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1单元学案.doc
5页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学习目标】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重点】从政治、经济和人物三个角度说明梭伦改革的必要性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综述第一单元三课之间关系: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一一改革的背景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一一改革的内容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英基石——改革的影响【了解】古希腊文明回顾:(结合必修一内容和P4 “历史纵横”)爱琴文明:公元前20-12世纪,先是克里特文明,后是迈锡尼文明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8世纪,是古希腊从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反映这一时期希腊 社会情况的是著名的《荷马史诗》,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荷马时代”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城邦国家形成城邦国家, 如雅典和斯巴达,政体多种,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时代(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基;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顶峰,随后走向衰败)公元前4世纪(前338年)被马其顿所灭,亚历山大征服了希腊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1)位于 半岛,有小块的平原,多山靠海、多犬然良港(如附近有海港)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P5【学思之窗】想想看,与古代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古希腊(海洋文明)古印度与中国(大河文明)地理环境%1 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1 多岛、多山、多良港,少平原,土地贫瘠; 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地处大陆腹地,拥有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 土地肥沃。
经济经济生活多样性(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政治小国林立,难以统一 (追求民主政治)幅员辽阔,武力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 文化平等互利观念、富含民主与科学精神、追求 自由与平等安土重迁、注重等级观念、个性保守(或缺 乏个性追求)二、 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1. 城邦国家的雏形(1) 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后的3个世纪,对希腊历史的了解主要根据肓诗人荷马的史诗当 时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又有人称为“黑暗时期”2) 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3) 特点:,(4) 标志:以 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5) 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平民是、)2. 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1) 原因:%1 政治上权力分配不公:贵族掌权(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长老会议t最高决策、监 察、审判机关】)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没有)%1 经济上财富分配不均: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通过、盘剥平民;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 结果: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平民武装暴动。
3) 影响:给贵族敲响了警钟,促使其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调整局部调整:①把习惯法编定为,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②仍然维护,允许债务奴役、刑法严酷;评价:局部调整不能缓和社会矛盾,必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三、 “工商业的发展”(改革的经济背景)1. 经济发展:%1 农业:铁农具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经济作物得到发展;%1 手工业、造船业取得进步1 商业贸易日趋繁荣2. 影响:(1)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展开分享贵族政治权利的斗争2) 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①“平原派”(贵族)主张贵族寡头政治;%1 山地派(平民)主张激进民主政治1 海岸派(工商业者)主张温和改革各自的主张及主张不同的根本原因原因:代表的阶级阶层不同山地派”和“海岸派”的共同目标:反对贵族专权,改革呼声日益强烈理解:政治现状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所有这一切成为梭伦执政和改革 的历史宏观背景这就是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三、首席执政官梭伦(改革的主观条件)1 .萨拉米斯岛问题1) 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雅典的出海门,(2) 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原因:社会动荡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梅加腊等城邦的经济和军事 实力赶上了雅典。
3)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影响: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外贸易2. 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1)疯诗人事件,鼓励了公民的爱国精神;(2)梭伦指挥雅典军队收回萨拉米斯)3. 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1) 原因:①梭伦指挥收回萨拉米斯岛,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②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2) 当选: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全权负责修订法律,进行改革总结】从概括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梭伦改革背景】必然性:1.公元前8一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2. 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要求分享政治权利3. 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 的发展4. 外邦的入侵加剧了雅典贵族政治的危机 可能性: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进行改革课后演练】1.图是《梭伦改革前夕贵族之间的激烈辩论》,这一图片反映出A,雅典民主政治呈现繁荣C.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占据主导2.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A,奴隶的反抗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挑战B.贵族内部对于社会变革分歧较大D.平民普遍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变革 其主要威胁来自于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学习目标】1. 简述梭伦改革在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和推行国家权力机构改革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2. 指出梭伦改革呈现的“革命性”与“中庸式”的基本特点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及特点难点】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进步的影响—*、改革目的1. 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二、改革内容1. 经济方面内容1:⑴颁布"”,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制度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人身抵押;释放和燧回债务奴隶;废除“六一汉”制度⑵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其目的:防止贵族 和产生新的债务奴隶;(3) 制定“遗嘱法%1 目的:杜绝贵族任意;%1 内容:规定无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4) 安抚贵族:%1 目的:减轻贵族的,稳定社会秩序;%1 措施: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使贵族得以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1 特点:调整改革措施,有效地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体现改革的策略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结果和意义:(1) 贵族兼并土地,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2) 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3) 促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扩大了公民的基础:原来的债务奴隶、平民、贵族都成为享 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雅典公民4) 但并未废除奴隶制,并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内容2:鼓励发展农工商业(1) 目的:扩大 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
2) 措施%1 农业:改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 并鼓励出口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食涨价;%1 手工业:规定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吸引有 的外国人迁居雅典1 商业:改革 与,推动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1 其他方面"确立,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等⑶意义:促进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提高了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推动了雅典社会的2. 政治方面:(2)推行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恢复公民大会,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 审法庭C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方法:按财产的多少划分成四个等级1)确立 制度,按财产多少划分,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权利越多,义务越多1 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1 原则(或标准):不重血缘重财产(或按财产多少)理解】四个等级的权利与义务等级名称财产标准享受的权利应尽的义务第一等级年收入500麦斗以上担任一切官职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 马匹)城邦的所 有公用开 支,也随等 级的高低 增减第二等级年收入300-500麦斗任除司库外的高 级官职第三等级年收入200-300麦斗担任低级官职重装步兵(自备军械、 军装,是军队主要成 分)第四等级年收入200麦斗以下不能担任任何官 职,只有选举权, 无被选举权轻装步兵和水手(只带棍棒)③评价:进步性(为主):打破了贵族依据 世袭特权 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的途径,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局限性:未实现公民间真正的平等2)推行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恢复公民大会,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1、 目的: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2、 措施:(1)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2)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3)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3、 影响:(1)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国家政权,中下层平民也取得一些民 主权利;(2)有限的津贴使农民手工业者无法经常参政,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