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腕踝针疗法.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23288353
  • 上传时间:2024-0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腕踝针疗法  穴区  一、分区  腕踝针疗法是在将人体先行分区的基础上,再确定进针穴点的区域均沿人体纵轴排列,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分为六个纵行区并把各种相关病症归纳在各个纵区范围内各区位置及归属病症分述如下  (一)、一区  【定位】:前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道、口唇、前牙、心脏、上腹部、脐部、下腹部和会阴部  【归属病症】:前额痛、目赤肿痛、鼻塞、流涎、前牙痛、咽喉痛、喘咳、心悸、胃脘痛、遗尿、痛经、白带增多等  (二)、二区  【定位】:躯体前面的两旁包括颞部、颊部、后牙、颌下部、甲状腺、锁骨上窝、乳部、肺、肝、胆和侧腹部  【归属病症】:颞前头痛、后牙痛、乳房胀痛、胸痛、哮喘、肝区痛、胁肋胀痛、哮喘等  (三)、三区  【定位】:躯体前面的外缘(即二区的外缘)范围较窄包括沿耳廓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  【归属病症】:本区出现的症状较少,主要有颞浅动脉病、沿腋前缘的胸痛或腹痛等四)、四区  【定位】:躯体前后交界区包括头至耳垂直下的区域,斜方肌缘,胸腹部的腋窝顶至髂前上棘间的垂直区域。

        【归属病症】:头顶痛、耳鸣、耳聋、下颌关节系乱症、腋窝以下的胸腹痛等  (五)、五区  【定位】:躯体后面两旁,与前面二区相对应包括颞后部、颈后外侧部、肩胛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  【归属病症】:颞后部头痛、落枕、耳鸣、耳聋、肩胛部痛、侧腰痛及腰椎横突综合症等  (六)、六区  【定位】:躯体后正中线两侧的区域,与前面一区相对应包括后头部、枕顶部、脊柱部、骶尾部及肛门等  【归属病症】:后头痛、项强痛、腰脊痛等  四肢部位分区:当两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拢时,四肢的内侧面即相当于躯干的后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  上面六区可进一步划分为十二个分区其分法为:以胸骨末端和两则肋弓的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躯干的水平线,称横膈线横膈线将躯体两侧的六个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上的各半区分别加“上”字,即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横膈线以下的各半区分别加“下”字,即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  (图例):分区附图  穴点  腕踝针的穴位,又称进针点共12个穴点  一、腕部穴点  腕部穴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

      从掌面尺侧起至桡侧,再从背面桡侧至尺侧,依次顺序上1、上2、上3、上4、上5、上6  1、上1  【定位】在小指侧的尺骨缘与尺侧屈腕肌腱之间取法为:术者用一手的拇指摸到小指侧尺骨缘后,向前轻推,穴点的位置在靠肌腱内侧凹陷处本穴较为常用  【主治】前额痛、目疾、鼻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前牙肿痛、咽喉肿痛、咳喘、眩晕、心悸、高血压、盗汗、失眠、癔病、胃脘痛、癫痫等  2、上2  【定位】在腕掌侧面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好即心包经之内关穴  【主治】前颞部头痛、后牙肿痛、颌下肿痛、胸闷、胸痛、回乳、哮喘、手掌心痛(针尖向上刺)、指端麻木(针尖向下刺)  3、上3  【定位】靠桡动脉外侧,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桡骨边缘处  【主治】高血压、胸痛等  4、上4  【定位】手掌向内,位于拇指侧的桡骨缘上两横指处  【主治】头顶痛、耳病、下颌关节紊乱症、肩关节周围炎、胸痛等  5、上5  【定位】腕背面的中央,即三焦经之外关穴  【主治】后颞部头痛、上肢感觉障碍(麻木、过敏)、上肢运动障碍(瘫痪、震颤、舞蹈病)、肘、腕、指关节痛  6、上6  【定位】位于小指侧尺骨缘背,腕横纹上两横指处。

