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成佳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5页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成佳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有机物大多易挥发,因此许多有机物保存时为避免挥发损失,可加一层水,即“水封”,下列有机物可以用“水封法”保存的是( )A.乙醇 B.氯仿 C.乙醛 D.乙酸乙酯参考答案:B略2. 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的一组试剂是( )A.氯化铁溶液、溴水 B.饱和食盐水、溴水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D.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参考答案:C略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NA个二氧化碳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B.18g水所含的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NA个硫酸分子共有6mol原子参考答案:B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C.马口铁(镀锡铁)破损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锡先被腐蚀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 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 mol电子通过参考答案:D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够组成原电池,但不能因此说构成原电池电极的材料一定都是金属,例如锌和石墨电极也能跟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
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中的电子流向不活泼的电极,因此活泼金属是负极镀锡铁表皮破损后与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铁较锡活泼,铁先失电子被腐蚀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是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为Zn-2e-=Zn2+,1 mol Zn失去2 mol电子,0.2 mol锌(质量为13 g)被溶解,电路中有0.4 mol电子通过5. 把Ca(OH)2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溶解平衡:Ca(OH)2(s) Ca2++2OH-当向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 Ca2+浓度增大 C. 溶液中OH-浓度减小 D. 溶液OH-浓度增大参考答案:A6. 下式表示一种有机物的结构,关于它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有酸性,能与纯碱溶液反应 B.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C.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7 mol NaOH反应 D.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参考答案:C略7. 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参考答案:A略8. 某酸溶液中C(H+)=0.1mol·L-1,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 A.一定等于0.1mol·L-1 B.一定大于0.1mol·L-1 C.一定小于0.1mol·L-1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D略9. 下列物质不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浓盐酸 B.食盐 C.硫酸铜 D.氢氧化钠参考答案:B略10. 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4.5 g水蒸气放出60.45 kJ的热量,则反应:2H2(g)+O2(g)===2H2O(g)的ΔH为( )A.-483.6kJ·mol-1 B.-241.8 kJ·mol-1C.-120.6 kJ·mol-1 D.+241.8 kJ·mol-1参考答案:A解析:生成4.5 g H2O(g)时放出60.45 kJ的热量,根据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可知ΔH=-(36/4.5)×60.45 kJ·mol-1=-483.6 kJ·mol-1。
11. 如图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参考答案:D【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分析】实现物质分离的方法有:过滤、分液和蒸馏、渗析等,根据实验选择合适的仪器.【解答】解:A、蒸馏可以实现两种沸点差距较大的两种互溶物质的分离,故A不选;B、渗析可以实现胶体与溶液的分离,胶体粒子颗粒大,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能透过半透膜,常用渗析的方法提纯胶体,故B不选;C、过滤一般是用来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故C不选;D、定容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过程中的一步,不能分离物质,符合题意,故D选择,故选D.12. 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可以用稀硝酸来溶解样品,也可以用双氧水和稀盐酸溶解样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假设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硝酸、双氧水和盐酸反应①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铜与双氧水、盐酸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2 mol的H2O2参加反应,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③用双氧水和稀盐酸溶解样品与用稀硝酸溶解样品相比较,哪种更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a g,用足量的双氧水溶解后,剩余残渣经过洗涤干燥称得质量是b g,则样品中含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略13. 下列燃料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A.氢气 B.天然气 C.液化气 D.沼气 参考答案:A14. 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分子中指定的碳原子不属于手性碳原子的是A.苹果酸 B. 丙氨酸 C.葡萄糖 D.甘油醛 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共13分)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并探究溴乙烷的性质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加热装置未画出):H2SO4(浓)+NaBrNaHSO4+HBr↑ CH3CH2OH+HBrCH3CH2Br+H2O有关数据见下表: 乙醇溴乙烷溴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色液体密度/(g·cm?3)0.791.443.1沸点/℃78.538.459 1.溴乙烷的制备:(1)若图甲中A加热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浓度过大,均会使C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呈橙色,原因是A中发生了副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F连接导管通入稀NaOH溶液中,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 ;导管E的末端须低于D的水面,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为了除去粗产品中的氧化性杂质,宜选择下列__________ (填序号)溶液来洗涤所得粗产品 A.氢氧化钠 B.碘化钾 C.碳酸氢钠 D.亚硫酸钠(3)粗产品用上述溶液洗涤、分液后,再经过蒸馏水洗涤、分液,然后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后过滤,再将所得滤液进行蒸馏,收集到的馏分约10.0 g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___________ 2.溴乙烷性质的探究用如图乙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溴乙烷的性质:在试管中加入10 mL 6 mol·L?1NaOH溶液和2 mL溴乙烷,振荡、静置,液体分层,水浴加热 (4)观察到___________,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5)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反应的气体产物为乙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丙装置a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若无a试管,b试管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HBr+H2SO4(浓)= Br2+SO2+2H2O(2分) 吸收SO2, Br2,HBr,防止污染空气(2分) 使溴乙烷充分冷却,提高产率2分) (2) D(1分) (3)53.4﹪(2分) (4)液体分层现象消失(1分)(5)吸收乙醇(1分) 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2分)(合理即可)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回答下列问题。
用酸的序号及“>”“<”“=”填空)(1)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粒,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粒,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如果取等体积的0.1 mol·L—1的三种酸溶液,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参考答案:(1)b>a=c (1分) (2)c>b=a (1分)(3)c>a>b (2分) b>c=a (2分)18. (10分)兔耳草醛是食品与化妆品工业中的香料添加剂工业上可通过有机化工原料A制得, 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合成路线中反应①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②属于_____________(填写反应类型)。
(3)写出由D获得兔耳草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 a.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b.能发生加聚反应;c.苯环上只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参考答案:19. 三国时期,诸葛亮领兵南征,遇到了“哑泉”,士兵饮后腹痛,致哑,甚至死亡.又有一“安乐泉”,饮后可解“哑泉”之毒.2003年,经科研人员研究,“哑泉”水溶液中有硫酸铜,“安乐泉”水质偏碱性.(1)请你说出“哑泉”使人中毒的原因.(2)“安乐泉”能够解毒的原因是什么?(3)现代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哑泉”中毒的现象,你能用什么办法尽快解毒?参考答案:(1)“哑泉”中的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够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使人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