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急性心肌梗死与相关实验室指标.ppt

79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68816604
  • 上传时间:2024-07-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9MB
  • / 7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急性心肌梗死与相关实验室指标急性心肌梗死与相关实验室指标 心内科心内科 唐唐 碧碧 Ø最新的国家心血管病报告Ø2012年8月和2013年1月,中美相继发布了最新的国家心血管疾病报告,两国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均更新至2010~2011年2 3 Ø特点与启示-1Ø1、我国总人群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卒中)患病率仍在持续上升; 1999~2009年,美国总人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减少32.7%Ø2、全国有2.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即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病,其中高血压2亿人,卒中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心力衰竭420万人,肺心病500万人,风心病250万,先心病200万Ø美国大约有8360万成人患一种或多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大约有1540万人,心力衰竭510万人,卒中680万人4 Ø特点与启示-2Ø3、中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死亡5个人中就有2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约占全因死亡的41%,居各死亡原因首位美国总人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减少32.7%,但仍占死亡总人数的1/3左右Ø4、中国每天有959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大约每10秒就有1人死亡美国每天有超过200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大约每40秒就有1人死亡,每25秒就会发生1次冠脉事件;每死亡6个人中就有1人死于冠心病,每死亡19个人中就有1人死于卒中。

      Ø5、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肥胖/超重、 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等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我国仍呈进行性增长态势5 Ø特点与启示-3Ø6、全球疾病谱从贫困相关转为生活方式相关Ø7、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而美国近十年统计数据表明,其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其比例大于其他疾病Ø8、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比例都不断上升,肥胖青少年多项健康风险指标都超过体重正常青少年,这都为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埋下了隐患 6 Ø特点与启示-4Ø9、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治,自1961年美国弗雷明翰心脏病研究首次提出“危险因素”概念以来,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成为近半世纪全球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心美国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却大幅降低,心血管一级预防功不可没Ø10、高血压、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胆固醇血症是我国成年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Ø11、高血压和吸烟是中国成年男性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控制血压和戒烟,是减少我国男性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最有效的途径 7 Ø世界银行曾预测,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如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2005年~2015年,心血管疾病、卒中和糖尿病将给中国造成约5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8 流行病学9 Ø斑块的发展过程Ø ØØIntramural ThrombusIntramural ThrombusIntramural ThrombusØ ØØParietal ThrombusParietal ThrombusParietal ThrombusØ ØØGrowingGrowingGrowing PlaquePlaquePlaqueØ ØØRuptured PlaqueRuptured PlaqueRuptured Plaque 心肌梗死三次全球统一定义心肌梗死三次全球统一定义Ø2000 年,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任何心肌坏死Ø2007 年,将心梗分为了五类: 1、自发性心梗(1 型) 2、供血不平衡性心梗(2 型) 3、猝死型心梗(3 型) 4、PCI 相关性心梗(4a 型) 5、支架内血栓相关性心梗(4b 型) 6、CABG 相关性心梗(5 型) 谢 谢心肌梗死第三次全球统一定义心肌梗死第三次全球统一定义 心肌梗死三次全球统一定义心肌梗死三次全球统一定义1、PCI 相关性和支架内血栓相关性心梗:生化标志物诊断标准定义为较99%正常上限值升高3倍→肌钙蛋白较99%正常上限值升高需达5倍(如果基线值原本已升高,cTn再升高20%并稳定且有下降趋势,也具有诊断价值);支架内血栓相关性心梗的诊断则应该有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或尸检证据,cTn升高1倍则可诊断。

