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卒中中心创建.doc
6页什么是卒中中心 ? 是组织化管理卒中患者的医疗模式 , 把传统治疗脑卒中的各种独立方法 , 如药物治疗 , 肢体康 复、 语言训练 、心理康复 、健康教育等组合成一种综合的治疗系统 实现对卒中特别是急性期 卒中进行高效 、 规范救治的相对独立的诊疗单元 目的是提供给卒中患者最佳医疗服务 ,包括 高质量、标准化、有效的和“成本-效果”合适的措施 二、建立卒中中心的意义 :1、 更好的临床疗效 2 、 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3 、有利于 继续教育和临床研究三 、 关于我院卒中管理现状及建设卒中中心必要性 :( 一 ) 目前我院卒中病人管理现状 :1 、我院以治疗脑血管病为主 ,长期以各科室分而治之 ,诊疗方案八仙过海 , 随心所欲 , 尤其发病 4.5 小时卒中病人缺乏组织化 、 整体化诊疗 ,特别是针对规范的诊治流程及各种指 南各位临床医生理解程度不同 ,导致有些卒中病人就诊后未能及时尽早溶栓 ,最大获益 ;2 、我院卒中病人目前治疗计划均由临床医生一人制定 ,认为需要哪个相关科室配合治疗后发出会诊单方能得到相关诊治 , 更多病人由于未能第一时间接受康复治疗 、语言和心理治疗 导致致残机率增加 ,并发症处理无标准化 , 病死率无下降 ;3 、未能将卒中诊疗的各个方面看成一个整体过程 ,缺乏院前及院后处理与院中处理的有效连接 , 从而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低复发 、 致残及病死率 。
4 、 “自娱自乐 ”阶段 :卒中病人管理缺乏定期评价及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讨论过程 ,跟着感觉走 ,知识不能及时更新 , 未能及时整理总结相关数据 ,阻碍临床 、教学和科研三方面的发 展5 、整个团队观念陈腐 ,喜欢走老路 ,缺乏创新精神 二 ) 建立卒中中心必要性 : 借助我院在脑血管病救治方面的地方有利条件 ,目前在辽阳 地区仍有一定影响力 , 进一步规范诊疗 ,提升自身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 为了杜绝目前我院卒中 病人管理中存在的上述情况 , 及时并有效将卒中病人管理目标落到实处 ,结合国家脑防委就关于卒中诊疗防治相关规定 , 建立并完善卒中中心势在必行 尽快促使我院通过初级中国卒中中 心资质认证 四 、工作目标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并推动卒中中心建设的当下 ,我们做为辽阳地区非 常具有影响力的脑血管病医院 ,通过卒中中心建设在诊断 、救治及科研方面缩小差距 , 争取 6 个月内完成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及辽宁省卒中创新联盟挂牌 , 打造新形势下的脑血管病品牌医院五 、 具体实施方案 :( 一 ) 基本要求 :1 、卒中建设实属一把手工程 ,需顶层设计 ,制定详实 ,具体 ,可操作性强的 ,具有监管 职能的制度和流程 ,并在相关科室不打折扣地执行 。
2 、在评价和治疗中需要急诊科 、影像科 、检验科 、神经内科 、内科 、药剂科等密切合作 (相关科室需院方协调 ) 3 、若需桥接或血管内治疗 (需要院方协调 )转向有能力的医院 ,规范流程 , 及时转院 4 、 结合我院情况 , 集中某个科室率先建立卒中中心 , 建立卒中小组 , 包括急诊科医师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 、神经放射技师及诊断医师 、 检验科医师 、 特殊培训的护理团队 、 康复师 、 TCD 医师 、颈动脉超声医师 、超声心动图医师 人员要求业务熟练 ,团队意识强 ,敢于担当 5 、医院必须明确规定所有发病 6 小时以内患者必须经过卒中 “绿色通道 ”分诊 ,任何科室不准截留 , 收治 6、24小时/7d随时可以CT检查并书写报告,时间要求入院15分钟完成检验科检查 24 小时 /7d 包括血常规 、 凝血四项 、 血糖 、电解质 、肾功能 ,要求入院 30 分钟出结果7 、 进行溶栓病例 (rt-PA ) 各种指标不以个人核算 , 须院方全院范围内调整 8 、 加大宣传力度 , 通过不同形式 (平台 、 健康讲座 , 走访社区 县乡村等 )宣传加 强百姓对于黄金 3 小时的认识 , 以减少院前延误时间 。
9 、 “绿色通道 ”标识清晰准确 , 容易识别 包括溶栓病人佩带绿色通道标志牌或腕带等10 、 建立网络 , 利于总结及数据上传 11 、 全程需医务科监督并持续改进( 二 ) 具体操作流程 :1 、 对 120 、 急诊科以及门诊病区接诊或基层医院直接转诊的患者 , 发病 6 小时以内的 要求急诊医生第一时间进行初步病史采集 (重点是发病时间等 )、 简要体检及评估 (如 NIHSS 评分 ), 立即行头 CT 检查单 , 通知卒中中心 此过程控制在 5 分钟 并给病人佩带 绿色通道标志物 2 、 卒中中心医师接到赶往 CT 室 急诊医生陪同病人至 CT 室检查并同放射科共同 阅片(时间小于 10 分钟 ) 若头颅 CT 为阴性 ,且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指征者与家属初步沟通 并采集相关血液标本 , 专人送往检验科 同时带入卒中中心 , 进行溶栓前准备 (时间小于 10 分钟 )3 、 监测生命体征 , 控制情绪等使其达标 ,同时接受检验科结果 , 再次评估后 , 家属充分 了解溶栓获益与风险 , 签字 启动溶栓流程 (时间控制 20 分钟)4 、 溶栓后观察 6-24 小时转入神经内科病房 。
给予抗栓 、 降脂 、稳定血压 、 改善侧枝循 环等治疗 ,并开始康复训练 , 启动二级预防 住院 5-7 天稳定出院 , 安排按时复查 、 随访等 事宜备注:需购进体重床 1-2 张;提供为患者宣教的地方 ;制定流程时间节点控制表( 三) 具体要求1 、 监护室的准备 :提供具备脑血管病监测能力的监护室即可 特别是急性期的监护能力 了解卒中病人的评分变化 不需要典型 ICU 治疗 NICU 在卒中中心建设中属于可选设施 2 、 卒中小组成员 :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 ,独立工作前经过中心内诊疗培训 并接到急诊 后 10 分钟内到达 CT 室3 、 中心成员均要求有中心培训经历 (院方组织 )4、完善卒中流程各种质控及数据总结 包括诊断技术 、 治疗技术 、 护理技术 、二级预防 等相关资料 每周进行讨论并记录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 , 每月讨论持续改进相关内容 卒中中心建设操作细则1.1 功能提供:①维持生命体征;②满足基本监护条件;③提供早期诊断检查;④有卒中 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 , 特别是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 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 , rt-PA )溶栓治疗 ; ⑤ 实施一般的诊断和治疗预 ⑥ 规范的二级预防 ; ⑦ 早期康复治疗 。
