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小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案.pdf
9页1 语文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努力践行生活教育理论思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创设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促进学生在活动、 实践、体验、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 发掘潜能特长改进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在语文课程的主张指引下, 以单元整体开发建构为基本方法,梳理整合课程目标,融通课内课外语文内容, 开展语文学业水平评价等,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1、通过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实施理念,梳理细化课程目标体系, 整合构建课程实施内容, 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策略, 建立学习助力机制,建立实施学业评价方案,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2、通过参与研究以及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收各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广收博录,促进教学技艺、实践智慧的真正提升3、通过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使学生听、说、读、写、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人文素养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细化目标1、优化课程实施理念2、梳理课程目标体系3、架构课程实施内容4、探索课程实施策略5、建立学习助力机制6、实践学业评价方案三、实施框架(一)优化了课程实施理念语文课程需要理念的引领,需要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1、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用童年生活的精神烛照语文教学,让语文融化为生活的一部分2、语文课程的建构原则:在语文与生活的双向互动和整合融通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梳理了课程目标序列语文课程的实施需要清晰的课程目标引领和观照现有的课程标准有总目标和年段目标, 但没有细化到每个年级具体应达到的目标,因而对于教师实施语文课程造成了一定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仔细分析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发现2011 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依然强调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2 了识、写、读、作、说等语文基本能力,而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想道德、个性人格等都是与能力培养同构共生的。
与2011 版课标相比,更强调了适应实际生活需求因此,我们以“写漂亮字、磨好口才、品优美文、写生活作、做博雅人”这五个指向生活运用的指标作为课程的目标框架,进行了语文课程年级目标的梳理细化,使语文课程的实施在横向上年级目标更加清晰,纵向上识字写字、阅读感悟、写作表达、口语交际等项目类别要求更加具体准确并指向实际生活运用 (见附件一:质量目标手册)(三)架构了课程实施内容1、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我们认为语文课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担当:培育民族情感、传承经典文化、提高语言素养、发展思维能力、完善人格修养2、根据语文课程的担当,我们架构了以语文教材为主的基础课程以及在教材基础上的拓展课程以图示之:3、语文课程内容的开发策略1)开发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让教学内容广阔起来挖掘学生生活中具有语文味的因素与需要教学的内容整合挖掘学生生活中喜欢的活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2)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让书本与生活链接3)开发多元语文表现样式,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四)探索了课程实施策略1、课程实施环境的建设策略1)教学环境的创设2)师生关系的建立2、课程教学实施的一般策略1)营造灵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精神愉悦地学习。
2)以 He韵的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有意思地学习3)展开对话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放式地学习设计具有高度开放性的话题实现主体之间多元互动的对话A、教师与文本对话,把握预见性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3 B、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自主性C、学生与学生对话,把握开放性D、教师与学生对话,把握激励性3、以教材为主的基础课程课型教学策略1)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整体要求(2)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常规积累,教学预热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凝聚话题,主动学习组织活动,开放互动总结收获,拓展运用布置作业,引导生活3)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考量我们对语文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采用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要求见(附件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学生新常规养成细则)4)基础课程的分课型教学策略优化教研活动方式,纵横两条线推进课型研究纵横两线,推进研究。