      2、CABG 相关性心梗:生化标志物诊断标准定义为较99%正常上限值升高3倍→肌钙蛋白升高值超过99% 正常上限值的10倍Ø2012 年,标准更加严格和细化 心肌梗死第三次全球统一定义心肌梗死第三次全球统一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实验室指标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实验室指标 标志物:表明某种特征的物品 理想标志物的特点和要求理想标志物的特点和要求 心梗相关标志物心梗相关标志物 怎样选择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K-MB•心肌酶•BNP•CRP•….??? 心肌梗死血清学特异性诊断指标演变心肌梗死血清学特异性诊断指标演变天天冬冬氨氨酸酸氨氨基基转转移移酶酶((AST))→乳乳酸酸脱脱氢氢酶酶((LDH))→肌肌红红蛋蛋白白、、肌肌酸酸激激酶酶((CK))、、心心肌肌肌肌酸酸激激酶酶同同工工酶酶((CK-MB))和和心心肌肌肌肌酸酸激激酶酶同同工工酶酶质质量量((CK-MB mass)) → 心心肌肌肌肌钙钙蛋蛋白(白(cardiac troponin,,cTn)) •2012急性心肌梗死指南:• 肌钙蛋白是发现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标志物• CK-MB判断心肌坏死的临床特异性较高。

