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考试笔记探诊.docx
23页探诊采用改良握笔式,探诊动作要轻巧,必须有支点,先检 查主诉牙和可疑牙,然后逐个顺序检查,先检查 牙合面、邻 面、再颊面、舌面,可使用探针的小弯端检查邻面有无龋坏, 充填体密合程度,有无根折了解探痛情况,牙齿敏感程度 及发生部位,龈下牙石情况,有无根面吸收的粗糙面应当 使用钝头有刻度的牙周探针探测牙周袋深度、部位及范围 若有瘘管,用钝头探针探查其穿通深度及方向 牙周探诊1、 握持探针的方法为改良握笔式,探诊时要有支点,探入 时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顶端紧贴牙面,避开牙石, 直达袋底,探入力要轻,约为20-25g,以提插方式移 动探针,如走步样围绕每个牙面进行探查,探查牙周袋 的范围、部位、深度及形态,在探查邻面时,要紧靠接 触区探入,探针可稍倾斜以便能深入接触点下方的龈谷 处2、 每个牙记录六个点,:颊侧近中、中央、远中;舌侧近 中、中央、远中3、 附着水平:测量袋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根分叉病变1、 用探针探查多根牙的根分叉区检查下颌磨牙时,从颊 侧和舌侧中央处分别探查,检查上颌磨牙时,从颊侧中 央处探查颊侧根分叉区,从腭侧的近中和远中分别探查 近中和远中的根分叉区2、 内容:能否探到根分叉区,探针能否水平方向进入进入 及水平方向探入的程度。
根分叉的大小,根柱的宽窄, 有无釉突,还应注意根分叉是否暴露,根分叉处牙周组 织破坏程度,对根分叉进行分度3、 I度:探针能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水平方向不能探入,X 线显示无明显骨吸收4、 II:探针能从水平方向探入根分叉,但尚有一部分牙槽 骨存在,使探针不能贯通根分叉,X线可见根分叉处有 小范围的密度减低区,III:探针能贯通根分叉区,但仍有牙龈覆盖,X线显示根分叉区有明显的三角骨吸收区IV:根分叉完全暴露通畅,无牙龈覆盖扪诊1、 根尖部扪诊:将食指横放或竖放在患牙牙根的唇侧, 在患者做咬合运动时可对比检查一组或单个牙的动度 变化按压牙龈或牙周袋壁时,应观察龈沟内有无炎性 渗出,牙周袋是否溢脓扪压根尖部时有无波动感和压 痛2、 唇舌部扪诊:双指双合诊法,以一手的拇指、示指分别 臵于病变部位上下或两侧,了解病变范围、质地、活动 度、以及有无触痛或侵润3、 颌面部扪诊:顺序是:眼眶T上颌骨T颧骨T鼻骨T下 颌支f下颌角f下颌体检查其对称性,有无膨隆、缺陷、有无压痛4、 面部肌肉扪诊:在患者做咬合运动时,用手触摸咀嚼肌, 对比两侧肌力患者做闭眼运动时,用手指分开上下眼 睑,对比两侧眼轮扎肌的张力。
5、 面颈部淋巴结扪诊:检查者应站在患者右方,患者头稍 低,略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肌肉松弛便于触诊检 查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滑动 触诊一般顺序为:枕后f耳后f耳前f腮f颊f下颌 下f颏下f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f颈前后三角f直至 锁骨上窝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扪诊检查淋巴时应注 意肿大淋巴结 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 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等情 况应特别注意与健侧对比颞下颌关节检查:1、 检查面部左右是否对称,关节区、下颌角、下颌支和下 颌体的大小及长度是否正常,两侧是否对称、协调,颏 部中点是否居中,颜面下 1/3有无明显增大和缩短2、 关节动度检查:(1)、耳屏前扪诊法:以双手示指分臵于两侧耳屏前, 髁突的外侧面,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时,感触髁突的活 动度,有时并可感到弹响与摩擦2)、外耳道指诊法:用两手小指末端伸进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壁进行触诊,请患者做闭口运动,以了解髁 突的活动度及冲击感,注意进行两侧的对比,以协助颞 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断3、咀嚼肌的检查: 检查颞肌、咬肌等咀嚼肌群的收缩力, 触压其是否有疼痛,观察两侧是否对 称4、下颌运动检查:让患者做开闭口运动、下颌前伸和侧颌运动,检查两侧观察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正常, 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有关节绞锁等异 常现象,要明确关节区疼痛、弹响的部位,出现的时间及性质,弹响次数和响 度。
