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16页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化学(必修一)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 -16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1-15每小题2分,16-22题每题3分,共计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灌钢法”是我国古代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钢就是铁碳合金B. 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无毒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主要是其具有强氧化性C.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应用了新型锂镁合金,是因为此合金密度小,耐腐蚀D. 西汉刘安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这其实就是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钢主要成分是Fe、C的合金,故A正确;B.ClO2具有强氧化性,常作消毒剂,故B正确;C.火星探测器应用了新型锂镁合金,是因为锂镁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抗高能粒子穿透能力,与耐腐蚀性无关,故C错误;D.曾青得铁化为铜描述的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故D正确;故选:C2. 重水(2H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氘(2H)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 B. 1H2O与2H2O互为同位素C. 1H218O与2H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 1H与2H是不同的核素【答案】B【解析】【分析】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是质量数,左下角是质子数,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素之间称为同位素。
详解】A.氢是1号元素,含有1个质子,故A正确;B.同位素是核素之间的互称,如氕氘氚原子互为同位素,故B错误;C.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H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C正确;D.1H与2H是不同的核素,故D正确;答案选B3.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是A. Cl−的结构示意图:B.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C. 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D. Fe和盐酸反应中电子的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A.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结构示意图: ,A正确;B.NaHCO3是可溶性盐,电离方程式:NaHCO3=Na++,B正确;C.钠原子失去1电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两者形成的离子结合成氯化钠,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C正确;D.Fe和盐酸反应中电子的转移:,D错误;故选D4. 关于化学键的各种叙述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B. 共价化合物里,一定不存在离子键C. 仅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D.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答案】B【解析】【详解】A.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aOH为离子晶体,晶体中含离子键、共价键,故A错误;B.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故B正确;C.仅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如氯化铵等铵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存在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极性键,也可能存在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分子(H-O-O-H)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D错误;故选:B。
5.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是A.探究钠与反应B.证明与水反应放热C.证明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鉴别纯碱与小苏打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Na与Cl2加热生成氯化钠,碱液可吸收过量的氯气,图中装置可验证钠与氯气的反应,A正确;B.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使脱脂棉燃烧,可验证过氧化钠的性质,B正确;C.Cl2与NaOH溶液反应,则气球变大,可验证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C正确;D.加热固体时,为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向下倾斜,D错误;故答案为:D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 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Fe+Fe3+=2Fe2+C. Al2O3溶于盐酸中:Al2O3+6H+=2Al3++3H2OD. 将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答案】C【解析】【详解】A.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B错误;C.Al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故C正确;D.Cl2通入水中生成HCl和HClO,HClO为弱酸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D错误;故选:C。
7.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铁的氧化物有FeO、Fe2O3、Fe3O4,它们都是黑色的固体B. 将FeCl3溶液滴入煮沸过的NaOH溶液中可以制得Fe(OH)3胶体C. 鉴别Fe2+中是否混有Fe3+,可先加入Cl2水,再加入KSCN溶液D. 可用FeCl3溶液腐蚀铜版的方法制造印刷电路板【答案】D【解析】【详解】A.FeO为黑色,Fe2O3为红棕色,Fe3O4为黑色晶体,故A错误;B.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才可以制得Fe(OH)3胶体,故B错误;C.先加入Cl2,将Fe2+氧化成Fe3+,Fe2+对实验产生干扰,应先加KSCN溶液,如果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Fe3+,故C错误;D.FeCl3溶液腐蚀铜版的方法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反应方程式是为,故D正确;答案选D8. 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生成FeOB. 湿棉花的主要作用是冷却试管,防止炸裂C. 肥皂液的主要作用是检验有气体生成D.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可立即用磁铁将剩余铁粉分离出来【答案】C【解析】【详解】A.铁与水蒸气共热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A错误;B.湿棉花的作用提供水蒸气反应物,故B错误;C.铁与水蒸气共热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听到爆鸣声时,说明“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了氢气,则使用肥皂液的作用是检验反应中生成的氢气,故C正确;D.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也可以被磁铁吸引,所以用磁铁不能分离出铁,故D错误;故选C。
9. 将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后,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燃烧,也不滴落,移去酒精灯,待固体冷却后将其投入氢氧化钠溶液,固体最终消失并有气体生成关于这一实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说明金属铝密度小、熔点低,化学性质稳定B. 加热不燃烧说明铝制品性质稳定,可长期存放各种物质C. 不滴落是因为Al表面生成了Al2O3,Al2O3熔点远高于金属铝,可做耐火材料D. Al和Al2O3都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具有两性【答案】C【解析】【详解】A.铝是活泼的金属,故A错误;B.加热时铝更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铝,故B错误;C.由于氧化铝的熔点高,所以铝融化但不易滴落,可做耐火材料,故C正确;D.Al和Al2O3都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只有Al2O3具有两性,铝的两性为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不是酸性和碱性,所以说铝不是两性金属故D错误;故选C10. 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A. 1:6 B. 1:1 C. 2:3 D. 3:2【答案】B【解析】【详解】铝与强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铝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由反应可知等量的铝与足量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等量的氢气,故B正确;故选:B。
11. 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氯化铜溶液的水中,则下列实验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①钾熔成小球②钾浮在水面③与水反应剧烈反应④生成红色固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钾为活泼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钾的密度比水小,反应时浮在水面上,反应放热,钾的熔点低,会熔成小球,钾与水生成KOH,KOH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会生成红色固体,故A正确;故选:A12.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 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C. 氢氧化铯的碱性小于氢氧化钾D. 溴单质与氢气的反应没有氯单质与氢气的反应更剧烈【答案】C【解析】【详解】A.碱金属元素和卤素都属于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所以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故A正确;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排在最上边,依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锂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依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故B正确;C.铯排在钾的下方,金属性强于钾,所以氢氧化铯的碱性大于氢氧化钾,故C错误;D.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溴单质与氢气反应不如氯单质与氢气反应剧烈,故D正确;故选C。
13. 已知A的原子序数是x,B2-与A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 x-5 B. x+5 C. x+1 D. x-1【答案】A【解析】【详解】设元素B的核电荷数是y,已知A的原子序数是x,核电荷数为x,所以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同理中含有个电子,因为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则,答案选A14. 在半导体的发展史中金属锗(Ge)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它在硅的下一周期,且与硅同主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锗位于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处 B. 锗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强酸C. 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D. 热稳定性:【答案】B【解析】【详解】A.锗是半导体材料,位于金属区和非金属区的交界处,A正确;B.同一主族从上向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弱,锗的非金属性比碳弱,碳酸是弱酸,则锗的最高价含氧酸也是弱酸,B错误;C.锗是半导体材料,其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弱,其氢化物越不稳定,锗的非金属性比硅弱,,D正确;答案选B15.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其中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B向AlCl3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消失Al(OH)3不和弱碱反应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适量稀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Cl-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有、CO、SiO、SO等,A错误;B.向AlCl3溶液逐滴加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Al(OH)3,滴加氨水过量,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Al(OH)3不和弱碱反应,B正确;C。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