      •2012急性心衰指南:• BNP和N-proBNP是公认的诊断心衰客观指标 我们常用心肌标志物•心梗三项•心肌酶谱•BNP•CRP•….. 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开山鼻祖开山鼻祖江桥节郎(江桥节郎(S.Ebashi))1965年首次发现年首次发现 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 检测方法演变检测方法演变Roger和和Michael Wilkinson发现心肌肌钙蛋白抗原特异性发现心肌肌钙蛋白抗原特异性1989年年,,Katus和和Kübler 等等人人研研制制而而成成第第一一份份肌肌钙钙蛋蛋白白T试剂试剂ü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只能定性不能定量ü单克隆抗体包被载体单克隆抗体包被载体ü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ü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 肌钙蛋白“金标准金标准”的更替的更替CK-MB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AMI的的“金标准金标准”￿￿￿￿￿￿已广泛应用多年已广泛应用多年 ((1979 WHO))￿ ￿随着对心肌肌钙蛋白随着对心肌肌钙蛋白(cTn)深入研究深入研究￿￿￿￿￿￿无论是对心肌的特异性还是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对心肌的特异性还是诊断敏感性￿￿￿￿￿￿cTn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确定标志物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确定标志物￿￿￿￿￿￿正逐步取代正逐步取代CK-MB成为成为AMI的诊断的诊断" "金标金标准准" "    ￿ ￿ 肌钙蛋白的生化特点• 心肌肌钙蛋白细胞内结构心肌肌钙蛋白细胞内结构￿ ￿•￿￿￿￿心肌肌钙蛋白的组织含量心肌肌钙蛋白的组织含量•￿￿￿￿心肌肌钙蛋白释放形式心肌肌钙蛋白释放形式•￿￿￿￿外周血中存在形式外周血中存在形式￿￿￿￿￿￿￿￿ 肌钙蛋白的生化特点 心肌肌钙蛋白细胞内结构心肌肌钙蛋白细胞内结构￿ ￿￿￿￿￿￿￿￿￿cTn由三种亚基组成由三种亚基组成￿￿￿￿参与调节肌肉收参与调节肌肉收￿￿￿￿￿￿￿￿￿￿￿￿￿￿￿￿￿￿￿￿￿￿￿￿￿￿￿￿￿￿￿￿￿￿￿￿￿￿￿￿￿￿￿￿￿￿缩活动缩活动￿ ￿肌钙蛋白肌钙蛋白I 肌原纤维肌原纤维ATP酶的抑制性亚基酶的抑制性亚基￿￿￿￿￿￿￿￿￿￿￿￿￿￿￿￿￿￿￿￿￿￿￿￿￿￿￿￿分子量分子量￿￿￿￿￿￿22.5kDa肌钙蛋白肌钙蛋白T 原球蛋白结合亚基原球蛋白结合亚基￿￿￿￿￿￿￿￿￿￿￿￿￿￿￿￿￿￿￿￿￿￿￿￿￿￿￿￿分子量分子量￿￿￿￿￿￿34kDa肌钙蛋白肌钙蛋白C Ca2+结合亚基结合亚基￿￿￿￿￿￿￿￿￿￿￿￿￿￿￿￿￿￿￿￿￿￿￿￿￿￿￿￿￿￿￿￿主要调节钙离子依赖型的肌肉收缩主要调节钙离子依赖型的肌肉收缩￿￿￿￿￿￿￿￿￿￿￿￿￿￿￿￿￿￿￿￿￿￿￿￿￿￿￿￿分子量分子量￿￿￿￿￿￿18kDa cTn 结构 cTn 结构结构 cTn 结构•Troponin T (34 kd) binds the troponin complex to the tropomyosin strand• Troponin C (18 kd) binds calcium and initiates contraction• Troponin I (22.5 kd) inhibits contraction in the resting state 心肌肌钙蛋白的组织含量心肌肌钙蛋白的组织含量￿￿￿￿￿￿￿￿cTnI 5mg/g湿重组织湿重组织￿￿￿￿￿￿￿￿cTnT 10.8mg/g湿重组织湿重组织￿￿￿￿￿￿￿￿CK-MB 仅仅1.4mg/g湿重组织湿重组织 心肌肌钙蛋白释放形式心肌肌钙蛋白释放形式￿￿￿￿心肌细胞损伤后心肌细胞损伤后￿￿￿￿￿￿￿￿游离游离cTnT较早释放形成第一个峰较早释放形成第一个峰￿￿￿￿￿￿￿￿随后结合于肌纤维中的随后结合于肌纤维中的cTnT逐渐释放而出现第二个峰逐渐释放而出现第二个峰￿￿￿￿由于细胞液中的含量较少由于细胞液中的含量较少￿￿￿￿cTnI释放通常只有一个峰释放通常只有一个峰￿￿￿￿cTn一般在心肌损伤后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6h外周血中出现增高外周血中出现增高￿￿￿￿￿￿￿￿最高值在最高值在12 - 24h 增高可持续增高可持续5 -10天(天(cTnI)或)或10 -14天(天(cTnT)) CTnT1 1、其变化主要与梗死的时间,冠脉再灌注及梗死面积等有、其变化主要与梗死的时间,冠脉再灌注及梗死面积等有关关2 2、与、与CK-MB相比较,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相比较,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与与CK-MB相似,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晚期诊断有明显优相似,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晚期诊断有明显优势,其敏感性达势,其敏感性达100%,特异性达,特异性达96%,且可能检测到目,且可能检测到目前前CK-MB检测不到的心肌坏死事件,如微小心肌梗死检测不到的心肌坏死事件,如微小心肌梗死 CTnT3 3、首峰出现于、首峰出现于12- -15h,第,第2 2峰出现于峰出现于1 1- -5 5天,天,CTnT首峰前首峰前移移(≤15h),,CTnT呈双峰,且双峰比值呈双峰,且双峰比值>1.0可作为判断溶可作为判断溶栓成功的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与栓成功的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与CK-MB相似相似4 4、、CTnT可为判断梗死范围的大小及其预后的指标。

