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木垒县城供水工程三期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5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46911385
  • 上传时间:2022-08-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0M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木垒县城供水工程三期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木垒县城供水工程三期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新疆通艺市政规划设计院受新疆昌吉州木垒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进行木垒县城供水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为满足木垒县城发展整体规划的条件,解决城市用水,经县委和有关专家对木垒县供水管线工程进行反复研究和论证,决定实施县城供水系统改扩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县城近期(2015)4.0万人、远期(2030)7.5万人的生活饮用水和县城范围内工商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满足居民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1.1.1 工程名称:木垒县城供水工程三期建设(改、扩建)项目1.1.2 工程规模:1、增加第二水源引水管线7.86km建设,(三眼泉水库闸阀井已建成)2、木垒县水厂扩建项目; 设计规模为: 日供水3万吨,(近期日供水1.2万吨)3、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 新铺设供水管线90.649km;其中旧管线更新5000m1.1.3费用估算总计:6663.62万元其中:建设费用:5338.52万元其他费用:898.0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236.58万元。

      预备费:427.04万元1.1.4 项目资金来源:6663.62万元全部申请国家财政拨款1.1.5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木垒县合盛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1.1.6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1.1.7编制单位:新疆通艺市政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1.2 编制依据1.2.1 供水工程设计标准与规范: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2、《城市供水工程技术规范》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1997年局部修订条文1.2.2 有关资料文件:1、《木垒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1-2030)》2、《征用土地批准文件》3、《用水申请的批准文件》4、《水源水质评价报告》5、《木垒县水文概况》6、《木垒县水质检测报告单》7、《供电协议》1.2.3编制原则  1、根据县城总体规划,结合用水现状和供水规划,本着对水资源统一规划和合理开发的原则,确定供水范围和供水规模;2、注重可行性,着眼合理性,与县城各阶段建设目标和规模相适应;3、保证规划区内的供水设施完善,满足用户用水要求,从而加快县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合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完善供水系统,尽可能减少工程投资,降低供水成本;5、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保障居民用水安全;6、贯彻节能的原则,以先进、适用、合理、经济为原则,降低运行成本改善劳动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7、合理选用管材,使之能够在保证供水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经济耐用。

      1.3 项目所在地概况1.3.1 地理位置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与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为邻,西与奇台县接壤,南越天山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相望,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51′ -92°19′,北纬43°14′-45°15′木垒县东西宽约llOkm,南北长约180km,总面积l3514km2其中山区(含丘陵区)面积3473km2,占总面积的25.7%;平原面积3622km2,占总面积26.8%;荒漠区(含沙漠区)面积6419km2,占总面积47.5%县城地形较为平坦近期(2015年)县城用地规模为8.3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用地规模为11平方公里1.3.2 历史沿革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历史悠久距今3000多年前即有人在县境内活动西汉时期,汉朝政府于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36国木垒属蒲类后国,归西域都护管辖唐代,唐朝政府统一西域后,于贞观十四年(640)在今吉木萨尔县设立庭州,并下设蒲类县,木垒属蒲类县,归庭州管辖唐开元元年(713),唐政府设独山守捉于今木垒县境清朝建立后,清政府在统一西域过程中,由于军事需要,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从今巴里坤至木垒沿途修筑城堡。

      清雍正十年(1732),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岳钟琪以木垒地势扼要,奏移驻军,并修筑木垒城,城周长六百余丈雍正十三年(1735),清政府定名木垒为“穆垒”后“穆垒”又逐渐演变为“木垒”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在东吉尔玛台(今东城镇)建奇台堡,设管粮巡检一员二十六年(1761),清政府以木垒“地沃泉滋”,决定在此“募人大开阡陌”,并派驻绿旗兵木垒营三十二年(1767),清政府从甘肃甘州招募屯民300户1000多人,安置在木垒、奇台屯田,次年两地屯民共开垦土地608公顷三十八年(1773),设奇台县、木垒归奇台县管辖,隶属巴里坤镇西府中华民国6年(1917),设木垒河县佐,隶属奇台县管辖民国8年(1919),开始修筑木垒城,历时9年,初由民工修筑了部分城墙后停工,后由工程营兵完成筑城工程民国19年(1930)3月,木垒建县,从奇台县划出,定名木垒河县,新疆和平解放后,1950年4月成立木垒河县人民政府,隶属迪化专区管辖1954年3月,木垒河县改名为木垒县同年7月,成立木垒哈萨克自治区1955年3月,改称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下设5区19乡,隶属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5月乌鲁木齐专区撤销后,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至今。

