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国乡镇财政运行困境及其路径选择.docx
7页目前中国乡镇财政运行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摘要: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收入的消减效应显著,对增加乡镇财政收入的替换效应较弱;农村税费改革使乡镇财政困难等原有问题充足暴露出来,深入扩大了乡镇财政的不平衡,使乡镇财政正常运转愈加困难;要使乡镇财政走向良性运转轨道,就必需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加大力度培植乡镇税源,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合理的公共管理体制 关键词:乡镇财政;税费改革;困境;路径选择 一、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经过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走入历史新一轮的农村税费改革不但仅是政府和农民之间分配关系的一个调整,它对农村政治、社会的发展乃至国家和农村社会关系的构建全部会带来一定影响从农村现实情况看,农村税费改革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转变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使乡村干部更加好地为农民服务不过,农村税费改革使乡镇财政困难等原有问题充足暴露出来,无疑对乡镇财政的运行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收入的消减效应显著 税费改革取消了自1953年确立的财政自筹制度。
因为财政自筹资金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强制征收,成为游离于政府财政预算的制度外财政收入即非税收入非税收入关键包含多种行政性收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罚没收入、专题收入、其它收入等在实际操作中,这部分收入灵活性比较大,很多乡镇政府在财政资金难以保障正常运作的时候,常常会在非税收入上做文章非税收入含有较大的随意性,加之对自筹制度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致使它成为乱收费、乱摊派等“寻租”行为的制度性根源就全国范围而言,税费改革全方面推行以前,乡镇自筹统筹资金在乡镇财政中的地位日益加重,其增加的幅度超出乡镇财政预算收入以山东省为例,在乡镇可用财力中,自筹统筹资金的比重快要(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财政“越位”和“缺位”并存 乡镇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造成财政的“越位”和“缺位”并存,成为乡镇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首先,乡镇不但一样根据集权大一统的方法搞所谓“六套班子、七所八站”,而且,因为向下和横分流渠道的匮乏,约束和监督机制的缺失,即使精简机构,实施起来往往是减了机构不减人,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域,政府部门甚至成了处理就业的唯一渠道相当部分乡镇70%~80%的财力用于养人,而缺乏办事的经费,部分贫困乡镇甚至连养人的钱全部缺乏。
其次,乡镇政府还没有完全从私人经济领域退出来,有的还继续把财政资金投入到竞争性领域,直接兴办企业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的越位必定引发对应的缺位,造成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没有财力保障上级出政策,乡镇财政拿钱的要求过多,使乡镇财政在财力安排上处于被动局面 (五)乡镇政府权责不清,公共管理体制不合理 乡镇财政困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公共管理体制本身现在农业管理体制的系统是上下级机构“对口”设置,这是经典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没有必须,如中央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主要影响的、事关农业发展的全局化的工作,而省级组织就没有必须有这些工作,到了市一级,关键是实施政策和上报相关情况,机构设置并不需要“对口”因为历史的原因,农业管理机构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单独的宏观管理的行政机构,而是部门分割,各自为政 四、乡镇财政走出困境的基础路径 (一)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规范地方分配关系 首先,要根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标准,合理界定地方各级收支范围,确保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根据区域性标准和责财统一的标准划分各级事权,依据基层政府的支出责任,对应下放财权财力,使财力和支出责任相匹配,尽可能降低专款规模。
二是对共有事权应依法明确职责,并建立对应的支出分摊机制其次,在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总体框架下,应深入改善和完善转移支付方法建立规范、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规范转移支付的方法为更加好地摆脱计算中转移支付的基数,可将原体制订额补助、增资性转移支付和部分专题补助,合并简化为通常性转移支付最终,实施根本的分税制,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明确地方税主体税种,合理确定税收管理权限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合理确定地方税权,优化地方税结构,规范地方税征管和保障体系在科学划分各级地方事权的基础上,为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稳定的资金 (二)完善乡镇财务管理机制,化解乡镇债务风险 健全财政监督审批制度,防范、化解乡镇财政的债务风险,实现乡镇财政的收支管理法制化、正规化首先,加强乡镇政府债务管理,预防出现新的不正常债务,化解债务风险对经济发达、财政收支规模较大,或含有显著的集聚和辐射作用的中心镇,应深入扩大乡镇财政管理的自主权,以调动其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对经济欠发达、收支规模小的乡镇,则可实施“乡财县管”,由县级财政直接进行规范管理其次,在详细的财务管理上,要加强乡镇财务会计集中核实工作,充足发挥乡镇会计核实中心的作用。