      可为判断梗死范围的大小及其预后的指标 CTnI1 1、、在胸痛发作后在胸痛发作后3 3- -6h开始升高,开始升高,15- -24h达到峰值,持续达到峰值,持续时间时间6 6- -10天天; ;冠脉再通后,高峰前移至冠脉再通后,高峰前移至8 8- -16h,升高持续,升高持续时间减少至时间减少至 3- -7 7天,因此,天,因此,CTnI不仅可诊断急性心肌梗不仅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可判断冠脉再通,死,而且可判断冠脉再通,2 2、与、与CK-MB相比,相比,CTnI是更敏感,更特异的心肌损伤标是更敏感,更特异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志物,CTnI在发病在发病12- -72h内的敏感性达内的敏感性达100% CTnI3 3、由于心肌肌钙蛋白在心外组织无表达,它更适于一些特、由于心肌肌钙蛋白在心外组织无表达,它更适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如围术期,终末肾衰,殊情况下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如围术期,终末肾衰,骨骼肌外伤,横纹肌溶解症,溶血等,并且它还可诊断骨骼肌外伤,横纹肌溶解症,溶血等,并且它还可诊断微小的心肌梗死微小的心肌梗死4 4、、CTnI特异性较特异性较CTnT更优越,可达更优越,可达100%,但是,也有,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其敏感度仅为一定的局限性,如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其敏感度仅为25% 超敏肌钙蛋白超敏肌钙蛋白 超敏肌钙蛋白敏感性: 70% → 90%特异性: 97% → 90%阳性预测值: 85% → 77% 敏感性: 90% →100%特异性: 97% → 90%阴性性预测值:>95% 肌红蛋白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基础•临床检验•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的本质和功能肌红蛋白的本质和功能 •肌肉中运载氧的蛋白质,由1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血红素,和血红蛋白同源,与氧的结合能力介于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之间,可帮助肌细胞将氧转运到线粒体 •本质: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 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分子量:16.7KD•形状:呈紧密球形,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上的疏水侧链大都在分子内部,亲水侧链多位于分子表面,因此其水溶性较好￿￿ 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分布:广泛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心肌和横纹肌,在胸腺及甲状腺也有少量存在,占肌肉总蛋白的2% 组织Mb含量含量 组织含量含量(μg//g)骨骼肌骨骼肌￿ ￿3000-9000 心肌心肌￿ ￿1400-2500 甲状腺甲状腺￿ ￿40-110 胸腺胸腺￿ ￿10-50 肌红蛋白产生和代谢•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Mb可以从肌肉组织￿￿迅速地释放入周围血管间隙,不经淋巴循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中去•大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小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并且结合能力很弱￿。

      血Mb半衰期仅为1-3小时主要经肾脏排泄,少量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 生理功能Ø能可逆地与氧结合,参与葡萄糖氧化,具有运输氧和储氧功能与氧的亲和力比Hb强,在极低的氧张力情况下,肌肉缺氧时,可以放出氧供肌肉收缩的急需,还能缓冲细胞内氧浓度￿,使细胞内氧浓度相对稳定ØMb对于维持正常的肌肉发育和功能是必需的;结合并清除NO,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清除活性氧Cardiovasc Res, 2010,87(1) ,22-29Cardiovasc Res, 2010,87(1) ,22-29Cardiovasc Res, 2010,87(1) ,22-29Adv Exp Med Biol,2007 618, 181-193Adv Exp Med Biol,2007 618, 181-193Adv Exp Med Biol,2007 618, 181-193 临床检验临床检验•Mb早上9时最高,下午6至12时最低•Mb含量因性别、年龄、种族而有变化通常男性高于女性,黑人男性明显高于白人男性,而女性不存在这种种族差异除黑人外,其他种族高年龄者Mb都较高 AMI时时•动态变化:发病后0.5-1小时即可升高,升高幅度超过150ng/ml或增幅大于25%,￿4-8小时升高可达900ng/ml以上,￿8-12小时升至峰值,峰值为参考值10-30倍,24-48小时恢复正常。

