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匮要略表解.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03325
  • 上传时间:2017-08-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金匮要略表解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痉病】主证:颈项强急,卒口噤,背反张脉弦而紧,直上下行脉象: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刚痉: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 —— 葛根汤证治 柔痉:发热恶寒,汗出,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 —— 栝蒌桂枝汤里热痉: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 —— 大承气汤【湿病】分类: 外湿:发热、身重、骨节烦痛 —— 微发汗内湿: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 利小便头中寒湿: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 内药鼻中则愈表实证 寒湿在表:无汗,身烦疼 ——麻黄加朮汤,发其汗风湿在表: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 麻杏薏甘汤 证治 表虚证 风湿表气虚: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 防己黄耆汤风湿表阳虚 风邪重: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 桂枝附子汤主之湿邪重:大便坚,小便自利 —— 白术附子汤风湿表里阳气俱虚: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 【暍病】成因:外感暑热之气而成暑伤气阴: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脉弦细芤迟证治 暑热盛: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 白虎加人参汤湿重:身热疼重,脉微弱 —— 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 —— 一物瓜蒂汤主之。

      治禁:①若发其汗,则恶寒甚②加温针,则发热甚③数下之,则淋甚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百合病】百合病病因 病后虚弱─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情绪影响─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因而形神俱病,故有如是现证也证状: ①精神恍惚不定,语言、行动、饮食、感觉失调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②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主方:百合地黄汤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病,发汗后 —— 百合知母汤 (∵致燥)治疗: 救逆法: 百合病,下之后 —— 滑石代赭汤 (∵怯中)百合病,吐之后 —— 百合鸡子汤 (∵虚中)变渴: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 —— 百合洗方变治法: 渴不差者 —— 括蒌牡蛎散变发热—— 百合滑石散【阴阳毒】病因:感天地之疫疠非常之气,沿家传染,所谓时疫证也证治 阳毒: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 升麻鳖甲汤阴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预后: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2【狐惑病】症状: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

      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证治: 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前阴溃烂:蚀于下部则咽干 —— 苦参汤洗之肛门溃烂:蚀于肛者 —— 雄黄熏之蕴毒成脓: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目四眦黑;能食 —— 赤小豆当归散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疟病】脉诊总纲:主脉:弦兼脉治法: ①弦数——多热,风发也 ——饮食消息之 ②弦迟——多寒——可温之③弦小紧——病偏里 —— 下之 ④弦紧——病偏表——可发汗,针灸⑤浮大——病在上 ——可吐之证治 瘅疟:【病机:阴气孤绝,阳气独发】——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白虎加人参汤)温疟:热多寒少,骨节疼烦,时呕,脉平 —— 白虎加桂枝汤牝疟:寒多热少 —— 蜀漆散疟母:病久不愈,结为症瘕 ——鳖甲煎丸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风】中风与痹之鉴别 中风——半身不遂痹证——但臂不遂病因:正气内虚,外风入中主要脉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脉微而数证候 ——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则难言,口吐涎历节病】病因: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证治 风湿: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嗢嗢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寒湿:不可屈伸,疼痛 —— 乌头汤——温经散寒,宣痹止痛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血痹】成因 内因 —— 骨弱,肌肤盛重。

      外因 ——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因体虚而感受风邪,以致血行涩滞,痹于肌肤而成主证:外证肌肤不仁治疗: 邪入尚浅者——脉自微濇,在寸口关上小紧——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邪入较深者——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耆桂枝五物汤【虚劳病】主要脉象: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阴虚:虚劳虚烦不得眠 —— 酸枣汤肾阳不足: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八味肾气丸证治 阴阳两虚 少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 桂枝龙骨牡蛎汤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 小建中汤虚劳里急诸不足 —— 黄芪建中汤虚实夹杂: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丸干血劳─五劳极虚,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 大黄蟅虫丸3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第七【肺痿】证治 问曰:寸口脉数,其人欬,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 脉数虚者,为肺痿虚热型——津液耗伤,阴虚内热——咳唾,吐浊唾,脉虚数——麦门冬汤虚寒型——上焦阳虚,肺中虚冷——不咳,不渴,吐涎沫,小便数,头眩,遗尿——甘草干姜汤【肺痈】成因 :感受风热病毒表证期:发热恶寒,咳嗽胸痛——(银翘散)酿脓期:胸痛加剧,壮热振寒,咳痰腥臭,脉滑数——(《千金》苇茎汤)邪实气闭——葶苈大枣泻肺汤溃脓期:欬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汤【咳嗽上气】成因 :素有水引,复感外邪,饮热互结。

