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通大桥施工期水上交通组织方案(C1)(完整版).doc
6页施工期水上交通组织方案1.概述1.1航道及河道情况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下游的澄通河段徐六泾水道上,桥位区河道属弯曲和分汊混合型河段,平面形态呈“ S”形弯曲,水面宽窄相间,西段天生港附近宽约 6.0 km,往下展宽,在军山附近宽约 1 0 . 0 k m,到东方红农场拐角处宽达 14.0 km,再往下突然缩窄,至徐六泾附近宽约6.0 km;桥位区河段江中沙洲发育,槽深滩宽,江心沙洲主要有通州沙、狼山沙和新通海沙、白茆沙等,其中新通海沙正位于桥位线上,属心滩地貌,通州沙东水道与新通海沙南水道中有水深达 50.0 m的深槽区,构成长江主汊,属深槽侵蚀及堆积地貌,其他水道则为支汊,属河道冲蚀及冲积地貌桥位断面主槽呈“V”字形,略偏南岸,-10 m等深线以下水域宽约 1800m,-20m等深线以下水域宽约 1100m,最深点高程约 -31.3m,南、北主塔墩位置的河床高程分别为-15.3m和-23.3m;夹槽在主槽南侧,主槽与夹槽中心距约 1700m,夹槽呈盆形,宽约400m,河床高程约 -10.0m。
新通海沙北侧支汊发育迅速,已基本贯通,可通行小型船舶1.2航运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桥位河段是目前长江上最繁忙的河段,是水运运输的黄金水道,可以顺利通行 2.0万吨级以上的海轮,乘潮可以通行 3.0万吨级海轮桥位处水域宽阔,江面宽约 6km,港口、码头众多,航运繁忙,目前,每天约有2200多艘船只通过南通,其中万吨级以上船只 30艘,千吨级至万吨级(含大型船队)380艘(对)桥址处南北两岸可利用岸线约 1000m,可供修建构件出运、材料转运等临时码头北岸(C1标段)在桥位线上游 200 .0m已建有一座交通码头,拟在桥位线上游的水山码头附近建设施工所需的施工码头 (出运码头和砂石料码头一座,前沿长度 120.0m;出碴码头一座,前沿长度 46.0m)配置各类船舶 40余艘,经常移动和航行的船舶有近 20艘,主桥基础均为水上施工,施工时间为两年左右,全桥施工时间长达五年,需在施工水域昼夜 24小时作业或通行于江心与两岸施工码头之间为保证大桥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船舶和航行船舶的安全,建立安全、有效的 航行秩序,必须制定严密的水上交通组织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
2.水上交通方案2.1施工水域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C1标段工程内容为北主塔墩辅助墩和过渡墩共四个墩的水上基础施工,考虑施工作业平台的宽度,施工船舶必要的停靠位置和调头,向宽 650 m,顺流方向长 3000 m的区域即主塔墩中心线以南 95.0 m至过渡墩以北 55.0m,桥位中心线上、下游各 1500 m的水上范围作为主桥基础施工期间的施工水域施工水域布置见附图初步拟定南北2.2施工期间航道安排根据 C1标段北主塔墩位置和近、远期航行船舶的情况调查及河道河床的具体情况,初步拟定两个航行船舶航道主航道设于南、北两个主塔墩之间,航道宽度≥ 900 m,航行水深≥ 15 m,该航道为单孔双航道,主要用于大型万吨级船舶的航行;辅助航道设于过渡墩以北至新通海沙江心洲之间,航道宽度≥ 1000 m,航行水深≥ 6 m,该航道为单孔单航道,主要用于中小型船舶的航行及与施工船舶之间航行交会; 新通海沙江心洲与北江堤之间作为交通船舶及小型砂石料船的航行通道2.3施工期间航行标识的布设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基础施工时间长,占用水域面积大,施工船舶多而且船舶流动或移动性强,为保证在施工期间各航行船舶和施工船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船舶碰撞等海事事故,必须做好航行航道的标识及维护,以确保航行船舶,施工船舶及建 (构)筑物的安全。
