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证临床实践中常用统计学指标.ppt
27页循证临床实践中常用统计学指循证临床实践中常用统计学指循证临床实践中常用统计学指循证临床实践中常用统计学指标及解释标及解释标及解释标及解释天津市三中心医院天津市三中心医院 邸阜生邸阜生一、病因一、病因/不良反应研究不良反应研究1、、危险度危险度 是指结局事件的发生概率是指结局事件的发生概率某结局事件的危险度某结局事件的危险度=发生该事件的人发生该事件的人数数/(发生该事件的人数(发生该事件的人数+未发生该事未发生该事件的人数)例如:暴露组结局事件件的人数)例如:暴露组结局事件的危险度的危险度=a/(a+b),非暴露组结局事件,非暴露组结局事件危险度危险度=c/(c+d)表表1-4 病因学因果效应分析表病因学因果效应分析表暴露可能的暴露可能的致病因素致病因素 结结 果果合计合计发病发病未发病未发病是是aba+b否否cdc+d合计合计a+cb+da+b+c+d2.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RR) 是前瞻性研究中较常是前瞻性研究中较常用的指标,指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与用的指标,指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或治疗组与未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或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比,常用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比,常用来表示暴露于疾病联系的强度。
其值来表示暴露于疾病联系的强度其值越高,则因果效应越强越高,则因果效应越强RR=[a/(a+b)]/[c/(c+d)] lRR>1时,表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有害因素,时,表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有害因素,且且RR越大,暴露因素对疾病的不利影响就越大,暴露因素对疾病的不利影响就越大;越大;lRR<1时,表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有益因素,时,表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有益因素,且且RR越小,暴露因素对疾病的有益作用就越小,暴露因素对疾病的有益作用就越大;越大;lRR=1时,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时,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3.比值比比值比(OR) 为两个比值之比,指病例组研究因为两个比值之比,指病例组研究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OR=ad/bc 当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较低时,即病例暴露数当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较低时,即病例暴露数(a)和对照组暴露数和对照组暴露数(c)均较小,均较小,OR近似于近似于RR,,用于病例用于病例-对照研究表示致病因素的致病效应值对照研究表示致病因素的致病效应值在回顾性研究中在回顾性研究中OR值的解释与值的解释与RR相同,相同,OR越越高,则因果联系强度越强。
高,则因果联系强度越强4.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AR) 是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减是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所得的差值,表明这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所得的差值,表明这一部分患者的发病是排除了对照组本身发一部分患者的发病是排除了对照组本身发病率后,为被研究的病因引起疾病的净效病率后,为被研究的病因引起疾病的净效应,亦称为绝对危险度应,亦称为绝对危险度 AR=[a/(a+b)]-[c/(c+d)]5.可信区间可信区间(CI) 为判断所设计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指为判断所设计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指标的真实范围,常计算标的真实范围,常计算95%可信区间可信区间可信区间可信区间是按一定的概率(是按一定的概率(1-a)去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去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可信区间包括准确度和精确度两种属性可信区间包括准确度和精确度两种属性 准确度是指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能性大小;准确度是指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能性大小; 精确度是指可信区间的宽度,为可信区间上限精确度是指可信区间的宽度,为可信区间上限 与下限的差值,宽度越小,则精确度越高与下限的差值,宽度越小,则精确度越高6.事件发生率事件发生率 如药物不良反应,发病率,患如药物不良反应,发病率,患病率。