      1.3.3 行政区划及人口项目区隶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主要以牧为主、农牧结合辖有三镇(木垒镇、西吉尔镇、东城镇);八乡(新户乡、照壁山乡、乌孜别克乡、英格堡乡、白杨河乡、博斯坦乡、大石头乡);二场(良种场、克牧场)县城现有人口为3.6万人,主要有汉、维、回、哈等13个民族县城规划人口发展规模预计近期(2015年)为4.0万人,远期(2030年)为7.5万人1.3.4 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 项目区南部山区属天山东段末稍,山体为东西走向,山势由西向东递减,海拔多在3000m以下,是木垒河的发源地北为北塔山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程800m~lOOOm,东界为蒙罗克山和青驹羚山山前洪积扇顶部,西为奇台县开垦河流域平原区项目区南、北、东三面环山,北面开阔,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冲洪积扇区地面坡降为1.8%~2.4%,冲洪积平原区平均地面坡降0.5%左右 项目区由南向北依次为山区、丘陵、冲洪积平原和沙漠地带山前倾斜平原由各河流冲积扇相互联结而成,南起丘陵边缘,北至扇缘泉水溢处带(泉水大部已干涸),由大厚度的砂砾石和土、砾交互堆积而成,地势开阔平坦冲洪积平原南起扇缘泉水溢出带,北至沙漠边缘,由深厚的冲积、湖积物交互沉积而成,地势低平。

      沙漠区位于冲洪积平原北缘,多为砾质戈壁和流动、半流动沙丘,垅状沙丘起伏较大,属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段,两道沙梁东西向横贯全区二)气象 项目区属于木垒河流域,有木垒气象站和跃进水库进库水文站两个气象站本着就近统计的原则,本次项目区采用木垒县气象站统计资料木垒气象站于1958年11月成立,地理坐标为东径90°17 ′、北纬43°50 ′,测站高程1272m,观测项目有气温、降水、蒸发、风速、冻土深度等,自设站后各气象要素连续观测至今,项目区气象如下: a、降水:项目区分析范围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年平均降水量334.Omm其中春季降水量68.1mm,占年降水总量的20.4%;夏季降水量129.1mm,占年降水总量的38.7%;秋季降水量97.3mm,占年降水总量的29.1%;冬季降水量39.6mm,占年降水总量的11.9%,历年平均次降雨量大于lOmm的降水量为318mm见表1-1 b、蒸发:以木垒县气象站1999-2009年20cm月蒸发系列折算为E601蒸发量代表分析水面蒸发量,项目分析范围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95.4mm见表1-2 c、气温:项目分析范围多年平均气温为6.3℃,元月份平均气温为-11.2℃,7月份平均气温21.4℃。

      极端最高气温为36.9℃,极端最低气温为-31.8℃见表1-3 d、项目区平均风速为4.4m/s,风向多为南风和偏北风e、冻土深度: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为1.77m项目区(1999-2009)多年平均降水量表表1-1                                 单位mm 站名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降水量木垒县10.48.818.940.35029.349.739.230.727.418.111.2334项目区(1999-2009)多年平均降水面蒸发表表1-2                                 单位mm 站名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降水量木垒县14.916.61994.5169215.4205193.9155.177.517.217.11195.4项目区(1999-2009)多年平均气温统计表表1-3                                 单位℃ 站名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降水量木垒县-11.2-8-1.18.11519.921.420.4156.5-1.7-9.46.3(三)水文及水文地质地表水资源: 项目区水资源匮乏,有6条河流,16条泉水沟,127个泉眼。

      地表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342×l04m3,占全州地表水量的4.12%木垒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博格达山北坡,源头与奇台开垦河相隔分水岭,与开垦河源头直线距离不到14km,是项目区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706×l04m35-7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得61.6%;连续最大四个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3.1%,出现在5-8月连续最小四个月(12-3月)的径流量,只占全年径流量的6.6%,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量是最小月径流量的18.7倍项目区的山区是河流径流形成区,平原是径流散失区在山区,河流径流量随河长或集水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河流出山口后,随河长或集水面积的增加,径流量反而减小根据昌吉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6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木垒县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1.81×l08m3,折合降水深163.9mm,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411×l08m3,地表水资源量1.861×l08m3,可利用量为1.076×l08m3据该成果,木垒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0.5184×l08m3,可利用量为0.4584×l08m3,利用地表水资源量系列数据计算,木垒河流域不同频率地表水资源量为0.6837~0.2248×l08m3。

      地下水资源:根据2007年昌吉州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所完成的《新疆木垒县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报告》,木垒县地下水总补给量为0.8952×l08m3,地下水资源量为0. 8528×l08m3,其中天然补给量0.1831×l08m3,可开采量为0.6500×l08m3据该成果,木垒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0.0433×l08m3,可开采量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