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西译的趣事及真正的文化主题.docx
4页红楼梦?西译的趣事及真正的文化主题 ?红楼梦?西译的趣事及真正的文化主题 我们很想知道的 ,是西方是如何看待“红楼一梦〞的他们未必能看得对 ,懂得透 ,但是我们用不着轻薄和哂笑 ,因为需要“反顾〞一下:我们中国人自己 ,是否已然看得懂透了呢?我不知哪个最狂妄之辈才敢这样正面答言 中西文化各种观念上的差异 ,在?红楼?西译上也显示得十分有趣如英国著名翻译家霍克思(DavidHawks)英译“好了歌〞为WonDoneSong ,应该赞许匠心独运 ,真算难为他了(但从学术上严格考求 ,并不等于说这就十足完美地“传达〞了原文了了〞 ,不仅是“完了〞、“了结〞义 ,而且更是“了悟〞义为重不要说佛经术语 ,连诗家也常用此类“了〞字义 ,如黄山谷“痴儿不了公家事〞即其例)但霍克思却把宝二爷的怡红院硬是译成“怡绿院〞 ,而有学者又“返〞译为“快绿院〞——TheHouseofGreenDelight ,认为非此不合西方观念此种例子更是令人小中见大 ,也最“发人深省〞单就这两个色调 ,在中西方读者说来竟也有如此巨大和“相反〞的文化联想与审美感受!遑论整部的?红楼?与整个的雪芹头脑心灵了!我不知道霍氏是怎样理解“怡红快绿〞的 ,他是否读懂这四字的注脚就在于院中景物主眼的“蕉棠两植〞——而蕉是象征黛玉 ,棠是象征湘云。
霍先生硬要将“红〞变“绿〞 ,是个对全书制造了一个具有根本性关键性的大麻烦问题 其实 ,霍氏是很聪明的 ,他既然主张该把怡红院译成“怡绿院〞 ,必然引发一种连锁后果:那么 ,“红楼梦〞的那“红〞 ,又待怎样翻译?是否也得译成“绿楼梦〞?他大概意识到这很麻烦 ,所以就连“红楼梦〞的书名也避而不用 ,干脆是“Thestoryofthestone〞了 “红楼梦〞这三个大字 ,首先就是不可译的中华文化的诗的语文和美学概念RedChamberDream或者Dream“of〞or“in〞theRedChamber都使西方人困惑 ,只单说那“RedChamber〞 ,已然即是一种不可思议、莫名其妙的怪名堂了所以“RedChamber〞根本不能传达“红楼〞二字对中华本民族的有文化、有学养的读者所引起的艺术效应 ,“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呀! RedChamber固然令人很不满意 ,可是话还得“说回来〞 ,毕竟未离大格儿 ,还是主观上力求忠于原词的到后来 ,却又出来了一个RedMansions ,这就益发令中西方读者一起茫然了推想起来 ,那是否要把“红楼梦〞理解为“朱门梦〞、“朱邸梦〞?假使如此 ,我也要说 ,这是十分不妥的破坏原义 ,违反翻译原那么的做法。
霍克思翻译自有他精彩之处 ,他连双关语也译出 ,实为一大奇迹但是 ,霍氏在雪芹面前 ,也时时会敬谢不敏 ,束手无策——或竟只好出以下策!比方 ,当他遇到全书中第一个仆人霍启时 ,就智穷力拙了——霍启 ,谐音祸起 ,火起(霍是入声 ,北音无入 ,转为“火〞“祸〞相似 ,或上声 ,或去声);又须知那时代家下人职名 ,都是吉利字眼 ,如“旺儿〞 ,“兴儿〞 ,“来升〞 ,李“贵〞……是也启〞者开也 ,原也谐“起〞之音 ,故乾隆以至宣统时代读者 ,一见“霍启〞之名 ,便知绝妙可是霍先生的英译 ,竟然在此名之处 ,大书Calamity一字 ,以为译文我看了 ,真是吃惊不小!一个“封建大家族〞 ,十七八世纪时代 ,给仆人取如此“吉名〞 ,这让欧美人见了必然骇愕万分 ,以为中国人远在清朝 ,就比“西方民主〞要开明多了可见想让西方读者看懂雪芹的书 ,是多么地不容易 德国人对?红楼梦?的理解是了不起的 ,远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格鲁勃就对芹书有肯定的评论 ,到1926年(民十五) ,又有一位名唤理查·维廉的 ,说?红楼梦?“像?绿衣亨利?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提供了一幅大清帝国文化历史图画〞。
再到1932年 ,又有一位名叫恩金的 ,说?红楼梦?与?金瓶梅?不同 ,写的是一种有教养的生活 ,说雪芹不知何来神奇力量 ,把日常琐事写得如此生动 ,说读过?红楼? ,才知道中国人有权对他们的优秀文化感到自豪——欧洲人是从未到达如此高度的!我读到这一段落 ,不禁拍案叫绝 ,继之以掩书而叹 有一位作者W·亚瑟·柯纳培写过一篇?红楼梦的秘密? ,特别从历史观的角度强调指出:?红楼梦?才是中国的一部“真正的小说〞 ,他说 ,?红楼梦?对于有教养的中国人来说 ,正像?哈姆莱特?对于英国人一样教养〞一词 ,是很称具眼、有体会的评赏之言 ,未可轻视! 西方读者已然看清了?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一部稀有的文化小说有教养的生活〞 ,说的就是“高度文化〞 ,仅仅措辞小异罢了须知 ,教养是中华文化的最珍贵的局部(雪芹的用语就是“调教〞二字)德国人看到的这一极为重要的文化表现 ,我们的自诩为“红学家〞的 ,却是了不能知 ,或是很晚才从别人那里稗贩而得的 英国的第十五版的?英国百科?说:?红楼梦?题材与技巧的丰富 ,“不亚于欧洲〞 ,但其“关于作诗的冗长争论 ,令读者厌倦〞我看到此处 ,真有“啼笑〞之感。
一个是“不亚于欧洲〞!这是“最高评价〞了啊世界人类文学 ,还有超过欧洲的可能与命运吗?一可叹息也再一个那么是更加复杂重要的“中国诗〞的麻烦事情——诗在中华文化上的地位、作用、意义、价值 ,在中华人的生活的巨大“造福〞力量 ,英国人能在未来的哪一个世纪才会略知一二?看来还很是难以预卜如果你认为雪芹所写的是一群大有文化教养的人 ,故此才有“诗格局〞 ,那么你便大错了这绝对的不是只知有“秦少游与苏小妹〞的文人墨客所能尽明的中华文化的一个侧面不理解这 ,不理解诗在?红楼?中的巨大重大作用 ,是怎么得出“不亚于欧洲〞的“高度评价〞的呢?! 曹雪芹的?红楼梦?通过译本与影视改造 ,已经“走向世界〞多时了影视工作者直到今天 ,还在宣扬“把宝黛介绍给世界〞 ,而毫不知体认?红楼梦?的真正的文化主题是何深度高度 ,这就可忧了红楼梦?一书真正的主角宝玉这个人物 ,究竟是何等样人?怎样理解其意义?在西方竟然缺少评论 ,几乎是个巨大空白最近传来的好消息是 ,美国学者葛锐朴京淑伉俪正在从事这个工作 ,正在撰写一部有关曹雪芹自传的书 ?红楼梦?西译的趣事及真正的文化主题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 ,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 ,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 ,并提出您的珍贵建议 ,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更多内容请点击: 课外知识、综合知识 文言知识、文学知识 小学语文根底知识 初中语文根底知识 高中语文根底知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