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府衙考察报告.doc
16页南阳理工学院考察报告系 别: 艺术系专 业: 环艺设计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 南阳一、 考察主题积累知识,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了解祖国文化传统丰富自己的见闻,开阔视野,将古代文化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二、 概述(一) 调查目的总体了解古代文化与建筑,归纳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时间:2011.3.17地点:南阳对象:南阳府衙调查要点:府衙的文化艺术范围:府衙各个景点(三) 调查研究的方法从府衙各个景点和古代文化入手,深刻的分析与探索三、正文考察期间我去了南阳府衙,让我记忆优新这是我见过保存最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府衙,可以看出这座府衙魅力无穷呀南阳府衙,坐落于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 1271 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历史时期,共历199 任知府现存房屋 100 余间,南北长 2400,东西宽 150 米,面积 36000 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 阳 府 署 左 北 向 南 , 经 明 、 清 两 代 不 断 修 葺 扩 建 , 至 清 光绪 末 年 , 规 模 宏 大 。
主 体 建 筑 依 次 排 在 一 条 中 轴 线 上 , 均 为 硬 山式 砖 木 结 构 两 侧 房 舍 、 院 落 分 布 有 序 , 布 局 严 谨 署 前 为 照 壁 ,北 为 大 门 , 左 右 列 榜 房 , 门 前 东 为 召 父 房 , 西 为 杜 母 坊 , 还 有 谯楼 和 石 狮 一 对 大 门 北 为 仪 门 , 两 侧 为 公 廨 , 外 有 东 西 牌 坊 两 座 ,分 别 与 仪 门 两 侧 门 相 对 应 再 北 为 大 堂 , 沿 明 旧 额 曰 “公 廉 ”,即 公 正 廉 洁 之 意 堂 前 竖 戒 石 坊 , 正 面 额 书 “公 生 明 ”, 两 侧 书“尔 俸 尔 禄 , 民 膏 民 脂 ; 下 民 易 虐 , 上 天 难 欺 ”( 即 《 戒 石 铭 》原 文 ) 堂 左 右 为 承 发 司 、 永 平 库 , 堂 前 至 仪 门 , 两 侧 各 建 排 房十 间 , 为 各 执 事 房 , 即 书 吏 六 曹 房 , 还 有 东 西 二 公 廨 大 堂 后 为寅 恭 门 , 门 后 为 二 堂 , 明 代 额 曰 “燕 思 ”, 后 曰 “思 补 堂 ”, 清末 改 曰 “退 思 堂 ”, 均 取 退 而 思 过 之 意 。
二 堂 之 后 有 暖 阁 ( 穿 阁 ), 经 穿 阁 即 入 内 宅 ( 府 庭 ) , 内 宅 为 一 四 合 院 , 由 宅 门 及 左 右 门房 、 左 右 廊 房 和 后 堂 ( 三 堂 ) 组 成 , 俗 称 上 房 院 宅 门 及 门 房 两侧 为 吏 舍 , 但 在 上 房 院 外 后 堂 规 模 与 大 堂 相 仿 , 是 知 府 接 待 上级 官 员 和 商 讨 重 要 政 事 的 地 方 后 堂 东 有 偏 院 , 为 知 府 眷 属 住 所 其 东 南 ( 在 二 堂 之 东 偏 南 ) 为 “虚 白 轩 ”; 北 折 而 东 植 桃 李 数 十株 , 有 舍 曰 “桃 李 馆 ” 后 堂 西 南 ( 在 二 堂 西 ) 有 花 厅 , 厅 之 北宇 曰 “师 竹 轩 ”, 为 知 府 鉴 判 之 所 , 即 签 署 公 文 、 案 卷 和 日 常 办公 的 地 方 , 取 虚 心 治 理 之 间 , 故 名 转 西 为 “爱 日 堂 ”, 光 绪 二十 五 年 ( 1899 年 ) , 于 堂 前 凿 池 植 莲 , 并 架 虹 桥 于 其 上 , 以 通“对 月 轩 ”, 取 净 直 不 染 之 意 , 加 制 匾 曰 “爱 莲 ”, 旁 砌 假 山 ,为 政 余 憩 息 之 所 。
