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docx
7页服装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陆佩琴 徐可达摘 要:针对新时期皮革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实际需求,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在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中开设基于教学与生产对接的综合实训课程,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贯穿于项目实训的全过程,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实现了中职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育人目标Key:综合实训课程 个性化手工定制 教学探索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通过实施服装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课程的项目教学,培养个性化定制技能人才,通过“为爸爸定制皮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孝道精神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一、综合实训项目的教学设计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结合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人才培养方案与皮革服装职业标准等,以“产教融合+德技并修”为教学理念,根据学情特征和工作岗位典型任务,整合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国规教材,重构形成服装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课程,开发项目活页式教材一)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中职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高二学生在实训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便于个性化指导,全班39人,分成两个小班同时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学习通”教学平台调研学情,分析学生作品,发现学生在学习能力、个体差异、精工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明显特征1.制作能力较强,畏难情绪明显学生前期已学习了皮裙、皮马甲等实训项目,掌握了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已具有较强的手工制作能力,但服装制作是体力活,需要有耐心,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2.自我意识突出,责任意识不强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普遍自我意识较强,传统文化意识、责任担当意识等偏弱二)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依据皮革服装制作工标准与皮革服装职业标准,对接区域皮革产业,参考《男外套设计·制板·工艺》国规教材,结合《皮革服装结构设计》《皮革服装缝制工艺》等教材,对接皮装设计、制板与制作岗位任务,借助服装工艺仿真教学系统,引入3D试衣新技术,将课程内容重构成三个教学项目这里以项目三“皮衣的个性化手工定制”为例三)确定“一体五维度”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工匠人才”为育人总体目标,依据专业核心育人目标的五个维度——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共确定18个能力素养指标,其中,以运用分割元素完善款式、掌握纸样设计的步骤方法、根据工艺单制作一件成衣为项目教学重点;以合理设计皮装款式、核对修正皮衣纸样、装袖圆顺、左右对称为项目教学难点。
四)构建“双轨并行、三阶递进、六步提升”项目教学模式通过技能与素养双轨并行,按皮衣款式设计、结构制板、手工定制三个阶段进行层层递进式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双师共导,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实战演练中完成皮衣市场调研和款式准备、探析纸样、展评强化、实战应用、评价拓展六个步骤,提升学生个性化手工定制专业能力,以达到企业生产标准在实践演练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等思政內容通过专业理论引领与实操技能互补强化,教法和学法并用,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增强责任意识五)创设“双线交替、虚实融合”的智慧学习环境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了“双线交替、虚实融合”智慧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三纬三经教学系统:学生学业水平,支持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学习通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前置学习制板步骤及手工定制方法,提升学习效率,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富怡CAD,进行结构设计与部位尺寸核对,精细纸样;3D试衣,通过虚拟试衣测评,调整纸样结构,突破难点;xmind思维导图,分解皮衣工艺流程,掌握定制步骤;服装工艺仿真教学系统,观看实时教学场景,突破工艺难点六)实施五维度多主体全过程教学评价以专业核心素养五维度为导向,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学习通平台和3D试衣软件,采集学生微课学习、参与讨论等数据作为课前学习评价依据,其分数占总成绩的25%;课中,将学生、教师、企业师傅作为评价主体,采用项目考核、任务测评、展示分享等方式进行评价,其分数共占总成绩的75%;课后,将家长、社会评价以及影响力作为增值评价。
二、综合实训项目的教学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按工作任务实施教学,引入企业评价标准,对接设计、制板、缝制三个工作岗位,形成四个教学任务有效融合生产与教学环节,明确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能独立完成皮衣制作全过程一)依据“三段七环”落实教学任务“三段七环”是指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按照“预、导、析、练、展、评、拓”七个环节实施教学课前的“预”环节,是指学生通过微课自学,预习新知识,并通过学习通平台测验学习效果,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课中包含“导、析、练、展、评”五个环节,以创设情境引入任务、分析款式解析结构、学生实践练习提升技能、反复打磨强化技艺、课堂评价检验成效;课后的“拓”环节,是指基于完整的皮衣制作,反思形成项目报告,并以爸爸穿上皮衣与孩子一起走秀全网直播为成果,充分展现学生的技能水平与创造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孝道精神二)“互动点评、双线交替、五环提升”解决教学重点问题为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构建了“导、析、练、展、评”的课中五环节,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双师共育完成个性化皮衣的设计与制作;学生根据行业专家点评及提出的款式设计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款式;通过线上微课自学、思维导图App,梳理工艺流程,线下采用服装CAD软件强化纸样设计。
三)“双师共导、信息化助学”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为合理设计皮装款式,核对修正纸样,装袖圆顺、左右对称利用CorelDRAW绘图软件进行直观演示教学,创新皮装款式;利用3D试衣软件了解纸样穿着效果,反复修正,精准把握尺寸变化;通过双师共导,利用服装工艺仿真教学系统,观看实时教学场景,让学生掌握手工定制技巧四)课程思政融入实训项目教学全过程通过“为爸爸量体裁衣”,渗透感恩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孝道精神,培育现代工匠人才在教学环节中将技能与德育融合,做到层层深入:在设计阶段确定款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制板阶段合探纸样,凸显工匠精神;在缝制阶段通过手工定制将劳动精神融入其中三、综合实训项目的教学实施成效(一)学生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学生课前通过进行市场调研,与自己的爸爸沟通交流,获取尺寸,根据调研结果,小组汇报介绍设计思路,确定皮衣款式,在双师共同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个性化定制皮衣学生在款式设计合理性、款式图分析、精准生成纸样等工艺流程方面较皮裙、马甲项目均有了明显提升,所设计制作的服装款式得到企业师傅的高度认可二)学生学习能力同步提升学生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前微课学习后台数据显示,学生在学习质量、讨论区的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在“双轨并行、三阶递进、六步提升”项目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摸索、信息检索、交流阐述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都有所提升;三纬三经教学系统数据显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呈上升趋势。
三)学生自信心不断增强通过构建三大模块、四个任务,无缝对接企业生产岗位,学生全程参与皮衣制作,提升了对专业的认可度;以“产教融合、德技并修”为理念,企业师傅全程参与教学,以“爸爸”作为个性化定制对象,增强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以全网直播的方式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设计的皮衣,提升了学生专业成就感四)学生综合素养逐步提高通过服装CAD等软件分析判断、反复训练优化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借助CorelDRAW软件和行业专家的指导,采用分割线创新款式,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展以“爸爸”为主题的皮衣制作项目教学,全过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且体现并传承感恩孝道的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和生产责任意识五)德育影响力不断提升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将德育全过程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并以展示汇报的形式作为成效评价方法,在全国开创了职业教育德育活动的先河这一综合实训项目成果得到政府、行业、企业的高度认可,学生为爸爸制作皮衣感动人心,得到社会人士的充分肯定,大家认为这是一份爱的传播,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目前,这项活动已经开展了六次,经《中国教育报》 《浙江日报》、中国信息网等媒体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其他专业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Reference:[1]张春明,刘云筠.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服装营销与贸易课程为例[J]. 纺织服装教育,2020(6).[2]邵素俠.中职服装专业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19(6).[3]储晶晶.中职服装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践和探索:以家纺布艺工作室为例[J].职业教育,2019(5).(作者单位: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