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76939144
  • 上传时间:2024-08-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26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作物栽培技术作物栽培技术(马铃薯篇)德农超市山东采购中心推广部德农超市山东采购中心推广部 我们将要进行有关作物栽我们将要进行有关作物栽培技术的培训,请大家培技术的培训,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分钟的时在接下来的一分钟的时间里,关掉、呼机间里,关掉、呼机 ; 准备好笔记准备好笔记 并请大家遵守培训制度和并请大家遵守培训制度和并请大家遵守培训制度和并请大家遵守培训制度和纪律纪律纪律纪律 施肥技术施肥技术需肥特性:需肥特性: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肥次之、磷最少,每生产1000千克马铃薯需吸收氮5.5千克,磷2.2千克、钾10.2千克马铃薯对氧气有很高的要求,喜好有机肥施肥技术:施肥技术:1.基肥:马铃薯应重视基肥,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70%以上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部分化肥基肥一般亩施优质圈肥2-4方,配施硫酸钾复合肥50-100kg 2.追肥:追肥常在开花前进行,一般追1-2次,如果追两次,第一次在齐苗后进行,以氮肥为主,每亩追尿素10-15kg第二次在现蕾期进行,以钾肥为主,酌量施用氮肥,一般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20kg若追一次,在现蕾期进行 马铃薯缺素症马铃薯缺素症•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防止缺氮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生产上发现缺氮时马上埋施发酵好的人粪,也可将尿素或碳酸氢铵等混入10-15倍腐熟有机肥中,施于马铃薯两侧,后覆土、浇水也可在栽后15-20天结合施苗肥,667m2施入硫酸铵5kg或人粪尿750-1000kg栽后40天施长薯肥,667m2用硫酸铵10kg或人粪尿1000-1500kg2)防止缺磷 基肥667m2施过磷酸钙15-25kg混入有机肥中施于10cm以下耕作层中;开花期667m2施过磷酸钙15-20kg;也可叶面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或0.5%-1%过磷酸钙水溶液3)防止缺钾 基肥混入200kg草木灰栽后40天施长薯肥时用草木灰150-200kg或硫酸钾10kg对水浇施也可在收获前40-50天,喷施1%硫酸钾,隔10-15天一次,连用2-3次也可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或1%草木灰浸出液 •(4)防止缺硼 于苗期至始花期667m2穴施硼砂0.25—0.75kg,也可在始花期喷施0.1%硼砂液5)防止缺铁 于始花期喷洒0.5%一1%硫酸亚铁溶液1次或2次6)缺锰时,叶面喷洒1%硫酸锰水溶液1—2次7)缺镁时,首先注意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碧全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保持中性,必要时亦可施用石灰进行调节,避免土壤偏酸或偏碱。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比合理,必要时测定土壤中镁的含量,当镁不足时,施用含镁的完全肥料,应急时,可在叶面喷洒1%一2%硫酸镁水溶液,隔2天1次,每周喷3—4次8)缺硫时,施用硫酸铵等含硫的肥料9)缺钙时,要据土壤诊断,施用适量石灰,应急时叶面喷洒0.3%一0.5%氯化钙水溶液,每3—4天1次,共2—3次此外,还可施用惠满丰液肥,每667m2用量为450ml,稀释400倍,喷叶3次即可,也可喷施绿风95植物生长调节剂600倍液,促丰宝R型多元复合液肥700倍液或“垦易”微生物活性有机肥300倍液 马铃薯缺磷马铃薯缺磷马铃薯缺锰症马铃薯缺锰症马铃薯缺镁顺缘褪绿马铃薯缺镁顺缘褪绿马铃薯缺钙顶芽死亡叶缘干枯马铃薯缺钙顶芽死亡叶缘干枯 马铃薯缺氮症状马铃薯缺氮症状马铃薯缺钾马铃薯缺钾马铃薯缺硼马铃薯缺硼马铃薯缺铁马铃薯缺铁 疮痂病疮痂病 症状 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虽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痂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块茎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当块茎表面木栓化后,侵入则较困难。

      病薯长出的植株极易发病,健薯播入带菌土壤中也能发病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为25-30℃,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发病重,pH5.2以下很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薯,一定不要从病区调种播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2)多施有机肥或绿肥,可抑制发病3)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进行5年以上轮作4)选择保水好的菜地种植,结薯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马铃薯疮痂病病薯马铃薯疮痂病病薯 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症状症状 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3种类型花叶型 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坏死型 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卷叶型 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此外还有复合侵染,引致马铃薯发生条斑坏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上几种病毒除PVX外,都可通过蚜虫及汁液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此外,25℃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凉山区栽植的马铃薯发病轻。