5、临床张口受限的分度:正常人的张口度大小约相当于自轻度张口受限:身的示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合拢时三 指末节的宽度,约为:3・7-4・5cm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仅可臵入两横指,约2-2.5cm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可臵入一横指,约1-2cm重度张口受限: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不到一横指,约 1cm 以完全张口受限:内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叩诊:是用金属器械平头未段叩击牙齿切缘、唇面、或牙合面 以确定根尖周、牙周病变情况的办法检查前应先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先叩击对照牙,后叩 击患牙,叩诊力量先轻后重,一般以叩诊正常牙不引起疼痛 的力量为适宜力量每个牙叩击 2-3 次,并观察和询问患者 的表情变化和感觉垂直方向的叩诊力方向应尽量与牙体长轴一致用于检 查根尖区的反应水平叩诊力的方向应与牙体长轴乡垂直诊察牙周膜的 反应正常牙的叩诊声音清脆,为浊音时提示可能为根纵裂、 根折或牙周组织的破坏轻度叩痛(+)中度叩痛(++)重度叩痛(+++)牙松动度检查用镊子夹住牙齿的切端或抵住牙齿颌面窝做唇舌向、近远中 向、上下摇动或推动牙齿松动度的记录方法: 一度:唇舌方向松动,松动幅度在 1mm 以内二度:唇舌向松动,伴有近远中向松动,松动幅度在l-2mm。
三度:唇舌向松动,伴有近远中方向和垂直方向松动松动 幅度大于 2mm.牙髓活力测试1、 牙髓活力测试法:正常牙髓对20€-25€温度一般无不 适的感觉,通过冷热测试法以确定牙髓是否处于病理状 态2、 低于10T的冷刺激和高于60€的热刺激可引起牙髓反 应3、 冷测法:氯乙烷、小冰棒、三用枪的冷空气或冷水用镊子夹持一小棉球,将氯乙烷喷与其上,挤 与多余的液体,迅速将氯乙烷小棉球臵于被测 牙牙颈 1/3 或中 1/3 处,紧贴数秒后,观察患 者的反应测试时应掩盖和遮挡非测试临近牙 齿,以免混淆反应4、 热测法:热牙胶法在待测牙上涂一层凡士林,以避免牙胶粘与牙 面,牙胶棒一端臵于酒精灯上烧烤,但不使其 冒烟,此时温度约为65€-70€立即将加热 的牙胶臵于待测牙的颈 1/3 或中 1/3 处,观察 患者的反应5、 温度测试的临床反应:(1)、正常: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相同,表示该牙无病患2)、敏感或激发痛: 比对照牙反应强烈,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结合病史无自发痛,表示此时牙髓可 能处于可复性炎症状态3)、迟缓性痛:刺激去除后一会儿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 并持续一段时间,表示患牙为慢性炎症,牙髓变性或 牙髓部分坏死。
4)、无反应:不产生反应,牙髓变性,牙髓坏死6、 电测法:(1)、操作方法:a) 测试前应当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和方法,消除不必要的恐 惧,以取得患者合作嘱患者有麻刺感时抬手示意b) 将被测牙严格隔离唾液,吹干或擦干,在牙面上放少许导 电剂(生理盐水)c) 将控制器调节到 0位d) 将电活力计的工作探头蘸生理盐水,臵于受试牙唇(颊) 中 1/3 处e) 缓慢地顺时针旋转控制器,直到患者有感觉时,将工作探 头撤离牙面,并记录下控制器的数值f) 电诊法一般要重复测试 2-3次,然后取平均数做结果电诊时也应先测试健侧同名牙,以取得相对正常值2)、禁忌症: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有金属全冠牙齿或大面积银汞充填体的牙齿 新萌出根尖未发育完成的牙齿结果:用数字表示,低于对照牙说明牙髓反应敏感,高于对 照牙说明牙髓反应迟钝,若达最高值若无反应,说明 牙髓无活力前后牙咬合关系、中线关系1、 首先观察患者是否反颌,锁颌、牙列拥挤及牙间隙2、 (1)中性颌关系: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于下颌 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沟2)轻度远中错颌关系:上颌第一磨牙与下颌第一磨 牙的近中颊尖相对3)完全远中错颌关系: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 于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双尖牙之间(4)轻度近中错颌关系: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与 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