        【主治】后头部痛、枕项痛、颈胸部脊柱及椎旁痛等  二、踝部穴点踝部穴点共6个,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一圈处,从跟腱内侧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1、下1  【定位】靠跟腱内侧缘  【主治】上腹部胀痛、脐周痛、痛经、白带增多、遗尿、阴部瘙痒症、足跟痛等  2、下2  【定位】在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处  【主治】肝区痛、侧腹部痛、过敏性结肠炎等  3、下3  【定位】在胫骨前缘向内约1厘米处  【主治】膝关节内缘痛等病症  4、下4  【定位】位于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处  【主治】股四头肌酸痛、膝关节痛、下肢感觉障碍(麻木、过敏)、下肢运动障碍(瘫痪、震颤、舞蹈病)、趾关节痛等  5、下5  【定位】位于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处  【主治】髋关节痛、踝关节扭伤等病症  6、下6  【定位】靠跟腱外缘处  【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骶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痛、足前掌痛  上述穴点中,以上3和下3较为少用  (图例):穴点附图  取穴配方  一、取穴  由于穴点的编号和身体上、下6个分区的编号是相一致的,而每一穴点主治的又是与其相一致的同区域病症,故腕踝针取穴的基本方法是在病症所在的同侧同区域选穴治疗。

        具体取穴时,横膈线以上的病症选腕部穴点,横膈线以下的病症选踝部穴  二、配方  可分以下二种  (一)上下配方法:如病症跨上下两分区时,则可同时取上、下穴点组方;如前正中线病症,可选上1和下1组方;另如偏瘫,可取上5、下4进行配方  (二)左右配方法:对难以确定部位的区域跨向的疾病,如失眠、盗汗、全身瘙痒症等病症,可取左右两侧穴点加以组方,上述病症即可取两侧之上1穴  操作方法  一、针具:一般采用30号1.5寸长毫针  二、进针法:病人体位不限,针踝部穴区时,以取卧位为佳针刺前,宜嘱病人尽量放松肌肉  常规消毒,医生左手固定穴点上部以拇指拉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30度度,快速进入皮下然后轻捻针柄,使针体贴着皮肤浅层行进,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如病人有酸、麻、胀、痛、沉等感觉,表明针体已深入筋膜下层,属进针过深,宜将针外退至浅表处刚开始进针时,局部可稍感疼痛,待刺入后应立即消失为了保证针在皮下,针尖入皮肤后,放开持针手指,则针自然垂倒并贴近皮肤表面进针方向以朝病端为原则,如病症在指或趾,针尖向下;在头胸或腰膝,针尖向上针刺深约1.5寸,进针后将针循纵线沿皮下平刺插入;但针上下1或6穴时,针体应与腕部或踝部的边缘平行。

        三、调针法:腕踝针疗法一般不使用补泻手法,但在针刺过程中须及时予以调针调针法有以下三种  (一)针刺入过深,局部出现胀、痛感觉时,将针退出,使针尖到皮下,重新平刺入更表浅部位  (二)针刺方向不正,将针提至皮下,重新进针  (三)针刺长度不够时,宜将针尽量刺入或换针另刺,但须注意,应略保留部分针体在体外  四、留针法:腕踝针一般留针30分钟疼痛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  腕踝针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一、如穴点皮下有较粗的血管,或针刺入后有显著疼痛时,进针点宜适当移位移动进针点,应注意遵循移点不离线的原则,即沿纵线方向移位,不能向两旁移点  二、腕踝针偶亦可引起晕针,如患者出现头昏、恶心不适时,宜迅速取针,并令患者平卧  适应症  腕踝针疗法的适应病症相当广泛,且在不断扩展之中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应用于50余种病症它对疼痛性疾病,诸如血管性头痛、腰扭伤、牙痛、关节痛、痛经等止痛作用明显,疗效迅速对心律失常、面肌痉挛、面肌麻痹、急性乳腺炎、哮喘、皮肤瘙痒症、遗尿、癔病等有较好的效果对急性结膜炎、近视眼、高血压、中风偏瘫等亦有一定疗效专心---专注---专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