航行标识根据航道管理部门的要求设置,根据不同的用途、位置和设置方式,分作1)施工水域禁行标识2)航道分行标识3)避让标识4)正在作业标识 5)减速通过标识6)固定标识7)浮式标识3.水上交通组织及管理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基础工程在施工建设期间,根据不同的施工任务,施工季节和所需的施工船舶的不同,可以分作几个不同的阶段,便于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划分为:主要可1)水上试桩工程阶段2)水上钻孔平台施工阶段3)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4)水上钢套箱拼装及下沉阶段5)封底及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施工阶段6)水上临时工程拆除阶段针对以上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水上交通组织及管理3.1水上试桩工程阶段苏通大桥水上试桩计划于 2003年 6月~2003年 9月之间进行,在主塔墩桥位线的上、下游各 160 m处搭设一个钻孔平台施工两根2.5 m的钻孔灌注桩 (共四根 )试桩,#需用的船舶较多也较大,拟定投入的船机设备主要有打桩船(航工桩 7 ),400 t全旋转起3重船, 150 m /h搅拌船,泥浆船,运碴船,施工驳船及交通船或交通快艇试桩平台狭小,无法停靠工程船舶,所有的施工船舶均须抛锚系缆定位,需要占用规划的部分主航道,但施工期占用水域面积较小,两侧均可通行大型船舶,在钻孔平台沉桩期间,限制通过的船舶航行速度,减少船舶航行产生的航行波,减少对施工船舶和水上作业的干扰,同时为保证钻孔平台施工安全,在试桩钻孔平台上、下游各设一个浮式防撞船,确保墩位干施工安全,后期试桩平台作为主墩施工平台的防撞装置。
3.2水上钻孔平台施工阶段 此阶段计划于 2003年 9月~2004年 11月进行施工,施工顺序从主塔墩近塔辅助墩远塔辅助墩施工过渡墩本阶段施工是搭设水上钻孔平台,占用水域面积较大,投入的主要船机设备有打桩船两艘,运桩船和安装上部平台梁的 65 t全回旋转起重船及工作船打桩定位精度要求较高打桩船的定位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部分主航道抛锚定位施工船舶移动范围较大为确保沉桩精度,所有通行船舶均须限速通过3.3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此阶段为苏通大桥基础施工的主要阶段,计划于2002年 12月开始钻孔,至 2004年 10月结束,施工时间近一年此阶段施工时,钻孔平台已形成,施工水域已基本定型,施工船舶可直接系靠在钻孔平台上,船舶航行对钻孔作业影响不大,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前期钢护筒下沉和施工期钢筋笼接长下放时,均需400 t大型起重船作业,船舶起重吊装定位精度要求高,钢护筒下沉定位作业及钢筋笼分节吊装边接时,所有通过的航行船舶均需限速通过作业区此阶段规划的施工水域为基本的水域,大型船舶通过主航道双向通行,在桥位区附近尽量减少交会,辅助航道仅作上行船舶通行,减少施工船舶与航行船舶的交会机会,便于横向航行的施工船舶与上行船舶的避让。
3.4水上钢套箱拼装与下放施工阶段此阶段计划于 2003年 12月开始,于 2004年元月完成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分块整体吊安钢套箱和分片接高、下放钢套箱投入的船舶主要为 2200t大型起重船 (中港总公司“振华”号 )和运输船队大型起重船整体下放首节钢吊箱作业时,须横江方向系泊,作业时间较短,但在施工时尽量安排在规划的施工水域内,不占用航道3.5封底及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施工阶段此阶段计划于 2005年元月至四月进行,每次施工浇注的混凝土数量均较大,最3大一次的混凝土浇注量达 6220 m,连续不间断地浇注,浇注作业时间达 40小时左右本阶段投入施工船舶集中,数量较大,移动性强,占有水域较大拟投入的主要船机设备有起重船,搅拌船及相配套的水泥船,砂石料供应船,供水船,交通船等该阶段夜 间工作时施工船舶移动频繁,作业人员极多,要求航行船舶在通过桥位时,加强了望和避让,防止交通海损事故的发生4.水上交通管理苏通大桥基础工程施工期间,所用施工船舶数量多,加之航道弯曲复杂、江滩多、风大浪高、水流流速大、流态复杂多变,对施工船舶和航行船舶之间的影响因素多,必须加强施工期的水上交通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大桥建设期间的水上海事事故。
针对苏通大桥的施工建设特点,结合桥位区航道情况,建议设立大桥施工航道管理监督站,在南、北两岸各设一个固定分站,在两个主塔墩和近塔辅助墩之间各设立一个流动站,配备交通监督船和监督快艇,在港监部门指挥下, 通过甚高频或高频无线通讯系统对通过的航行船舶进行指挥、监督、协调和管理,必要时可对海事船舶进行抢险和施救所有的施工船舶 (包括交通船和交通快艇 )配置高频或甚高频无线通讯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避让雷达等安全设施,在每个墩位的上、 下游设置醒目的标志和无线通讯系统,提醒过往的航行船舶注意安全并减速通过桥位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