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38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及给我们的启示.doc

5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45275623
  • 上传时间:2024-0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50K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38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及给我们的启示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的逆转。

      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阿伦森效应的举例: · 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我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 反例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 “过分表演”的成分。

      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所运用的“核心品质” (先低调给自己留有上升的空间,然后表现逐渐变的更好,会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和更高的评价)· 一个故事 国外一位老人,退休后想图个清净,于是就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几周倒还太平可是不久,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追逐打闹、踢垃圾桶、且大喊大叫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对这些年轻人说:”你们玩得真开心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年轻人当然高兴,既玩了还能得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闹将起来过了两天,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我到现在还没收到养老金,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年轻人虽然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又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讲“真对不起,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的开支,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

      一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不干了从此,老人有了安静悠然的日子 这个故事中,老人的智慧其实暗合了心理学上的“阿伦森效应” 实际上,“阿伦森效应”在组织生活中也是常见的比如以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政府部门工作,从被保护的环境一下子跳入了一个竞争性的环境,很容易发生“适应不良症”作为新人,开始时的勤奋工作可能被领导和同事重视并得到赞扬,但日子一长,从局外人逐渐成为局内人,领导的表扬没了,同事的赞赏少了,他会感到不自在,感到自己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产生挫折心理,所以工作积极性大受影响,没有初来时的那股干劲了,孰不知这种由勤到不勤的转变,对领导和同事而言,同样会产生:“褒奖递减”作用,形成“阿伦森效应”,对其表露出不满这会进一步加剧该学生的挫折感,使其更加懒散,进而大家更没有好印象这种恶性循环会使这位大学生越来越陷入一种非常失败的关系之中3、安泰效应 安泰效应的含义是指: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 安泰效应源自于,古希腊神化中有一个大力神叫安泰,他是海神波塞冬与地神盖娅的儿子,他力大无比,百战百胜。

      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一旦离开大地,离开母亲的滋养,就失去了一切力量,他的对手刺探了这个秘密,设计让他离开大地,把他高高举起,在空中把他杀了后来,人们把一旦脱离相应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象称为“安泰效应” 寓意:没有群众的支持,任何支持都是软弱无力的;水失鱼,犹为水;鱼无水,不成鱼 安泰效应的启示:“安泰效应”启示我们,人不能失去力量的源泉,不能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环境在企业建设管理中,企业领导管理者,应善于建设集体,让员工有一个必要的环境,并通过教育员工的集体观念,从而使员工明确:组织是肥沃的大地,而自己是生长在这大地上的一株小草,离开了大地,他将枯萎如果组织凝聚力不强,就不能给员工安全的依靠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我为人人”才有可能“人人为我”失去了力量和源泉,你纵有“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能耐,也终有失败的时候 常言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才能开大船” 4、暗示效应 心理学中,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一般来说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在家教中,家长就可以应用一个“抽象诱导语”的暗示策略使孩子产生暗示效应 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让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所谓的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治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在于接受心理暗示的个体自身如何运用并把握暗示的意义 如何利用暗示效应进行心理调节: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使他人不仅得到积极暗示,而且得到温暖,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痛苦与压力,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5、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6、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巴纳姆效应又叫福勒效应,因为它最早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实验:弗拉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个性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测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平均4.26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同的 过程 1、学生们被要求做一个个性测试,做完后会得到一份相应的个性分析 2、学生们被要求判断,这个分析是否如实精确的反映了自己的性格特点 3、每个学生最后得到的个性分析报告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一个字的差别。

      4、打分标准是0——5分,学生们的平均判断分是4.26分,是一个相当高的分数,基本上每个学生们都认为自己的个性很符合同一份个性报告 个性报告 1、你企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 2、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 3、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 4、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 5、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 6、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 7、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家而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 8、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 9、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 10、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后期研究 上述个性报告其实是人类普遍的大致性格特征,而且描述模棱两可,其正是巴纳姆效应的语言描述模式在后期的研究发现,假如以下的条件实现,实验对象将会对于分析给予更高的准确评价: 1、实验对象相信该分析只应用于他们身上 (针对性)2、实验对象相信分析者的权威 (权威性)3、分析主要集中在正面描述方面(接受性)运用实例 著名魔术师巴纳姆说过,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期待出现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