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料利用率.docx
6页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肥料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作物对氮肥中氮素吸收的数量占施用氮素数量的百分数国内外资料表明,氮肥利用率一般为30%~60%,水田为20%~50%,旱地为40%~60% 因此,施入土壤中的氮素,除一部分为微生物所固定外,很大部分通过多种途径损失 了提高氮肥利用率,经济合理施用氮肥,成了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以 下措施,可以减少氮素损失第一,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根据土壤氮养分情况和作物状况合理施肥目前配方 施肥已逐步推广,通过各种估算氮肥施用量的方法可定产定肥,避免盲目施肥的损失 第二,平衡施肥,氮肥配合磷、钾肥、有机肥等施用,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第三, 改变氮肥的形状,粒度大的氮肥与土壤的接触界面小,养分释放慢,肥效长,如大颗 粒尿素和碳铵等,能减少氮损失,提高其利用率第四,制成包膜、长效性肥料施用, 如硫衣尿素,长效碳铵等第五,施用化学保氮剂,如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 第六,注意施肥方法铵态氮肥和尿素等深施,可减少氮损失第七,注意施用氮肥 时的土壤水分条件,水分太少,施用氮肥为当季作物利用的少,水分过多,会造成氮 素损失和作物的疯长磷肥的利用率与氮肥、钾肥比较起来低得多。
在我国,不论是 大田试验或盆栽,其中包括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试验结果都表明,磷肥的利用率大体在 10~25%的范围根据各省 849个试验结果的统计,水稻的磷肥利用率变化幅度为 8~20%, 平均为 14%;小麦为6~26%,平均为 10%;玉米 10~23%,平均为 18%;棉花 4~32%,平 均为 6%;紫云英9~34%,平均为20%一般说,谷类和棉花的利用率较低,而豆科和绿 肥的利用率较高磷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个原因是由于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不论 水溶性、枸溶性和难溶性磷肥都存在这个问题第二个原因是磷在土壤中的运动很弱 这个原因实际上是第一个原因的结果运动性小导致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因为养分必须与根系接触才能被作物真正吸收, 这就涉及到生物有效性的问题过去对养分的研究羊重在化学有效性上,即研究什么化学形态对作物是有效的 但有些在化学上有效的养分,由于各种原因作物并不能吸收利用,所以实际是"无效"的近来提出了生物有效性的概念,即化学有效性的养分必须被作物实际吸收,才真 正是对生物有效的,所以称为生物有效性当然,生物有效性的前提是化学有效性土壤中的养分只有与根系直接接触才能被作物实际吸收。
那些不与根系接触的养 分必须通过根系截获、质流和扩散三种方式到达根系表面根系截获是指根系自身生 长时,延伸到养分的所在部位质流是指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向根液流, 运动到达根面扩散是指由于在紧贴根面的养分被吸收而形成一个亏缺区,这个区的 养分浓度低于土体,因而造成土体养分向根面运动对于磷来说,由于土壤溶液中浓度很低(通常只有 0.05ppm 或更低),质流所能供 给的磷很少比如在 0.05ppm 浓度时,质流大经贸部只能供给作物磷需要量的 1%,作 物磷的获得主要是靠扩散(90%以上)但是,磷的扩散系数很小(即运动性很小),它24 小时的移动距离只有1~4毫米,所以,磷的利用率就很低三、磷肥的施用技术(一)不同品种的磷肥施用我国的磷肥品种,大体可分为四类水溶性磷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枸溶性磷肥:包括钙镁磷肥、钢渣磷肥、沉淀磷酸钙等混溶性磷肥:即含有水溶性、枸溶性甚到难溶性磷的磷肥,如硝酸磷肥、节酸磷 肥(又称部分酸化磷矿粉)、氨化普通过磷酸钙等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等一般说,水溶性磷肥适用于一切土壤,一切作物,但最好用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 枸溶性磷肥适用于酸性土壤,此时,其等量的肥效常可高于水溶性磷肥。
难溶性磷肥 则只适用于强酸性土壤(pH值5.5)现简单介绍几种新生磷肥品种的合理施用1. 磷铵(包括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磷铵适用于我国一切土壤我国生产的磷铵 的氮、磷含量为18-46-0,这种氮、磷比例除豆科外,对大多数作物特别是水稻都不适 于直接施用因为大多数作物,特别是水稻,基肥中所需的氮要比磷高、如以氮肥为 准,则磷肥可能浪费,如以磷肥为准,则氮肥又嫌不足所以在用磷铵作物基肥时, 必须很好地考虑氮、磷比例,以免造成浪费2. 磷肥:硝酸磷肥中的磷,有一部分是水溶性的,另一部分是枸溶性的,两者的 比例视工艺不同和氨化程度不同而差异其水溶性部分可以 0 到 80%,一般认为,水溶 性磷高于 50~60%的硝酸磷肥,适于一切作物和大多数土壤硝酸磷肥中的氮有铵态和硝态两种由于硝态氮在水田中易于淋失并进行反硝化 作用而损失,一般不主张硝酸磷肥作于水稻有报道说,硝酸磷肥在水稻上也有很好 的肥效,这完全可能因为影响肥效的因素是多主面的但是,除非已经采取防止淋 失和反硝化的措施,否则硝态氮部分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3. 磷矿粉,磷矿粉是一种难溶性磷肥,我国曾几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都没有 巩固现在还有部分地区在使用。