      •诊断价值:AMI诊断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8.6%,阴性预测率为99.5% Am J Cardiol 2004 94Am J Cardiol 2004 94Am J Cardiol 2004 94(((7 77)))864-7 864-7 864-7 •估测心梗范围:可根据其动态变化曲线早期估计,Mb峰值小于参考值上限10倍,高峰期持续时间短的患者,心梗范围较小,而Mb峰值大于参考值上限10倍,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或呈双峰、多峰的患者,心梗范围较大•疗效判断:溶栓再通的判断,准确性可达95%以上(用Mb判断冠脉再通的指标是:①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Mb增加的数值超过150ng/ml·小时￿;②溶栓后第一次Mb和2小时后Mb相比,增加4.6倍;③Mb到达峰值时间〈6小时)￿￿￿￿￿￿ •梗死范围扩大:如峰值期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小时,恢复正常缓慢,超过4天以上,或下降过程再度升高形成双峰、多峰,则提示可能发生心梗延展或新的部位又发生心梗•预测预后: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心梗预后密切相关,其中峰值升高显著,在血液中持续72-96小时的患者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而峰值低,发病24小时即恢复正常的,预后良好心血管病实验诊断学心血管病实验诊断学 215-227215-227 心肌酶谱心肌酶谱•组成:•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 肌酸激酶￿CK￿:￿￿￿￿￿￿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主要存在于需大量耗能的器官物质中,红细胞中几乎没有,是由M和B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其同工酶有:CK-MB、CK-BB、CK-MM不同肌肉内同工酶的比例不同,CK-MB占心肌总CK的15%￿-25%￿各个同工酶存在的分布表:组织CK-MM(%)CK-MB￿(%)CK-BB￿(%)骨骼肌98.91.10.06脑02.797.3心脏78.7201.3胃4.3095.7小肠12880肾2.8097.2肝00100 心肌酶谱检测临床意义:uCK-MB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诊断AMI的最佳血清酶指标AMI发病后3-8小时血清中CK、CK-MB增高,24h达到高峰,2-3日恢复正常￿CK-MB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高于总CK,故CK-MB和CK常同时测定,这样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进展的分析u用于较早期诊断AMI,也可以用于估计梗死范围大小或再梗死CK升高的程度与梗死的面积成正比￿而且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u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CK-MB活性也升高 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谱检测CK作为AMI标志物的缺点:Ø早期诊断阳性率不高, AMI患患者入院后6h内,总CK活性最佳临界点仅能达到58%的敏感性和62%的特异性,CK-MB可用于AMI早期诊断Ø￿特异性较差,特别难别难以与骨骼肌疾病、损伤鉴别鉴别Ø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 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谱检测￿￿￿￿￿￿￿￿￿￿￿￿￿￿临 床 上 还 常 选 用 a-羟 丁 酸 脱 氢 酶(HBDH)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指标。

      由于H亚单位和a-羟丁酸脱氢酶有较高亲和力,含H亚单位的LD同工酶可催化a-羟丁酸脱氢所以a-羟丁酸脱氢酶可以代表除LD5外的其他同工酶(主要LD1和LD2)活性 心肌酶谱检测￿临床意义:ØLDH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时,LDH水平的升高常于发作后6-10小时,2-3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如果连续测定LDH,对于就诊较迟CK已经恢复正常的AMI病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临床上常作为CK-MB的补充检测Ø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血清中LD1和LD2活性均增高,但LD1增高更早,更显著,导致LD1/LD2比值升高因而LD1/LD2 ≥1作为诊断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指标 ￿C反应蛋白(CRP):心肌蛋白检测￿￿￿￿￿￿CPR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肝脏是其主要的合成器官,最近研究表明,人体其他部位如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神经元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脂肪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在炎症刺激或病理状态下都能合成和分泌CRP 心肌蛋白检测临床意义:ØCRP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即可出现异常增高ØCRP能预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缺血和死亡的危险性Ø心衰￿、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破裂CRP升高。