      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响本病的发生程度•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倍液、1.5%植病灵K号乳剂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一700倍液 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潜伏病毒病马铃薯潜伏病毒病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坏死型症状马铃薯皱缩花叶病坏死型症状 软腐病软腐病 •症状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及块茎叶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初呈水浸状,后薯块组织崩解,发出恶臭•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经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借雨水飞溅或昆虫传播蔓延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田间湿度2)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减少田间初侵染和再侵染源3)避免大水漫灌4)喷洒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马铃薯软腐病病薯马铃薯软腐病病薯 环腐病环腐病 症状症状 本病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茎部维管束常变褐,病蔓有时溢出白色菌脓 •传播途径及病条件 由棒状杆菌属马铃薯环腐菌细菌引起病菌主要在种薯内越冬或越夏,种薯带菌、切刀传染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阴雨连绵、排水不良及地下害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 严格选种,播种前彻底淘汰病薯,切种块时准备备用切刀,切到病薯的刀用2%~4%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播种前用25~40ppm春雷霉素溶液浸种15~30分钟或用草木灰拌薯块后催芽播种 发病初期用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敌克松原粉500~1000倍液喷洒防治,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马铃薯干腐病马铃薯干腐病•症状症状 侵染块茎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榴,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即病菌子实体剖开病薯可见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薯内则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终致整个块茎僵缩或干腐,不堪食用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多系弱寄生菌,从伤口或芽眼侵入病菌在5—30℃条件下均能生长贮藏条件差,通风不良利于发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生长后期注意排水,收获时避免伤口,收获后充分晾干再入窖,严防碰伤2)窖内保持通风干燥,窖温控制在1—4℃,发现病烂薯及时汰除 马铃薯根腐线虫病马铃薯根腐线虫病• 症状症状 主要为害根部严重的植株矮小,地上部黄化,薯块表面产生黑褐色小斑点或褐色溃疡斑,贮藏中病斑扩展后引起腐烂线虫为害产生的伤口,为病菌侵染提供了条件,因此线虫发生重的地块会加重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前者雌成虫把卵产在根组织里,孵出的幼虫在附近为害,每个雌虫产卵20粒左右,温暖种繁殖适温25—30℃,寒冷种为25℃上下,在适温条件下,30一40天完成1代,年生多代。

      伤残短体线虫从2龄幼虫至成虫期均可侵入根系,其中4龄幼虫和雌成虫是重要侵染阶段,雌虫把卵产在块根里或土壤中,第1次脱皮在卵中进行,产生2龄幼虫,从卵中孵出的幼虫脱3次皮,产生3、4龄幼虫,幼虫在块根里移动和取食,生活历期25—50天,30℃时最短,土壤湿度高不利其成活•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收获后立即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2)严格选种,种植无线虫种薯3)种植前每667m2施干燥鸡粪150一500kg,有较高防治效果4)实行2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最好实行水旱轮作5)用20%二溴氯丙烷(DBCP)颗粒剂于栽植前施药,在开沟时沟距60cm,沟深15cm,把药撤匀后覆土,用药量每m2 15—20g;也可用30%除线特乳剂,先开好播种沟,按667m2用药1.5—2.5kg,1份药对140—230份水稀释后淋浇,有较好防效 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块茎蛾•为害特点为害特点 幼虫潜入叶内,沿叶脉蛀食叶肉,余留上下表皮,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嫩茎、叶芽也被害枯死,幼苗可全株死亡田间或贮藏期可钻蛀马铃薯块茎,呈蜂窝状甚至全部蛀空,外表皱缩,并引起腐烂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mm,翅展13一15mm,灰褐色。

      前翅狭长,中央有4—5个褐斑,缘毛较长;后翅烟灰色,缘毛甚长卵约0.5mm,椭圆形,黄白色至黑褐色,带紫色光泽末龄幼虫体长11—15mm,灰白色,老熟时背面呈粉红色或棕黄色蛹长5—7mm,初期淡绿色,末期黑褐色第10腹节腹面中央凹入,背面中央有一角刺,末端向上弯曲茧灰白色,外面粘附泥土或黄色排泄物•防防治治方方法法 (1)药剂处理种薯对有虫的种薯,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种薯,晾干后再贮存2)及时培土在田间勿让薯块露出表土,以免被成虫产卵3)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可喷洒10%赛波凯乳油2000倍液或0.12%天力E号可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 马铃薯块茎蛾成虫(左)和幼虫马铃薯块茎蛾成虫(左)和幼虫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为害特点为害特点 种群一旦失控,成、幼虫为害马铃薯叶片和嫩尖,可把马铃薯叶片吃光,尤其是马铃薯始花期至薯块形成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严重的造成绝收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9-11mm,椭圆形,背面隆起,雄虫小于雌虫,背面稍平,体黄色至橙黄色,头部、前胸、腹部具黑斑点,鞘翅上各有5条黑纹,头宽于长,具3个斑点。

      眼肾形黑色触角细长11节,长达前胸后角,第1节粗且长,第2节较3节短,1—6节为黄色,7—11节黑色前胸背板有斑点10多个,中间2个大,两侧各生大小不等的斑点4—5个,腹部每节有斑点4个卵长约2mm,椭圆形,黄色,多个排成块幼虫体暗红色,腹部膨胀高隆,头两侧各具瘤状小眼6个和具3节的短触角1个,触角稍可伸缩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防人为传入,一旦传入要及早铲除2)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种植早熟品种,对控制该虫密度具明显作用(3)生物防治,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喷洒苏云金杆菌(B. t.tenebrionia亚种)制剂600倍液4)发生初期喷洒杀虫畏、磷胺、甲萘威等杀虫剂,该虫对杀虫剂容易产生抗性,应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5)用真空吸虫器和丙烷火焰器等进行物理与机械防治,丙烷火焰器用来防治苗期越冬代成虫效果可达80%以上 甘薯绮夜蛾成虫(左)和马铃薯甲虫幼虫甘薯绮夜蛾成虫(左)和马铃薯甲虫幼虫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