横向专题仍然是针对各年段的关键能力训练点的研究,纵向专题是“读写结合课型研究” “读写结合课型研究”的研究有序列、有梯度,更有聚焦性:(1)教学过程的逻辑性如何体现2)相同的课型在不同年段的要求横向专题低段(一二年级) :识字写字教学、朗读教学 ;中段(三四年级):作文教学(片段、情境作文指导教学)、单项能力阅读教学;高段(五六年级) :作文教学(谋篇布局、作文讲评)、阅读教学(综合能力),备课组活动时围绕这些选择性地展开,确保各年段能力的夯实养成 我们在充分研究后形成了包括类概念、育人价值、 实施策略几部分的板块结构附件三:读写结合课型研究相关内容)4、丰富拓展课程的教学策略我们研究了语文综合性学习、阶梯阅读、创作实践、经典积累等方面的拓展课程教学策略拓展课程教学策略举例综合性拓展实 践 体验 性 课程主张学生实践体验,感同身受学习海伦 ?凯勒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孩子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真正感悟海伦的奋斗精神,我们可以布置了体验海伦?凯勒的盲聋哑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塞住耳朵, 蒙上眼睛,来尝试一下海伦 ?凯勒的生活,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主 题 研究 性 课程进行主题类拓展性阅读,丰富展示方式。
学习了九寨沟等写景类文章后,被文中“童话世界”般的景色所吸引, 可以我喜爱的中国名胜 这一主题进行拓展研究性阅读 通过网上、 网下的广泛阅读确立自己的研究专题,有的同学研究黄山,有的同学研究西藏然后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4 再进行深入阅读, 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读书卡片, 制作形式多样的演示文稿 最后以“特色中国”旅行社“小导游”的身份介绍风景名胜, 带领大家一起旅游,饱览祖国的美景阶梯阅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共读儿童文学作品,然后以“ 班 级 读 书会”的形式进行导读、交流和总结每完成一本共读书目的阅读就出一期语文阅读报 ,把学生的所思所感、阅读花絮,以及书中智慧话语收集起来,编辑由学生组队轮流担任 我们通过实践, 形成了每个年级阶梯阅读计划推荐书目 通过为每个年级的各个班配复本,然后让图书在班级之间定期漂流的方式完成阅读课程。
每个学生一般一学期能读到4本共读书目创作实践让学生利用一学期动手写一本自己的手绘书采用的方式也是学生喜爱的写写、画画、贴贴关于画画,你只要看看学生课本上的插图就知道学生有多么爱画画了有的老师担心学生怕写,其实学生怕写的是他们不喜欢的作文而已, 如果让他们写自己喜欢的内容他们是不怕的所以,要实现这个计划,首先是要选好主题 说到选主题,我们不妨经常看看学生喜欢的动画片 我们就带着学生做过“探险系列”、 “追忆童年系列” 、 “校园生活系列” “成长的烦恼系列”等经典积累积 累 大 量 经典,增加学生底蕴经典古诗词、经典启蒙读物、经典名言警句等(附件四: 经典诵读 )5、开展了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的整合实践第一阶段我们把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分开实施分类研究但考虑到语文课时是一个常数,分开实施受到课时数的限制有很多拓展课程内容的教学没有时间充分展开因此,我们进行了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的整合实践五)建立了学习助力机制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这需要挖掘语文自身的魅力, 需要发挥语文教学的魅力,但有时也需要一些助力系统,以促进学生爱上语文 这种助力系统仍然是一种游戏化的方式,我把它叫做“争星换卡”就是以加星为形式,以星换卡,以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5 卡换书,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具体来说, 就是每加满一定的星数就可以换一张书卡,获得称号可以直接获得书卡,集满一定数量的书卡可以换成好看的书学生在这样游戏化的评比中乐此不疲,无形中更加喜爱语文学习, 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 (见附件五:学习助力机制)(六)实践了学业评价方案我们过去对学生语文水平的评价偏重于语文知识、技能的评价, 相对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 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 人文素养等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进行了“语文学业水平综合评定” 的改革我们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序列建构,因此后期我们还要对评价方案根据语文课程目标序列进行调整,使评价更加契合目标见附件六:学业评价方案及各项关键能力点评价标准)四、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阅、课外基本规范与要求(一)语文备课基本规范与要求1、订好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简明实用,各年级组通过研讨后由备课组长根据研讨结果, 拟订好学期教学计划, 并且必须把计划工整的贴在教学工作手册相应位置,以便随时核实进度。
2、备课组长的要求:备课组长负责分配组内备课任务,负责考勤、检查督促、考绩(根据备课组成员的发言质量、初案修改等给出评价,成员得分纳入学校月考核表中),并组织好组内的备课研讨、理论学习等活动3、集体备课时发言人的要求:发言人陈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意图、预期效果等, 并提出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发言人的发言要以讲为主, 要抓住重点、难点、关键切忌面面俱到4、集体备课组成员的要求:备课组成员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须对本次集体备课的初案作第一次修改 在参加集体备课时要积极主动的参与研讨,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讲套话,客气话,假话5、二次修改的要求: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老师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集体教案进行“二次”修改,二次修改可以增、删、调、换、补对别人的可取的建议在教案上作记录,集体备课结束后修改6、教后反思的要求, 每单元练习不少于二次反思,每单元要有 12 个质量较高的教学反思 每篇教学反思不能少于150 字反思内容写在每单元备课的后面反思要养成习惯,可写课堂中发生的现象,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疑惑等7、集体备课、业务学习相结合8、单元、期中、期末复习应写教案要写出所需课复习目标、课时数、复习重难点、复习方法以及设计的练习题。
9、板书反思书写认真、工整10、环节齐全,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别遗漏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