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法基本原理.ppt
27页第三章 行政法基本原理•第一节 行政、行政行为、行政法律关系•第二节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第三节 行政法的法源•第四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行政、行政行为、行政法律关 系•一、行政与公行政•1、关于行政的几种学说•(1)国家意志执行说 •(2)目的实现说•(3)除外说 •(4)行政的广义与狭义说 •2、行政的含义 :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管 理活动 •行政虽然主要指国家行政,但也包括非国家 行政 •行政有公行政和私行政之分,公行政又有国 家行政与非国家行政之分作为行政法学研 究对象的行政是公行政,主要是国家行政 •二、行政行为•(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主体在职权行使过程中所作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行为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1、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2、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 3、 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4、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5、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6、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三、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据行政法律规范同被管理者 之间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 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 范预先规定•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 上有其特殊性•4、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 性特点:(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 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 、行为和精神财富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指行政法律关系 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第二节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行政法的概念:即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 规范系统一)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1、行政管理关系: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 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各种关系 • 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指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在 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 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救济关系: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 到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 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 ,作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予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 生的各种关系。
•4、内部行政关系: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 关系 (二)行政法是控制与规范行政 权的法 •为什么要对行政权加以控制和规范呢?这是 因为:•第一,行政权同其他国家权力一样,其作 用具有两重性 •第二,行政权不完全等同于其他国家权力 ,它与公民个人、组织有着更经常、更广 泛、更直接的联系 •第三,在现代社会,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 和司法权,有膨胀和扩张的趋势 行政法怎样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呢? •其一,通过行政组织法,控制行政权的 权源•其二,通过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行使 的方式•其三,通过行政法制监督法、行政责任 法、行政救济法制约行政权的滥用二、行政法的特点•(一)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二)行政法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 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 一体•(三)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四)行政法规具有明显的易变性•(五)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类行为 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 于一个法律文件当中第三节行政法的法源•一、行政法的一般法源•(一)制定法•(二)判例法•(三)习惯或惯例•(四)行政法理•(五)条约、协定•二、我国行政法的法源•(一)宪法与法律•(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 单行条例•(三)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四)法律解释•(五)条约与协定第四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行政法的一般基本原则•(一)依法行政原则•含义:指政府的一切行为应依法而为,受法 之拘束。
•具体分法律创制原则、法律优越原则、法律 保留原则•(二)越权无效原则•含义:指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 为,一切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三)比例原则•含义: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该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使二者处于适度的比例•(四)正当程序原则•含义:指行政机关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为,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告知相对人、向相对人说明行为的根据、理由,听取陈述、申辩,事后为相对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二、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行政法治原则•1.依法行政,依法办事•2.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 •3.对违法、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4.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二) 行政公正原则 •1.依法办事,不偏私 •2.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 •3.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4.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5.不单方接触•6.不在事先未通知和听取相对人申辩意见的 情况下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三)行政公开原则•1.行政立法和行政政策公开•2.行政执法行为公开•3.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行为公开•4.行政信息、情报公开 •(四)行政效率原则•1.严格遵循行政程序和时限•2.行政机构组织精干•3.加强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成本一效益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