的毛泽东,早已将体育同健身、强民、富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同时,毛泽东也承袭了杨昌济三育并重的观念,认为无体就是没有德智,将体育放在与德育、智育并重的位置。

      提出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应将注重身体发育放在首要位置,而增进知识和养成道德次之到中学及中学以上,就要德智体三育并重毛泽东认为体育对国人而言实际占第一的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2]22三育并重这一思想使体育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的实践早期的毛泽东视杨昌济为导师和榜样,除了其人品、学识、体育等思想方面,杨昌济坚持体育健身的行动也对毛泽东影响很大尤其是冷水浴,毛泽东曾经无论寒暑,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三年多,并认为对身体的健康、对猛烈无畏的精神培养都极有好处除此之外,毛泽东最钟爱的体育项目是游泳,他少年时就在家乡的池塘里学会游泳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除了勤奋钻研学业,也常常与伙伴相约去湘江游泳,湘江俨然成为他及伙伴的天然锻炼场所1917年毛泽东担任第一师范学生会主席期间,还倡导成立了游泳部毛泽东是游泳队中的佼佼者,他的水性极好,踩水堪称一绝,不仅能长时间潜水,还能静止地立在水中一动不动,或是在水中闭目休息,甚至能躺在水中吸烟毛泽东体能极好,即使是湘江涨水,江面极宽时也能从容地横渡来回寒冬时节江水刺骨,他依然毫无惧色地跃入水中畅游,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这段日子给毛泽东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回忆,他后来曾写下“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著名诗篇战争年代,由于环境和时间的制约,毛泽东极少有机会游泳但在建国后,毛泽东又开始在江河大海中畅游他时常在北戴河中体验征服大海的豪情1955年,他再次历时一个多小时横渡湘江1956年,他在武汉历时两个多小时横渡长江,总计游了约26公里,几天之后又先后两次横渡长江脍炙人口的诗篇“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便是出自这一年毛泽东曾13次横渡长江,最后一次已是73岁高龄,可见他体魄之强健毛泽东的另一项终生爱好是登山长沙有座著名的岳麓山,虽然山并不高,却以林壑清幽、峰峦叠翠闻名为锻炼身体,毛泽东常和同学蔡和森、罗学瓒等攀登岳麓山,流连于山上的爱晚亭等处,读书谈天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井冈山上建立了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在反围剿中于湘、赣、闽、粤等山区转战,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这一切对毛泽东来说不过是万水千山只等闲另外,在湖南求学时,毛泽东就注意到乒乓球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都较简单,是最易开展的体育项目之一因此在其任学生会主席期间,就给各班配备了乒乓球台,使这项运动在学校得到了极大的普及。

      延安时期条件艰苦,物资匮乏,毛泽东就利用自制的简陋乒乓板继续从事这项体育锻炼[3]16毛泽东对于乒乓球的重视,使新中国的乒乓球项目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还利用乒乓外交成功推动了中美建交,成为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参考文献[1]李力研.毛泽东与他的“豪杰”体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2(2).[2]刘玉燕,刘玉娥.体育本质的再认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4).[3]宋毅锦.毛泽东的体育情结[J].党史纵横,2008(6).★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