      治则:发汗逐饮寒饮郁肺:欬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射干麻黄汤痰浊壅肺:欬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 —— 皂荚丸证治 饮邪上迫:欬而脉浮 —— 厚朴麻黄汤水饮内停:咳而脉沉——泽漆汤饮热郁肺:欬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 越婢加半夏汤寒饮夹热:欬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 —— 小青龙加石膏汤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奔豚气病】成因 ①情志刺激,肝郁化热上冲——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②汗后阳虚,肾脏水寒之气上逆——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证治 肝气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肾气奔豚 已发证:气从少腹上至心——桂枝加桂汤,[灸其核上各一壮]欲发作:脐下悸——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胸痹】胸痹心痛短气病 病机:阳微阴弦证治 :主证:胸背痛、短气、喘息咳唾,寸脉沉迟,关上小紧主方:栝蒌薤白白酒汤痰涎壅盛——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栝蒌薤白半夏汤偏实:痰阻气逆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枳实薤白桂枝汤兼症 偏虚:心脾阳虚,痰饮上聚 人参汤上焦阳虚寒湿上乘——胸痹,缓急者(胸痹急作,疼痛剧烈)——薏苡附子散饮阻气滞,脾胃气机不利 偏饮阻 胸中气塞,短气 茯苓杏仁甘草汤偏气滞 橘枳姜汤【心痛】寒饮停于心下,胃失和降而上逆——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阴寒固结,寒气冲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4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表里同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实热 里实气滞——痛而闭——厚朴三物汤少阳阳明并病——按之心下满痛,有潮热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实热积滞——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大承气汤脾胃虚寒,水湿内停——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虚寒 中焦虚寒较甚——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寒气厥逆——(手足厥逆,腹满腹痛)寒实内结——胁下满痛,发热,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大黄附子汤【寒疝】阴寒盛——绕脐痛,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脉沉弦——大乌头煎阴寒盛兼表证——腹中痛,手足不仁,逆冷,身痛——乌头桂枝汤血虚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其脉沉紧——当归生姜羊肉汤【宿食】宿食在上——宿食在上脘,当吐之——瓜蒂散宿食在下——脉数而滑,下利不欲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肝着:肝脏气血瘀滞,疏泄失职——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新绛旋复花汤脾约:脾弱胃强,阴液不足——趺阳脉浮而涩,小便数,大便坚——麻子仁丸肾着:寒湿痹着于腰部——身体重,腰中冷痛,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干姜苓术汤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痰饮欬嗽】饮病分类 痰饮——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悬饮——饮后水流在胁下,欬唾引痛溢饮——水饮溢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

      支饮——欬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治则:当以温药和之主证主方——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朮甘汤微饮 脾阳不振——苓桂朮甘汤肾阳不足——肾气丸呕吐: 呕家不渴——心下有支饮——小半夏汤痰饮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眩晕: 冒眩——泽泻汤病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巅眩,此水也——五苓散胃肠留饮——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此为留饮欲去故也,虽利心下续坚满——甘遂半夏汤肠间水气——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悬饮——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十枣汤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主证主方——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汤胸腹满——厚朴大黄汤支饮 支饮重症 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咳家脉弦,咳烦胸痛——十枣汤内饮外寒——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5消渴小便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消渴症】上消——肺热伤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中消——胃热气虚——趺阳脉浮而数,消谷引食,口渴多饮,大便坚,小便数——(调胃承气汤)下消证 ——肾气虚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小便不利】气不化津,水液停蓄——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热入伤阴,蓄水——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下寒上燥——小便不利者,其人苦渴,小腹寒冷——栝蒌瞿麦丸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戍盐汤并主之淋病】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 (当发其汗) 五水 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水 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气 心水——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阴肿病 肝水——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分 五脏水 肺水——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类 脾水——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则小便难肾水——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其人阴肿血分——先停经而后病水水分——先病水而后停经气分——水饮与气搏结在一起,心下坚满如杯,如盘水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