后 堂 北 为 “槐 荫 静 舍 ”, 舍 后 隙 地 为 菊 圃 , 每年 重 阳 可 养 千 余 盆 菊 花 ; 堂 之 西 南 辟 菜 圃 , 引 泉 水 以 灌 之 , 曰“芳 畹 ” 后 堂 再 北 为 后 府 , 西 半 部 为 马 号 , 东 部 有 侧 院 , 内 有“桂 香 室 ”, 室 后 为 团 练 宾 兴 馆 最 北 部 为 操 场 , 原 是 训 练 团 勇的 地 方 , 民 国 25 年 ( 1936 年 ) , 督 察 专 员 公 署 在 这 里 举 办 第 一界 武 术 大 会 南阳府衙至今流传着文化的蕴意,我从几个景点开始说起吧景点:照壁 大门 仪门 大堂 寅恭门 二堂院落 官邸宅门 三堂院落 后院 大堂楹联当我到南阳府衙时,第一感觉是这个大门是多么的宏伟啊!大门距照壁 22 米,面宽五间 12.5 米,进深二间 7 米,大门安在中柱上大门是府衙的出入口,也是府衙建筑等次的象征南阳府衙大门采用硬山式建筑,三间五架,屋面筒瓦,脊饰吻兽,檐用异形替木,这恰如中国山水画长卷之首,品次与风格,尽可窥见此外,历史的联想和各种含义也成为突出府衙标志的重要手段,如大门冤鼓、木笼,大门的匾额、楹联,无不告诉你一个信息,一座古代衙署的宏大规模将要展现在你的面前。
照壁,谷称“影壁”,通常有一安形和八字形,是古代官署衙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影壁”二字由“隐避”二字变化字来,在门内为“隐”,在门外为“避”,后来统称为“影避”南阳知府衙门照呈八字形,青灰砖砌成,宽 22.5 米,高 4.89 米,两端撞头外各为八字短墙,长 2.26 米照壁下砌须弥座,背面青砖上有“南阳府城”、“南阳府”砖铭古建筑照壁的出现,反映了封建时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在建筑环境上起到了屏蔽作用,在建筑气氛上起到了庄重、森严、神秘和至高无上的效果另外,照壁还具有一种极其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服务于统治阶级,“整治吏治,警戒官员”走进大堂时感觉到一股正气流向全身,很微妙的感觉府衙大堂高峻威严,气势宏大该大堂重建于清顺治五至八年(公元1648-1651 年),虽经后世几次修缮,柱檀梁枋更换无几,保持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手法府衙大堂由大堂及其前部卷棚两部分构成,座落在高 1.2 米的青石基之上,设三级踏步,其前又有堂前月台,再三级踏步,大堂面阔五间 26.85 米,通进深(带卷棚)三间 16.20 米,大堂主体为典型的清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其中明间减掉前排金柱)硬山建筑檐用斗拱,堂内砌上露明做法,显示了府衙大堂规格之高,威仪之严。
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曰桓门宋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明清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明会典.官员礼》记载:凡新官到任之日,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之风府治喜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或举行重大祭祀典礼活动时,也要大开仪门寅恭门为府衙第三道门,也是二堂之门户,寅恭门意为恭恭敬敬迎接宾客的大门,实际上也是一种礼仪之门,有些地方衙门堂前可以不做此门,而直接于大堂屏风后设屏门南阳府衙寅恭门距大堂 3.15 米,通面阔五间 18.65 米,通进深带前轩后廊三间 9.03 米,单檐五檀硬山建筑,前轩为卷棚结构,顶部宝瓶承托梁枋子,上撑罗锅橡,也是一种典型的江南轩式做法,根据寅恭门脊枋墨书题记(“ 道光二十七年岁丁未荷月上浣” )可知,寅恭门当为清代知府顾嘉衡主持重修,距今已有 150 余年历史,从其檐柱额枋上斑斑驳驳的青碧彩绘中,可以读出这座古代衙署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南阳府衙二堂仅次于大堂,其面阔比大堂少 2 米,但进深又比大堂多 1.8 米,因此,高度更显深邃,整体建筑别具凝重之庄严气氛,而于大堂突出高峻、威严之形象略有不同。
