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88244406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下面我就这节课索要探讨的《用比例解决问题》进行以下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时间安排,本节课学习例5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决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成正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如归一应用题,只不过那时是就题论题,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这里主要使学生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对正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二、说学情  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定能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探究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交流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从“一题多解”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四、 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唤起与生成复习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判断两个量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索与解决 1、学习例5,用正比例意义解决问题 (1)抛出问题,激发学习激情引导学生想一想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用水问题里隐藏有哪些数学问题呢?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小结:水的单价一定,用水吨数与总价成正比例 2、课件出示例5,学生用已有知识即算书方法解答,在作出评价后激励学生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李奶奶的问题  思考:①题目告诉我们哪几个量?②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③怎样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完成填空课件出示(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相等即可以根据比值相等列出等式)在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解题过程。

      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验算:你认为李奶奶用了10吨水交16元钱,这个答案符合实际吗?你是怎么判断的?引导学生检验,鼓励方法多样  4、变式练习 课件出示下面的练习: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通过交流思考,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改变后,题目中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数变了学生利用新知进行变式拓展练习,巩固所学方法  5、 引导学生概括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小组交流总结)三、巩固与提高在新课后精心设计了练习题一道基本练习,一道提升练习,这样逐步加深难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得到提高四、收获与评价1、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2、对学生今天的学习表现作出评价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