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亲特困母亲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docx
6页Word单亲特困母亲生活现状调查报告近期,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妇联对全镇范围内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生活的现状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努力为单亲特困母亲和家庭开展有针对、有重点的帮扶活动,切实有效地关心单亲特困母亲转变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让她们的孩子能健康欢乐地成长 一、单亲特困母亲的定义 单亲母亲,主要是指离婚、丧偶之后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女性单亲特困母亲是因离异或丧偶而造成家庭结构残缺、由女性独自担当赡养老人抚育子女责任、缺少改善现状的机遇并且家庭经济收入处于或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女性 二、单亲特困母亲的生活现状 黄川镇妇联对符合以下条件的单亲特困母亲进行了调查,一是黄川镇户籍,因离异或丧偶造成家庭结构残缺;二是单亲母亲年龄在50周岁以下,子女年龄在18周岁以下以及有在校就读的高校生家庭;三是家庭年收入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 1、经济收入 在被调查的单亲特困母亲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占到40%,甚至有的单亲家庭人均月收入还不足200元她们都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固定收入,主要靠种地、亲戚伴侣资助、打点儿零工和低保来维持生活,特别贫困,生活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当地平均消费水平。
2、文化程度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学校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0%,其中有1位单亲特困母亲是文盲,学校文化程度的占5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0%,80%左右的单亲特困母亲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养和力量水平特别低 3、健康水平 由于大多数单亲特困母亲为中年女性,长期的艰苦劳作和生活压力,使她们均患有各类不同的疾病较为集中的是关节炎、腰间盘突出、腰腿风湿痛苦、妇科病和贫血等病症由于不能定期体检,甚至农村有的人怕检查出毛病从未检查过身体,因此许多时候一般都是疾病发作了才检查出毛病来有病不医,乱抓药乱吃药的现象普遍存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4、社会关注 在走访中,我们发觉,有30%的单亲家庭曾经得到过相关单位的救助,但这种救助方式只是单一的一般救助,没有作为单亲特困母亲的特别身份得到额外的救助,民政部门也没有特地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特地的扶持大部分的单亲特困母亲盼望社会上对她们进行关爱和救济但从目前的状况看,这一特别弱势群体没有引起社会上的高度重视 三、单亲特困母亲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收入来源匮乏 单亲母亲贫困的主要缘由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渠道家庭拖累,外出务工难在我镇,年龄偏大丧偶的女性大部分都选择在婆家生活,存在照看孩子和老人,同时还要顾及家务和农活等问题,所调查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子女都在上学,由于家庭的拖累,很多单亲母亲无法外出打工,缺少创收的渠道。
文化水平低,缺少技能,就业难单亲特困母亲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多数没有一技之长,又由于有些年龄偏大,造成多数用人单位不愿招用她们因此多数人难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除此之外,由于缺少资金,没有创业致富渠道,大多数想从事生产进展和开发创业的单亲母亲,也由于自身条件受约束,得不到资金和技术的扶持和关心,无法起步,望"业'兴叹 (二)缺乏生活保障 1、怕生病,有病不敢医虽然大部分单亲特困母亲参与了医保,但报销比例较低假如生病住院既担忧家务活没人干,又担忧孩子无人照看,不到万不得已,许多人都忍耐不去看病 2、怕消失意外,有事钱难借在调研中,全部的单亲家庭孩子还在上学,学费支出比例很大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但书本费、校服费、补课费和食宿费等必需的费用支出占家庭支出的一半以上,让很多单亲家庭犯难她们最担忧的是怕家人遭到不幸,农村单亲母亲又可怕天灾使庄稼歉收 (三)缺少感情沟通,文化消遣活动单调 由于单亲特困家庭支出有限,基本没有文化消遣活动空间,在黄川镇,单亲特困母亲基本上是务农、干家务活,与邻居串门儿的时间都很少,更谈不上什么丰富文化生活了另外,单亲母亲心理孤独,性格独特,再婚特别难她们丧偶后都盼望再婚,可是碍于农村传统习俗或可怕孩子以后受到委屈、家庭负担重及找不到合适的情愿共同养家的人等缘由,很多人难以再婚。
(四)缺少家庭教育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影响很大在调查中,有的孩子由于缺乏父爱,形成孤僻、软弱的性格另外,对孩子学习成果影响较大由于单亲母亲普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给孩子造成肯定的负荷压力调查发觉,80%左右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学习成果并不抱负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也有肯定的影响由于单亲母亲对孩子感情沟通少,或是用溺爱来代替父爱,在孩子的成长空间里,大多数形成了孤僻、冷漠、自私、怯懦或独立的性格,由于性格上的偏执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这一特别弱势群体没有引起社会上的高度重视 四、改善单亲特困母亲生活状况的建议 (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考虑到单亲家庭的特别困难单亲家庭由于成员少,维持其基本生活所需的人均费用也相对较多,因此,对其应享受的救助标准最初相应调整,体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正性 (二)整合各种针对单亲特困母亲的救助资源,建立单亲特困母亲救助的专项资金 由于目前针对单亲特困母亲的救助资源具有肯定的部门性和分散性,建议将各种救助资源整合起来,建立单亲特困母亲救助的专项资金以妇联或民政为主要牵头机构,发动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力气,募集并统筹救济基金,建立并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的多样化资源筹措机制,丰富社会救助的形式,使对单亲特困母亲的社会救助更有效。
(三)针对单亲特困母亲制定特别的就业与再就业政策 对单亲家庭有特别的经济救济和就业促进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以母子福利资金的贷款为主,包括修业、就业预备、技能学习、创业、营业等众多项目的资金都可申请贷款(子女未满18岁均可享受)每年依据社会经济进展状况调整与改善资金新设、额度的提高、偿还期限的延长等或是同各国小额、低息或免息的贷款,关心单亲特困母亲进行创业 (四)针对单亲特困母亲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专业社会工作不以盈利为目的,强调"助人自助'在改善单亲特困母亲生活状况方面,专业社会工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进行介入: 1、为单亲特困母亲供应就业、再婚、技能培训信息,增加自身的技能和资本;通过各种小组、村居等活动,帮助单亲特困母亲建立和扩展社会支持网络,增加猎取各种资源的机会;增加单亲特困母亲正面的心情和自我认知,树立生活的信念和抱负 2、开展村居活动,鼓舞单亲特困母亲参加村居生活,建立健全村居支持网络,丰富单亲特困母亲文化消遣生活 3、利用各种渠道,准时向政府或有关政策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为单亲特困母亲争取更有利的生存环境及福利资源 4、推动专业社会工队伍的培育和建设,在整个社会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
单亲特困母亲的生活状况不仅是由于家庭结构的残缺造成的,更是由于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其女性身份,在社会结构中难以猎取机会与资源造成的因此解决这一群体的现实问题与需求,不仅要靠单亲特困母亲这一群体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从社会文化与社会政策上营造一种更有利于单亲特困母亲生存与进展的氛围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