同时,由于二堂内金柱进顶五架梁,而天棚又高设于五架梁间,因此,二堂室内空间显得高大宽敞,突出了府衙二堂特有的环境气势,显示了衙署建筑刻意创造威势氛围的文化底蕴 官邸宅门是三架梁带前后单步梁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建筑面积 209.68 平方米二堂前后檐皆用翼形拱,内檐天花装修与其左右配房、两侧过厅及前部寅恭门皆以券门廊道相连二堂又称思补堂,有深思熟虚,助其不足之意,是知府处理一般公务的地方穿过过门,即为三堂院落,其中三堂两侧两座配房与厢房构成东西偏院,另外有东西跨院,廊房,整个院落较前各建筑豪华壮丽府衙三堂距 邱大门 19.95 米,面阔五间 18.88 米,通进深 11.21 米,两踏步,登堂入室由于三堂在作法上为清式七架梁带前后单步梁硬山建筑,整体给我以 商敞轩昂,宏丽精致之感,加上扇上的棱形雕刻图案,柱,檀,枋,拱彩漆若隐若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歌舞升平,也可以想象繁华落尽,扶 柱留连,不由人思绪万千 三堂,也称官邸,匾“ 燕思” ,是知府大人处理内务的地方,风设接待室,书房,更衣室,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 议机密事件,处理隐私案件,常在这里进行既是内宅,自然也是符台长官燕居憩息之所根据古代型制,衙署建筑都要遵循前堂后寝的格局 ,府衙三堂东次间辟为办理公务的场所,即内签押房,东稍部则设置罩子木床一张,供知府休息之用,西侧两间则辟为知府书房,室内结构工 整,装修精细,摆设考究,古色古香的书架,宽大的书桌,雕刻精细的博古架,墙上悬挂的名人字画,都显得文雅大方。
后院西有池水,东有又叠山,整个园中假山耸峙,绿水穿绕,亭榭掩映,花香鸟语,春季花草繁盛,秋季硕果 飘香,令人赏心悦目,靠东侧偏院之后又别植竹园一处,翠竹扶疏,清静雅致,颇有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之匠心意蕴 府花园东北隅有知府宅,是一组典型的清式四合院建筑,正房向南,厢房外东西两侧,倒座与正房遥遥相对院子由这四组建筑围合而成,辅以院墙,形成对外封闭、对内开放、轴线明确、左右对称、布局合理的四合院居住形态这种四合院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居住条件,灵活的空间组织,为居者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场所大堂楹联更是让我感觉到柱子上的楹联写的是妙笔生花眼镜呆呆的看着上面的字,说明古代的文化更是要我们学习的地方真的是感触良多啊!三、 结论府衙是我们从古代遗留下的文化遗产,南阳府衙只是其中的一座,很有历史价值,也是古代文化艺术,所以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对比南 阳 知 府 衙 门 布 局 严 谨 、 规 模 宏 大 、 气 势 雄 伟 , 是 秦 始 皇设 置 郡 县 制 以 来 , 留 下 的 一 个 完 整 的 郡 级 实 物 标 本 现 存 建 筑 就是 一 座 历 史 档 案 馆 , 它 既 是 北 京 故 宫 的 缩 影 , 又 是 南 阳 历 史 文 化名 城 的 象 征 , 具 有 较 高 的 历 史 、 艺 术 、 科 学 和 文 化 价 值 。
知 府 衙门 是 南 阳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的 一 颗 明 珠 , 闪 射 出 灿 烂 的 光 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