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新高考全国卷Ⅱ原创猜题预测卷(第2届双新杯新高考命题大赛).docx
25页2022年新高考II卷语文原创猜题预测卷命题人:宋田虎单位:大连市103中学审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何长涛工作室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下教材版本:人教版2019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此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电影当下处于高歌猛进的时代,处于不断创造文化奇迹、不断给世人带 来惊喜的时代国产电影的受众关注度、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热度,是文学艺术其 他行当所无法比肩的中国电影正处于黄金开展机遇期站在新时代大门口反观反思中国电影,我们同时看到隐患和欠缺许多平庸 之作呼应我们周遭弥漫的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气而生平庸之作多表现为雷 同化、外表化和粗疏化:只关注娱乐不关注思想;只关注生活表象而不探究生活 中的开展趋势;对生活没有新发现,对艺术没有新表达;盲目跟风克隆,执着于 缺少新意的翻拍与续拍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工程中寻找风向,模仿效法2017 年生产故事影片798部,在影院公映的影片只有396部,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 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 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
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 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 悲剧与团圆剧的思量和考虑,却因而也引起了我对于创作杂剧的兴趣,以及对于 生死的反思自从我离开北平,远赴南方结婚后,当我住在上海和南京的几个月中,先生 与我本来还有书信往来,而自1948年11月我随外子迁至中国台湾后,先生与我 的书信来往就完全断绝了我现在所保存的先生的手迹,一局部就是先生当年亲 手评改的我的习作旧稿,另一局部那么是我离开北平前先生给我的几封信,还有一 首先生为给我送别而写作的七言律诗,诗题是《送嘉莹南下》: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廿载上堂如梦吃,几人传法现优昙清楚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云暗过江潭1974年,我首次回国探亲,闻知先生已早于1960年逝世古语说“人师难 求”,先生所传授给学生的,绝不是书本的知识而已,而是诗歌的精魂与生命, 以及结合此种精魂与生命的,先生所表现出的整体的品格和风骨注】〔顾随(1897—1960)〕字羡李,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终生执教并从事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叶嘉莹为其受 业弟子。
文本二: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季先生(节选)叶嘉莹有一次先生来上课,步上讲台后便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三行字:“自觉,觉人; 自利,利他;自渡,渡人初看起来,这三句话好像与学诗并无重要之关系, 而只是讲为人与学道之方,但先生却由此而引发出了不少论诗的妙义先生所首 先说明的,就是诗歌之主要作用,是在于使人感动,所以写诗之人便首先须要有 推己及人与推己及物之心先生以为必先具有民胞物与之同心,然后方能具有多 情锐感之诗心于是先生便又提出说,伟大的诗人必须有将小我化而为大我之精 神,而自我扩大之途径或方法那么有二端:一那么是对广大的入世的关怀,另一那么是 对大自然的融入于是先生遂又举引出杜甫《登楼》一诗之“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为前者之代表,陶渊明《饮酒》诗中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为后者之代表6.以下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先生对《小紫菊》只略作修改,对《踏莎行》仅用“味辛”作评,足见 先生的遣词用字既敏锐又精当B.文章写了丧母的悲凄,写了日占的国难,写了师生唱和的过程,还写了 书信断绝的伤感,文笔沉郁,全文笼罩在浓郁的哀愁之中。
C.作者受到先生的启发和影响,诗词的思想内容从表现少女的闲愁幽怨, 转而能表现直面苦难的坚毅精神D.这篇序言回忆师生的唱和,显示出师生之间的保护之意和崇敬之情,表 达出作者对先生的悼念和怀思答案:B解析:“全文笼罩在浓郁的哀愁之中”分析不正确文中师生唱和的过程 自然温馨,并不哀愁7 .以下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送嘉莹南下》中的“清楚已见朋鸟起北”句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 典故,寄寓着先生对作者的期望和勉励8 .先生只用雪莱诗意改写了两句词,作者却用这两句凑成了一阕,正印证 了韩愈《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C.《游春记》对“登山观海”的叙写,与《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应 验,都象征着理想的实现,是喜剧的结局D.作者写诗,作词,对创作杂剧有兴趣,既表现出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自由 文风,更表现出抗战期间的战斗精神答案:A解析:B. “印证了” “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说法不正确作者“模仿先生 的作风”,还“苦未能似”C.”与《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应验,都象征 着理想的实现,是喜剧的结局”说法不正确三桩誓愿”的情节使悲剧气氛更 浓烈,还是属于悲剧结尾D. “更表现出抗战期间的战斗精神”说法不正确。