要建立债务消化监督和汇报制度,上级财政要对下级政府债务进行监控,并作为财政工作考评的一项主要内容最终,要全方面清理县乡政府的债权和债务,明确性质,界定责任,分类处理逐年消化旧债,严格控制新债,不得超越财力可能举债搞建设把消赤减债工作纳入乡镇领导任期的工作目标管理,严格奖惩要果断严禁要求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能要求乡镇配套资金搞建设项目等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力培植乡镇税源 从根本上来讲,要处理乡镇财政困难,必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收入,做大做强乡镇财政的财源基础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应从城镇统筹发展的角度,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关键,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期有效机制首先,应从当地实际出发,建立和扩大多种农副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为产品销售提供更大的服务平台并经过完善流通体制,加紧地产品的销售步伐,扩大市场空间,不停提升地产品的经济效益在项目标帮扶上,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困难乡镇的不一样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部分适合当地区有发展潜力的工农业项目,并对应采取部分优惠政策,促进其发展。
其次,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培养税源、涵养税源再次,要把乡镇财源建设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放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在此基础上主动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升级,经过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最终,在培植财源的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和发展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既充足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又拓宽银行信贷资金渠道 (四)精简乡镇机构,加紧转变政府职能 全方面取消农业税,为乡镇机构的精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贵良机借助农业税免征的政策效力,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压缩乡镇财政支出负担,为乡镇财政发明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总体上应本着优化乡级财政性的配置,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标准,经过精简机构,合并乡镇,进行优势互补,整合,以减轻社会负担,促进基层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关键是要严格规范乡镇的机构和岗位设置,降低无须要的机构和财政供养人员,节约行政费用开支;要严格控制新增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对超编单位的超编人员不得安排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加紧机关机构改革步伐,将有条件的机关推向市场;要清理县乡财政供养人员,加大人员分流力度,实施“减员增效”,降低行政成本。
(五)健全公共管理体制,实施绩效评定 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的实施,建立新型的公共管理体制首先,做到县乡政府农业机构的设置和工作职能依据各自的需要和市场来决定,不需要再和中央政府“对口”,尽可能的降低机构设置,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在分权的基础上做到“评定管理”伴随农业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当代农业转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步骤作为一个整体,综合利用多种社会经济方法来进行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已成为必定趋势组织绩效是现代政府和部门管理的关键价值,而分权化的管理抛弃了层级的传统集权模式,力图调动各方面主动性和发明性在实际工作中,乡镇部门因为“评定管理”的引入而增加了压力,使得其能够自觉调整组织结构,促进公共人力的开发,同时由以前关键对工作步骤的关注转变到对工作效果的关注上来 参考文件: [1]王郅强,文宏.化解目前乡镇债务的困境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5660. [2]陈锡文.农村公共财政制度[M].北京:发展出版社,2021. [3]刘建华.乡镇财政困境的外部环境和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3035. [4]董雅平.调整完善乡镇财政所职能的意见和提议[J].魅力,2021,(9):9293. [5]杨淑香.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的困境及导解思绪——以云南省江川县为例证[J].经济问题探索,2021,(7):127131. [6]孙爱国.乡镇财政困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新学术论丛,2021,(3). [7]张晓峰.税费改革后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问题探析[J].理论探讨,2021,(1):144147. [8]蔡芳宏,柯元.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对乡镇财政改革的考察[J].财政研究,2021,(7):4647. [9]黄世界.后税改时期的乡镇公共财政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理论月刊,2021,(2):1761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