这些事件在不同的组别则分别表示:病率这些事件在不同的组别则分别表示:试验组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事件发生率(EER)和对照组事件)和对照组事件发生率发生率(CER)7.绝对危险率增加率(绝对危险率增加率(ARI)) 即试验组与对即试验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事件发生率的绝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事件发生率的绝对差值ARI=EER-CER8.相对危险度增加(相对危险度增加(RRI)即)即ARI被被EER除所除所获得商值的百分率获得商值的百分率RRI=((EER-CER))/EER9.出现一例不良反应需要处理的病例数出现一例不良反应需要处理的病例数(NNH) NNH=1/ARI .NNH的值越小,某治疗措施的值越小,某治疗措施引起的不良反应越大引起的不良反应越大举例举例-表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引起下肢表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引起下肢水肿的研究水肿的研究口服钙离子口服钙离子拮抗剂拮抗剂下肢水肿组下肢水肿组 无下肢水肿无下肢水肿组组合计合计服用服用18182200未服用未服用13187200合计合计31369400•EER=18/200=9%•CER=13/200=6.5%•RR= [a/(a+b)]/[c/(c+d)] =(18/200)/(13/200)=1.38•ARI=EER-CER=(18/200)-(13/200)=0.09-0.065=2.5%•RRI=(EER-CER/EER)=2.5%/9%=27.78%•NNH=1/ARI=40二、诊断性研究二、诊断性研究表(表(1-6)诊断性试验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诊断性试验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关系的关系 诊断试验诊断试验金标准金标准(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合计合计有病有病无病无病阳性阳性aba+b阴性阴性cdc+d合计合计a+cb+da+b+c+d1、敏感度敏感度(Sen) 指由标准诊断方法确诊的病指由标准诊断方法确诊的病例组中经诊断性试验查出阳性人数的比例,例组中经诊断性试验查出阳性人数的比例,即真阳性率。
即真阳性率 Sen=a/(a+c)2、特异度、特异度(Spe) 指由标准诊断方法确诊无病指由标准诊断方法确诊无病的对照组中经诊断试验检出阴性结果的人的对照组中经诊断试验检出阴性结果的人数的比例,即真阴性率数的比例,即真阴性率Spe=d/(b+d)3、准确度、准确度(Acc) 指诊断性试验的全部真阳性指诊断性试验的全部真阳性者和真阴性者占受试对象总和的比例者和真阴性者占受试对象总和的比例Acc=(a+d)/(a+b+c+d)4、阳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PV) 指诊断性试验检测的全部阳指诊断性试验检测的全部阳性例数中,真阳性所占的比例性例数中,真阳性所占的比例 +PV=a/(a+b)5、阴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V) 指诊断性试验检测的全部阴性指诊断性试验检测的全部阴性例数中,例数中,“无病无病”者者(真阴性真阴性)所占的比例所占的比例 -PV=d/(c+d)6、患病率、患病率(Prev) 是指在某特定的时间点、某一人是指在某特定的时间点、某一人群中,患某种疾病的人的比例,也称验前概率群中,患某种疾病的人的比例,也称验前概率 Prev= (a+c)/(a+b+c+d)7、似然比(1)阳性似然比(+LR) 指出现在金标准确定有病的受试者阳性试验结果与出现在无病受试者阳性试验结果的比值,即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值 +LR=Sen/(1-Spe)(2) 阴性似然比(-LR)指出现在金标准确定的有病的受试者阴性试验结果与出现在无病的受试者阴性试验结果的比值,即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的比值 -LR=(1-Sen)/Spe举例举例 表表1-7 RT-PCR法检测肺炎支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效果原体的效果RT-PCR法法培养法培养法(金标准)(金标准) 合计合计+-+68876-45256合计合计7260132Sen=a/(a+c)=68/72=94.4%Spe=d/(b+d)=52/60=86.7%+PV=a/(a+b)=68/76=89.5%-PV=d/(c+d)=52/56=92.9%Acc=(a+d)/(a+b+c+d)=(68+52)/132=90.9%Prev=(a+c)/(a+b+c+d)=(68+4)/132=54.65+LR=Sen/(1-Spe)=0.944/(1-0.867)=7.1-LR=(1-Sen)/Spe=(1-0.944)/0867=0.065三、治疗三、治疗/预防性结局预防性结局 1、试验组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事件发生率(EER) 即试验组某事即试验组某事件的发生率,如对某病采用某些防治措施件的发生率,如对某病采用某些防治措施后该疾病的发生率。