      ØCRP升高还见于发热、肿瘤、细菌感染、组织损伤、风湿、外周血管病、移植排斥等多种疾病急性时,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一部分特异性差 不足及对策不足及对策 Mb与心肌特异性标志物联合使用 •Mb是肌肉组织特有的蛋白,分子量小,出现快、清除快,具有氧合等生理功能,过量引起氧化应激损伤和肾损伤•应用于急性心梗的早期诊断,宜联合特异性强和阳性预测率高的CK-MB和CTnI,Mb有助于溶栓再通的判断•心梗三项•Mb增高见于肌病、横纹肌溶解等 新标志物1.肌球蛋白轻链(肌球蛋白轻链(MLC))①①比较稳定,发病后比较稳定,发病后4-6h即可升高,即可升高,4 4天达高峰,持续天达高峰,持续1-2周,曲线也呈双峰周,曲线也呈双峰②②被认为是迄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被认为是迄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特异,最敏感最特异,最敏感的生的生化指标③③CM-LC的释放代表着心肌不可逆的损伤,可在一定程的释放代表着心肌不可逆的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度上反映心肌梗死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心肌梗死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它的升高与射,它的升高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它不仅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血分数呈负相关,它不仅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也可用于晚期诊断,且在早期再灌注治疗中估诊断,也可用于晚期诊断,且在早期再灌注治疗中估计梗死范围优于计梗死范围优于CK。

      ④④但测定技术复杂,未能全面推广应用但测定技术复杂,未能全面推广应用 新标志物2.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 ①①主要存在心肌和脑主要存在心肌和脑②②胸痛后胸痛后2 2- -4h开始升高,峰值通常出现在开始升高,峰值通常出现在CK,,CK-MB之前,之前,1 1- -2 2天恢复正常天恢复正常③③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④④在急性心肌梗死初的在急性心肌梗死初的4h内,其敏感性明显优于内,其敏感性明显优于CK,,CK-MB,,Mb和和CTnT⑤⑤心肌特异性与心肌特异性与CK-MB相似相似 新标志物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①①分子量(分子量(14-15KD)小,心肌中含量比骨骼肌含量丰富)小,心肌中含量比骨骼肌含量丰富②②在急性心梗后在急性心梗后1 1- -3h内开始升内开始升￿ ￿高,高,5 5- -10h达到高峰,达到高峰,12- -24h恢复正常,是早期评价急性心梗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恢复正常,是早期评价急性心梗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物③③敏感性跟敏感性跟Mb相似,但特异性比其高。

      相似,但特异性比其高④④敏感性优于敏感性优于CK-MB,,FABP在再灌注的在再灌注的1h内即出现高峰,内即出现高峰,远在于远在于CK-MB和和 CTnT之前,可望是判断溶栓治疗成功,之前,可望是判断溶栓治疗成功,冠脉再灌注的良好指标冠脉再灌注的良好指标⑤⑤还可以用作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指标还可以用作围术期心肌损伤的指标 新标志物4.￿ ￿肌动蛋白(肌动蛋白(alpha-actin) ①①是最近较受关注的心肌结构蛋白是最近较受关注的心肌结构蛋白②②心肌含量高,有望查出微小的心肌损伤心肌含量高,有望查出微小的心肌损伤③③在胸痛发作的在胸痛发作的1h即升高,并持续即升高,并持续5 5- -10天 新标志物5.￿ ￿髓过氧物酶(髓过氧物酶(myeloperoxidase,,MPO) ①①是一种血色素蛋白是一种血色素蛋白, 有促炎、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有促炎、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作用, 影响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并通过增大氧化影响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并通过增大氧化应激引发应激引发ACS ②②MPO 作为一种新的预测作为一种新的预测ACS 的炎症标志物,其的炎症标志物,其表达和活性升高是表达和活性升高是ACS 发生的原因,即发生的原因,即MPO 表表达和活性升高促进达和活性升高促进ACS 发生、发展。

