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ppt
15页学习目标,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 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读晨昏线图 4.激情投入、享受成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3、自转周期:,恒星日:自转3600 23时56分4秒 真正周期 用于科学工作,太阳日:360059/ 24时 昼夜更替周期 用于日常生活,4、线速度:,由于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点在单位时间转过 的弧长赤道线速度最大,1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大小:,30N,60N,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或为零),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分布规律:,4 速度 角速度: 两极点为0,其余约为15/ h 线速度: 赤道最大,向两极减小为0 纬度相同,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一同步卫星始终稳定在赤道某地上空,与赤道上该地相比其运行的特点是(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运转方向不同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A,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外侧弧线上填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 ,即一个 (4)图中,A、B、C、D四点线速度最大的为 ,角速度相同的是 A,23时56分4秒,恒星日,A,A B C D,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密切相关 1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库鲁(5N),D,(1)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地球本身不发光,地球是不透明体,太阳照射,昼夜现象,一、昼夜交替,晨昏线,1、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2)晨线、昏线的判断,晨线: 随地球自转,从“黑夜”进入“白天”的过渡线,昏线,昏线: 随地球自转,从“白天”进入“黑夜”的过渡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昏线,晨线,昏线,判断下图中的晨线和昏线AB是晨线 AC是昏线,A,B,C,昏线,晨线,昏线,B,(3)晨昏线特点:,(1)过球心的大圆,平分地球; (2)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永远平分赤道; (4)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直射点的纬度与相切的纬线度数互余),昼半球,夜半球,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晨 昏 线,用太阳高度 表示昼夜情况,昼夜的形成(静态),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夜半球,昼半球,昼夜交替(动态),原因: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不断交替,注意:晨昏线移动方向:自东向西 晨昏线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线 晨昏圈所在面必通过地心,且 与赤道平分,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