后该疾病的发生率2、对照组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事件发生率(CER) 即对照组中某事即对照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如对某病不采取防治措施的件的发生率,如对某病不采取防治措施的发生率3、相对危险度降低、相对危险度降低(RRR) 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结局事件发生减少的百分比组结局事件发生减少的百分比 RRR=(CER-EER)/CER=1-RR 如果结局事件是不良事件、严重事件,则通常如果结局事件是不良事件、严重事件,则通常RRR在在25%-50%或更大时才有临床意义,说明或更大时才有临床意义,说明治疗组经治疗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可降低治疗组经治疗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可降低25%-50%或更多 如果结局事件是良性事件,则如果结局事件是良性事件,则RRR在在-50%~~-25%或更小时才有临床意义,说明治疗组经治疗或更小时才有临床意义,说明治疗组经治疗后良性结局的发生率可增加后良性结局的发生率可增加25%-50%或更大4、绝对危险度降低率、绝对危险度降低率(ARR) 指治疗组和对照指治疗组和对照 组组结局事件发生概率的绝对差值,即治疗组与对照结局事件发生概率的绝对差值,即治疗组与对照组结局事件危险度的绝对差值。
组结局事件危险度的绝对差值ARR=CER-EER此值越大,临床意义亦越大此值越大,临床意义亦越大 当反映试验组与对照组某病发生率增减的绝对量当反映试验组与对照组某病发生率增减的绝对量时,时,ARR较较 RRR更明确,更具有临床意义更明确,更具有临床意义5、需要治疗的患者数、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 即为挽救一例患即为挽救一例患者免于发生严重的不良结局事件,需要治者免于发生严重的不良结局事件,需要治疗的患者总数疗的患者总数NNT=1/ARR6、防治性措施受益与危害的似然比、防治性措施受益与危害的似然比(LHH)指标反映了防治措施给受试者带来的受益与指标反映了防治措施给受试者带来的受益与危害的比例危害的比例LHH>1,利大于弊,反之,利大于弊,反之,LHH<1,弊大于利弊大于利LHH=NNT/NNH举例举例 表表1-8吸入布地奈德预防哮喘急吸入布地奈德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性发作的疗效比较组别组别哮喘急性发哮喘急性发作作无哮喘急性无哮喘急性发作发作合计合计试验组试验组892100对照组对照组7624100合计合计84116200EER=8/100=8%CER=76/100=76%RR=EER/CER=0.11RRR=(CER-EER)/CER=1-RR=0.89ARR=CER-EER=76%-8%=68%NNT=1/ARR=1/0.68=1.47四、预后性研究四、预后性研究1、发病率、发病率 表示一定期间内某人数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某人数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2、患病率、患病率 又称现患率和流行率又称现患率和流行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现,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现患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患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3、中位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 是指研究中是指研究中50%的患者死亡所需要随访的的患者死亡所需要随访的时间时间4、生存率、生存率 指从疾病临床过程的某一点开始,一段时间后存指从疾病临床过程的某一点开始,一段时间后存活的病例数占总观察倒数的百分比活的病例数占总观察倒数的百分比5、生存曲线、生存曲线 可以反映预后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可以反映预后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例如三种不同预后其例如三种不同预后其1年生存率都是年生存率都是20%,但三条生,但三条生存曲线(存曲线(A、、B、、C)形态却不同(如下图))形态却不同(如下图)A显示中位生存时间为显示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提示疾病早期预后就个月,提示疾病早期预后就很差很差B显示中位生存时间显示中位生存时间 为为9个月,提示疾病早期预后好,个月,提示疾病早期预后好,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来恶化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来恶化C显示生存时间为显示生存时间为7个月,个月,1年中死亡率稳定下降年中死亡率稳定下降05010050100005010036129随访时间(月)生存率( % )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