1.2 中心配备1.2.1 基础设施 必备设施:①急诊室(与院前急救系统紧密合作,按相应流程进行有效接 诊、分诊和转诊 ); ② 可提供血常规 、生化、凝血谱等常规检查的实验室 (24 h/7 d );③ 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 , CT)(推荐> 64排)(24 h/7 d );④卒中单元;⑤卒中预防门诊可选设施:①神经重症监护室 (neurologicalintensivecare unit , NICU ); ② 头颅磁共振成像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MRI )检查设备 ; ③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 d i g i t a lsubtraction angiography , DSA);④ 神经外科支持 ; ⑤ 多学科间网络合作 1.2.2 成员 必备人员 : ① 中心主任 ; ② 急诊科医师 ; ③ 24 h/7 d 值班的卒中小组 ; ④神 经内科专科医师,需经过脑血管病诊疗技术专业化培训 ;⑤神经放射诊断医师;⑥放射科技师;⑦检验科医师;⑧经过卒中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 ;⑨康复师(包括吞咽障碍管理师);⑩经颅多普勒超声 (transcranial Doppler , TCD)医师;颈动脉超声医师;超声心动图医师 。
可选人员 : ①有急性卒中救治经验的神经外科医师 ; ②内科医师 ; ③医疗质量评 价和改进专员 ; ④ 社会志愿者 1.2.3 诊断技术 必备技术:①头颅CT平扫(24 h/7 d ),拟静脉溶栓患者,能够在到院后25 min 内开始检查;②卒中患者优先的 CT扫描;③实验室检查(24 h/7 d ,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谱 ), 拟静脉溶栓患者 , 实验室检查能够在到院后 45 mi n 内显示结果 ; ④ 心电图 ( electrocardiogram , ECG)( 24 h/7 d ); ⑤ 经胸超声心动图 ; ⑥ 颈动脉超声 ; ⑦ 胸部 X 线 ( 24 h/7 d ); ⑧ TCD 可选技术 : ①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② CT 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 CTA) 和 CT 脑灌注成像 ( CT perfusion , CTP); ③ 头颅 MRI 扫描, 包括 T1 、 T2 、弥散加权成像 (d i ffusionwei ght e d imag i n g , DW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 (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 MRA) 和磁共振梯度回波gradient recallede c h o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G R E ) T 2* 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 、 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 f, FLAIR ) 、灌注加权成像 ( p e r f u, PWI) 、 磁共振静脉造影 ( magneticresonancel u i 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s i o n w e i g h t e dimaging venography , MRV) 及增强扫描 。
1.2.4 治疗技术 卒中急性期治疗:①rt-PA 静脉溶栓:所有患者必须在急诊就诊时根据目前指南评估是否适合静脉溶栓治疗 [4-6] 对于适宜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急诊就 诊到开始给予药物溶栓的目标时间应当 <60 min (其中到达急诊至开始 CT检查的时间w 25min )[7] ② 预防卒中并发症 ,包括跌倒风险评估 、吸入性肺炎 、深静脉血栓 、压疮、骨折 、 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 ③ 能通过与 CSC 的合作网络使患者获得及时的血管内治疗 ( 24 h/7 d )④能通过与CSC的合作网络使患者获得及时地去骨瓣减压术或血肿清除术 (24h/7 d ) ⑤能通过与 CSC 的合作网络使患者获得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治疗 (24 h/7 d ) 护理技术:①根据指南正确安置和摆放患者体位 ,评估受压区域压疮风险和跌倒风险 ,用日程生活能力量表 ( activities of dailyliving , ADL) 监测神经功能 , 评价液体平衡 ,监测体温及评价吞咽困难;②让患者亲属以及照顾者参与培训和家庭护理 ,并提供有关卒中症状、检查和治疗、康复、卒中后服务等信息;③每周集中一次针对患者和 (或)家属的卒中预防 、 诊断、 治疗和康复等健康教育 。
二级预防 : ①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及脑血管病的健 康教育 ; ② 出院时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如未使用需在病历中记录原因 及相应措施 ); ③ 出院时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口服抗凝剂 ( 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 )的治疗 (如未使用需在病历中记录原因及相应措施 ); ④住院时 /出院时血压 、 血糖、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