我国磷矿资源大部分是中低品位,其中相当一部分不适宜制造化学磷肥为了充 分利用磷矿资源,缓解磷肥供求矛盾,把那一部分不适于工业利用却有一定肥效的中 低品位磷矿利用起来是需要的过去,在我国磷矿粉推广不理想,原因是多主面的今后磷矿粉应该在我国农业 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它只是磷肥的一个补充性的地方品种磷矿粉推广时必须注意:(1) 土壤必须酸性,一般pH值W5.52) 磷矿粉的性质必须适合于直接施用3) 应该主要作在旱作物上,特别是生长期长的经济林木上掌握以上三点,就一定能翁磷矿粉的推广工作做好4. 节酸磷肥:节酸磷肥在化学加工中,加酸量为生产普通过磷酸钙的 30~60%,其 优点是节约硫酸,降低成本并能利用较差品质的磷矿节酸磷肥适用于酸性土壤,但 当水溶性磷占有较大比重时,其使用土壤范围可以有所扩大二)磷肥的经济施用技术磷肥的利用率低于 20%,其原因:一是磷的固定作用,二是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 为了提高磷肥的利用率,经济合理的施用磷肥,必须掌握下面的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减少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作用;对枸溶性磷肥,应尽量增加它 在土壤中的溶解作用;采取措施,尽可能增加磷肥与作物根系直接接触的机会。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磷肥经济施用技术1. 集中施肥:就是把磷肥不同程度地集中施用,这种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肥效, 这是因为:(1) 由于土磷比变小,可以减少磷与土壤接触的数量,从而减少其固定作用2) 适当地集中在根系附近,大大地促进磷肥与根系的接触(根系截获)3) 增加磷的浓度(与同量磷肥相比),就增加了质流和扩散的供应量通常集中施用所采取的方法是:(1) 条施:把磷肥呈条、带状施入土中2) 穴施:开穴施用,通常与种子穴播同时进行,以节约劳力但应避免烧苗3) 拌种:与种子拌合,此法只适于非水溶性磷肥,但也应注意对种子的可能伤害在水稻上常用沾秧根、塞秧斗等方法2. 与有机肥拌和后施:此法是把磷肥先与腐熟的有机肥充分拌合,然后施用为 了节约劳力,可用 1:5~10 的比例混合,这样有机肥用量少,也易混匀这种方法的 好处是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所以在固磷能力大的土壤上施用,效果更好对于枸溶性磷肥,可以采用撒施和作基肥的办法,在水秀上可以用来沾秧根3. 水田磷肥的合理施用:水田和旱地不同,磷肥撒施的效果较好,这是因为水稻 根系的分布较浅(在 0~13 厘米内集中了 90%的根重)的缘故。
水稻施磷用沾秧根的办法效果很好方法是把磷肥按1:1~1: 5的比例和有机肥或肥土混合,加水调成浆状,插秧时用秧根直接沾磷肥后栽植,沾秧根可以节磷肥 40~60%,缺点是这种方法花工多4. 水旱轮作条件下的磷肥施用:合理施肥,不仅要从土壤、作物等条件来考虑, 而且应该从整个轮作周期来考虑这包括轮作中土壤条件的变化及肥料在轮作中各个 作物上的合理分配等水旱轮作是水稻生产的主要轮作方式之一通常是麦类、油菜或绿肥与单季稻或 双季稻轮作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经历羊交替的淹水和落干过程水稻土由旱地条件转变到淹 水条件时的土壤素转化,可导致土壤有效磷水平的提高,其原因有:(1) 有机磷的释放2) 在石灰性土壤中,由于 CO2 的积聚使土壤 pH 值降低,并由此引起磷盐溶解度 的增加3) FePO4.2H2O 还原为溶解度较大的 Fe3(PO4)2.3H2O4) 在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中,随着pH值的升高,引起了 FePO4.2H2O和ALPO42H20 的水解,从而增加了溶解度5) 有机阴离子与磷铁、磷酸铝中的磷酸离子进行交换而放出磷离子6) 在淹水条件下,磷的扩散增加当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上述原因都是同等重要的。
通常,pH值的变化以及 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常常是更重要的原因对于土壤由淹水转变为旱地状态时,土壤磷素的转化,研究得相对少一些一般 认为,土壤由还原状态转变到氧化状态,就使原来那些促使有效磷提高的因素消失, 从而导致有效磷必低但是,也有一些结果认为淹水土壤干燥之后,有效磷可以增加 这种增加也可能是由于土壤有机磷的矿化造成的,而土壤中磷酸铁、磷酸铝的有效性 则仍应降低上述土壤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磷素的变化会对磷肥的肥效和后效产生影响一个自然的推论是:施在旱作物上的磷肥,将对其后季作物水稻有较大的后效,而施 在水稻上的磷肥,对后季旱作物的后效将是不大的通常磷肥当季的利用率只有8~20%, 也就是是说有 80~90%的当季施的磷肥可留给后季作物利用,上述推论的重要实用意义 就很明显了试验证明,在八种性质很不相同的土壤上(pH值5.7~8.5), —个处理是 把水旱两季所需的磷肥全部施在水稻上,另一个处理是把全部磷肥施在旱作物小麦上, 后一处理的总产量(水稻和小麦)和总吸磷量都比前一处理高出一倍左右一般来说,磷钾肥的当年利用率为磷20%,钾40%左右若结合腐植酸利用率会提 高 10 个点,即能达到磷 30%,钾 50%。
当然,土壤的结构和成分不同,对磷钾肥的利 用率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钾肥的特性既不同于氮肥,又不同于磷肥,几乎界于 二者之间钾肥施入土壤之后,全溶于水,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大部分被土壤吸附保 存,暂时储存起来,后期供植物吸收所以,钾肥一般强调作基肥;但是,以下 4 种 情况也可作追肥:①土壤对钾的固定严重;②砂土保肥性差;③施于喜钾作物;④经 济作物高产栽培为了提高钾肥利用率,可以将钾肥一部分作基肥,另一部分作追肥 如烟草、甜菜、番茄和香蕉等喜钾作物,后期追施钾肥,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