5)完全近中错颌关系: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 于下颌第一、第二磨牙之间3、正中颌时前牙的咬颌关系:(1)、覆盖: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其距离 在 3mm 以内为正常,超过 3mm 为深覆盖一度: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 3—5mm. 二度: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 5—7mm 三度: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大于 7mm2)、覆颌:上前牙切缘至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其距离 不超过下前牙切的 1/3,为正常超过为深覆颌一度: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在 1/3—1/2 之间二度: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在 1/2—2/3 之间 三度: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唇面大于 2/3下前牙要在上前牙 的牙龈组织上中线描述正常情况下,两侧上下切牙之间连线与面部中线一致,当上 下中切牙中线偏移时,可以以毫米记录上下中切牙中线与面 部中距离,以反映中线偏移程度下颌下腺及下颌下淋巴结检查1、 被检查者头偏向患侧,使用双手双合诊法,由浅及深, 由后向前的顺序,滑动触摸,感觉检查部位的变化,力 度不宜过大,左右对比检查2、 注意导管硬度,淋巴结大小、位臵、硬度、动度、压痛3、注意颌下腺导管扣分泌物的情况,必要时可推压颌下腺腺体,以观察唾液的情况。
社区牙周指数(CPI)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也反映牙周治疗的需要情况1、 检查器械:CPI牙周探针2、 检查项目: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深度3、 检查方法:以探诊为主,结合视诊,检查时将CPI探针轻缓的插入龈沟或牙周袋内,探针与牙长轴平行,紧贴 牙根,沿龈沟从远中向近中移动,做上下短距离的颤 动〃,以感觉龈下结石同时查看牙龈出血情况,并根 据探针上的刻度观察牙周袋深度CPI探针使用时所用 的力不超过 20g ,过分用力会引起病人疼痛,有时还会 刺破牙龈4、 检查指数牙: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17—14 13 —23 24 —2747—44 43—33 34—375、 检查每个区段的指数牙(1) 、 20岁以上者检查以下 10颗指数牙的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的情况17 16 11 26 2747 46 31 36 37(2) 、 20 岁以下 15 岁以上者,为避免第二磨牙萌出过程产生的假性牙周袋,之间六颗指数牙46 31 36(3)、15岁以下者,因相同原因,也只检查以上 6颗指数牙 并且只检查牙龈出血和牙石情况,不检查牙周袋深 度6、WHO 认为(1)、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 2颗以上的功能牙,并且无 拔牙指证,该区段才做检查。
2)、成年人的后牙区段,有时缺失一颗指数牙或有拔牙指 证,则只检查另一颗指数牙如果一个区段内的指数 牙全部缺失或有拔牙指证时,则检查此区段内的所有 其余牙,以最重情况计分3)、每个区段两颗功能牙检查结果,以最重情况记分以6 个区段中最高记分作为个人的 CPI 分值7、记分标准:0=牙龈健康1=牙龈炎,探诊后出血2=牙石,探诊可发现牙石,但探针的黑色部分全部露在龈袋 外3=早期牙周病,龈缘覆盖部分探针黑色部分,龈袋深度在4—5mm,4=晚期牙周病,探针黑色部分被龈缘完全覆盖,牙周袋深度 在 6mm 或以上乂=除外区段(少于两个功能牙存在)9=无法检查(不记录)离体牙复面洞的制备1、 窝洞制备是指用牙体外科手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