战 斗精神”拔高了对作者及作品的理解评价8 .请结合文本二,说说写诗之人怎样才能做到“自觉,觉人;自利,利他; 自渡,渡人”4分)答案:①先要有民胞物与(推己及人与推己及物)之心;②再要有多情锐感之 诗心;③要关怀广大的人世;④要融入大自然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由“写诗之人便首先须要有推己及人与推己及物之心先生以为必先 具有民胞物与之同心,然后方能具有多情锐感之诗心”可以概括出①②两点;由 “伟大的诗人必须有将小我化而为大我之精神,而自我扩大之途径或方法那么有二 端:一那么是对广大的入世的关怀,另一那么是对大自然的融入”可以概括出③④两 点9 .如欲以“先生已去,教诲永留”为题写一那么《〈顾随:诗文丛论〉序言》 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分)答:答案:①顾随对《小紫菊》的修改,使诗句抒情性更强,有了更为轻灵自然 的诗味②顾随对作者的词给了 “味辛”的评语,表达出用坚韧与放达品味艰辛 的文学主张③顾随的杂剧《游春记》以团圆剧结尾,表达了对高远的理想和志 意的推崇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顾随先生留给学子的也就是留给作者叶嘉莹的在文本一中,先生留 给作者叶嘉莹的有以下三处:顾随对《小紫菊》的修改对作者有启发,作者作《踏 莎行》是受了顾随的启发,顾随创作杂剧《游春记》也引起了作者的创作兴趣和 反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王敦字处仲,司徒导之从父兄也父基,治书侍御史敦少有奇人之目,尚 武帝女襄城公主,拜驸马都尉,除太子舍人及太子迁许昌,诏东宫官属不得送• • • •敦及洗马江统、潘滔,舍人杜蕤、鲁瑶等,冒禁于路侧望拜流涕,时论称之迁 给事黄门侍郎赵王伦篡位,敦叔父彦为兖州刺史,伦遣敦慰劳之会诸王起义 兵,彦被齐王冏檄,惧伦兵强,不敢应命,敦劝彦起兵应诸王,故彦遂立勋绩 惠帝反正,敦迁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出除广武将军、青州刺史永嘉初,征为 中书监于时天下大舌L敦悉以公主时侍婢百余人配给将士,金银宝物散之于众, 单车还洛东海王越自荥阳来朝,敦谓所亲日:“今威权悉在太傅,而选用表请, 尚书犹以旧制裁之,太傅今至,必有诛罚俄而越收中书令缪播等十余人杀之 越以敦为扬州刺史,潘滔说越日:“今树处仲于江外,使其肆豪强之心,是见贼 也会扬州刺史刘陶卒,帝复以敦为扬州刺史,寻进都督征讨诸军事、 假节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 日:“王与马,共天下敦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学通《左氏》,口不 言财利,尤好清谈,时人莫知,惟族兄戎异之。
经略指麾,千里之外肃然,而麾 下扰而不能整武帝尝召时贤共言伎艺之事人人皆有所说惟敦都无所关意色殊恶 自言知麦鼓因振袖扬枪音节谐韵傍假设无人举坐叹其雄爽又尝荒恣于色,体为之弊, 左右谏之,敦日:“此甚易耳乃开后阁,驱诸婢妾数十人并放之,时人叹异(节选自《晋书・王敦传》)10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武帝尝召时贤共言伎艺之事/人人皆有/所说惟敦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 言知击鼓/因振袖扬枪/音节谐韵/傍假设无人/举坐叹其雄爽/B.武帝尝召时贤共言/伎艺之事人人皆有/所说惟敦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 言知击鼓/因振袖扬枪/音节谐韵/傍假设无人/举坐叹其雄爽/C.武帝尝召时贤/共言伎艺之事/人人皆有所说/惟敦都无所关意色/殊恶/ 自言知击鼓/因振袖扬枪/音节谐韵/傍假设无人/举坐叹其雄爽/D.武帝尝召时贤共言伎艺之事/人人皆有所说/惟敦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 言知击鼓/因振袖扬枪/音节谐韵/傍假设无人/举坐叹其雄爽/答案:D解析:“所说”作“皆有”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 根据句意,“惟敦都无所关”与“意色殊恶”是两个句子,不可混杂在一起,据 此排除C项。
应选D原文加上标点为:武帝尝召时贤共言伎艺之事,人人皆 有所说,惟敦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击鼓,因振袖扬枪,音节谐韵,傍假设 无人,举坐叹其雄爽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舍人,官名指君王左右亲近之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为赵宦 者令缪贤舍人汉时为太子属官,魏晋以后职掌与名称略有差异B东宫,汉代太后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以东宫称太后所居之宫后指太子 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如李密《陈情表》:“当侍东宫」C.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一带呈西南、东北流向,故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如李清照《夏日绝句》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D.中兴,中途振兴;转衰为盛如《诗经•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 周室中兴焉”中的“中兴”,即与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答案:A解析:举例错,“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豪门贵族家里 的门客”,而非“君王左右亲近之官”,两处“舍人”的意思不一样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王敦出身官宦世家,年少之时即平步青云,官运亨达其父和堂弟均居 高位,本人那么娶襄城公主为妻,并被授予驸马都尉之职。
B.王敦明察朝局,洞悉大势,堪称高瞻远瞩司马伦篡夺帝位,王敦力排 众议,说服叔父王彦举兵响应诸王平叛,并建立不世功勋C.王敦不仅有奇人之目,而且学识渊博,精通《左传〉〉他不谈论钱财名 利,当时之人除了族兄王戎外,没有人了解他的志向抱负D.王敦面容清秀,性格落拓不羁,且能虚心纳谏他曾沉湎于女色,在左 右亲近之人劝说后,王敦那么将全部婢妾释放回家答案:B解析:“王敦力排众议” “并建立不世功勋”错,前者于文无据,后者张冠 李戴,原文为“敦劝彦起兵应诸王,故彦遂立勋绩”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⑴今威权悉在太傅,而选用表请,尚书犹以旧制裁之,太傅今至,必有诛 罚4分)(2)经略指麾,千里之外肃然,而麾下扰而不能整4分)译文答案:⑴现在威势权力全都在太傅那里,但是选用官吏上书问事,尚书还是 按原来的制度来裁断,太傅这次到来,一定要诛罚人 ⑵他治理和指挥军队, 千里之外都能安定平静,军纪严肃,但是身边的部下却纷乱不能整肃 〔⑴ 关键词“选用” “裁” “诛罚”各1分,句意1分2)关键词“经略” “指 麾” “整”各1分,句意1分〕14 .选文摹写王敦时,曾几次借“第三方”反响来塑造人物形象,请概括回 答。
3分)答:答案:①王敦和江统、潘滔、杜蕤、鲁瑶等冒犯禁令在路边望拜、流泪以送 太子,当时的舆论称赞他们;②王敦和堂弟王导等同心拥戴皇帝,用以强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