      发生、发展③③美国美国FDA于于2005年年3 3月批准了通过检测血液中月批准了通过检测血液中MPO活性活性, 预测患者近期内发生预测患者近期内发生MI等心脏疾病的等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新标志物5.￿ ￿髓过氧物酶(髓过氧物酶(myeloperoxidase,,MPO) Øres://XDict.exe/word.html###敏感性:86% 特异性:32%诊断心梗价值(与肌钙蛋白比较) 新标志物6.和肽素和肽素( (Copeptin) ①①是前精氨酸加压素是前精氨酸加压素(AVP)原原C C末端的一部分末端的一部分②②在快速排除在快速排除AMI方面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和肽素联方面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和肽素联合肌钙蛋白可以显著提高合肌钙蛋白可以显著提高AMI的早期诊断的早期诊断③③预测预测AMI患者的预后,可用于患者的预后,可用于AMI的危险分层的危险分层Øres://XDict.exe/word.html### 新标志物6.和肽素和肽素( (Copeptin) Øres://XDict.exe/word.html###和和肽肽素素(<14 pmol//L L)+肌肌钙钙蛋蛋白白T(≤≤0 0..01 mg//L L) )对对于于早早期期排排除除AMI价价值值大大,,其其敏敏感感性性98.8%%..阴阴性性预预测测值值99.7%%,,明明显显优优于于单单纯肌钙蛋白纯肌钙蛋白T T。

      新标志物7.生长分化因子(生长分化因子(GDF))15①①在心肌应激情况下升高,其升高与不良后果有关在心肌应激情况下升高,其升高与不良后果有关②②参与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能够减轻由此参与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能够减轻由此引起的心肌损伤,发挥保护性作用引起的心肌损伤,发挥保护性作用③③在在ACS中水平增高,参与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和缺血中水平增高,参与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再灌注损伤过程Øres://XDict.exe/word.html### 新标志物8.循环循环microRNAsØres://XDict.exe/word.html### 心梗时循环心梗时循环microRNAs水平水平Øres://XDict.exe/word.html### 新标志物8.循环循环microRNAsØres://XDict.exe/word.html###①①是是一一种种在在进进化化上上高高度度保保守守的的非非编编码码小小分分子子单单链链RNA分分子子,,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凋亡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凋亡( (20-23个核苷酸组成个核苷酸组成) )②②在在血血浆浆//血血清清中中相相当当稳稳定定,,参参与与心心肌肌梗梗死死、、心心衰衰、、纤纤维维化化和和心肌重塑、梗死后新生血管形成心肌重塑、梗死后新生血管形成③③心心肌肌梗梗死死标标志志物物::miR-1、、miR-133a、、miR-133b、、 miR-499、、miR-208a④④最具心脏特异性:最具心脏特异性: miR-208a⑤⑤mmiRNA-21￿ ￿和m和miRNA-320在心肌梗死时降低在心肌梗死时降低 AMI的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其检测时间MbcTnIcTnTCK￿CK-MB￿AST*￿出现时间(h)￿1~24-64-663~46~12100%敏感时间(h)￿4~88~128~128~12￿峰值时间(h)￿4~810~2410~24￿24￿10~24￿ 24~48￿持续时间(d)￿0.5~1￿ 5~10￿5~14￿3~42~43~5￿小结 肌钙蛋白升高的非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肌钙蛋白升高的非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心脏挫伤,或由手术、消融、起搏器等引起的心脏创伤•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快速性或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阻滞•心尖球形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伴心肌损伤•肺栓塞、严重肺动脉高压•肾衰竭•急性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卒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侵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性、血色病、肉状瘤病、硬皮病•炎症性疾病,如心肌炎、心肌扩张性疾病、心内膜炎、心包炎•药物毒性或毒素•危重患者,尤其是呼吸衰竭或脓毒症患者•烧伤患者,尤其烧伤大于30%的患者•过度劳累者 肌钙蛋白的测定时间肌钙蛋白的测定时间•怀疑AMI应在初诊及6——9小时后重复测定•如果初检阴性,则应在12---24小时后再次测定•没有条件的,CK-MB为最佳替换指标。

      CK-MB可检测再发梗死•心肌梗死患者应在再发梗死症状时及3---6小时重复检测BNP、CRP也被认为是心肌梗死危险分层的标志物不论肌钙蛋白是否升高,入院时BNP、CRP升高的患者,其死亡率高于正常者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心肌 谢 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