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丁玲外传(值得一看)14.06zhf.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3237687
  • 上传时间:2017-10-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3.97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丁玲——一个不靠谱文艺女青年瞎折腾的一生2014-05-29 人文精选 iMorning点击图片上方蓝字“iMorning”订阅(剧透,相关男主:瞿秋白,沈从文,胡也频,MAO 爷爷如果说萧红是盘苦菜花,丁玲就像是一盘生猛海鲜,洒满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咸俱全以下资料均来自网上:纵观丁玲的一生,就是一个不靠谱文艺女青年瞎折腾的曲折过程,生命不息,折腾不已,折腾的令现如今的文艺女青年,甚至女艺人之流望尘莫及,不得不说,姜,还是上个世纪的辣丁玲与胡也频(挺好看的)冯雪峰和鲁迅先生一家人丁玲(1904 年 10月 12日—1986 年 3月 4日)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常德临澧县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最高荣誉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丁玲一生著作丰富,出版有《丁玲文集》五卷其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谓盖棺定论,一个人一辈子成功不成功就看追悼会了,丁玲去世后,给她送花圈的名单:胡耀邦、陈云、邓颖超、聂荣臻、习仲勋、方毅、田纪云、乔石、李鹏、杨尚昆、王震、薄一波、荣毅仁、叶圣陶、巴金等人北大荒人自发把缀有“丁玲不死”四个大字的红旗覆盖在她的遗体上有作家评价:“丁玲是一座大山,一条大河,一道悲壮的风景,足以妆点照耀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 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奖项,对于 50年代的中国而言,影响力远非今天的诺贝尔奖可以比拟丁玲出生于湖南福安县(今临澧县)一个书香世家,家里非常有钱,母亲是知府的女儿,父系的官职更高,家族庞大,光是她一家就有 200多间房子,属于标准的富二代传说湖南福安蒋家原是李自成的后代,因为曾经企图推翻明朝取而代之,事败后,隐居福安改姓蒋这段历史如何,可不去追究但丁玲的反叛性格,倒的确有点像闯王李自成丁玲四岁丧父,随母亲在任教的学校里长大丁母佘曼贞是个小脚太太,在常德女子师范速成学校读书时,和同班同学向警予结拜姐妹,成为心腹之交1912 年,两人一起考入新创办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丁母曾把年幼的丁玲托付给向警予照看,丁玲把向警予叫“九姨”1922年,丁玲为解除家中早已包办与表兄的婚姻关系,和女友王剑虹逃婚来到上海,入读的是陈独秀、李达等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不久经瞿秋白介绍入读上海大学中文系旁听1923年夏天,己是中共中央妇女部长的向警予,特地到上海大学看望在该校中国文学系旁听的丁玲,勉励她不要辜负母亲的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漫长的校园生活,情窦初开的丁玲对南开大学的一位表兄暗许情愫,展开热烈追求,无奈那位表兄生性木讷,循规蹈矩,面对她连绵如潮水般的爱意竟然逃之夭夭。

      有传闻期间丁玲与瞿秋白一个弟弟过往甚密,遂闹得流言四起,但令丁玲着迷的是瞿秋白直到瞿秋白告诉丁玲他要和王剑虹结婚了,天真的丁玲才知道自己的亲密女伴和自己的仰慕对象一直在谈恋爱,一语惊醒痴情人,年少的丁玲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打击,一个人凄凄惨惨戚戚的回到家乡疗伤止痛七个月后,瞿秋白的肺结核病传染给了王剑虹,这个新任太太很快去世,她在死前半个月给丁玲写信暗示求救,但自认遭到抛弃的丁玲沉浸在自怜自怨中,毫不理会王剑虹写信时,瞿秋白已另有新欢,四个月后他就挖了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的墙脚,与美女杨之华喜结良缘这段往事一定要说说当时沈剑龙与杨之华已生下一女,便是瞿独伊 杨之华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生,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系的系主任,近水楼台先得月,师生恋把瞿秋白拨弄的趁着暑假直接杀到杨之华老家萧山,竟与时任杨之华老公的沈剑龙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面对复杂纠结的感情问题,三人直面人生,开始了一场奇特的“谈判”:先在杨家谈了两天,然后沈剑龙把瞿秋白、杨之华接到他家去谈,各自推心置腹,互诉衷肠,又谈了两天最后,瞿秋白又把沈剑龙和杨之华接到常州,再谈当时瞿家早已破落,家徒四壁,连把椅子都没有,三个人就坐在一条破棉絮上谈。

      现如今,几千万生意的谈判也不过如此最终,功夫不负负心人艰苦卓绝的谈判结果是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同一天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婚后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 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瞿独伊后来说:“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父亲在一枚金别针上亲自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7个字,送给母亲这一爱情信物,后来伴随母亲度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历史妙不可言,感情不过如此到最后,谁也不能悲伤地坐在谁身旁王剑虹病逝后,瞿秋白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但他没有参加妻子王剑虹的葬礼,只剩下丁玲扶棺大恸,从此终身痛恨瞿秋白瞿秋白评价丁玲;“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一语成谶,这句话,概括了丁玲的过去,也预示了丁玲的未来在当时新思潮的影响下,,一些进步青年自认具有反封建意识,开始废姓,只用名字称呼,“冰之”称呼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她采用笔画最简单的“丁“字为姓,叫“丁冰之”后来她想当演员,要改琅琅上口的艺名,便和几个朋友闭目在字典上各找一字。

      她摸到“玲”字,从此“丁玲”成为她的新姓名她的处女作《梦珂》,第一次用此名1924年暑假王剑虹病逝,丁玲怀着失去闺蜜挚友的痛苦来到北京,住在辟才胡同一处公寓里,在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课余跟随一位画家胡乱涂抹,学业毫无着落,生活百无聊赖,正是人生的低谷,偶然结识了《京报》副刊“民众文艺”编辑、青年作家胡也频,并由此结识了沈从文丁玲和沈从文是湖南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很快熟络起来,经常用家乡话热烈的交谈,把对丁玲倾心的胡也频凉在一边当胡也频得知丁玲正为弟弟的夭折而无法释怀时,就用纸盒装满黄色玫瑰,附上字条:“你一个新的弟弟所献”不幸的是,胡也频骚扰未遂当时窘迫的丁玲无视这个小自己一岁的男人,她在人生的路途中迷路了,不知要去哪里,走投无路的她写信给鲁迅,讲述了自己的境遇和困惑,希望她所仰慕崇拜的鲁迅先生能为自己提出一条前行的光明道路由于当时鲁迅与现代评论派论战犹酣,误认为这是崭露头角的沈从文在用化名捣鬼,就没有复信适逢王剑虹的父亲邀请丁玲一同回湖南老家,丁玲眼看北京的生活毫无希望,就不甘不愿的离开了北京,返回到湖南老家胡也频闻讯后,向朋友借钱追到湖南,蓬头垢面失魂落魄地的出现在丁玲面前,精诚所至,丁玲却不为所动。

      两人一起回到北京的时候,相关绯闻却已经在朋友圈里满天飞了,叛逆的丁玲非常愤怒,赌气说:“好吧,老娘就同居给你们看!”于是两人于 1925年秋在香山同居了人,真正难以战胜的是自己尤其是心高气傲的女人在胡也频的影响下,丁玲也开始写作当时两个性情中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除了一点微薄的稿费之外,他们生活过得很艰难,经常有断粮绝用的时日,两人在清贫窘困中数度着光阴,但却因一份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而充满了温暖关于这段感情,丁玲自己的评说是:“我不否认,我是爱他的,不过我们开始,那时我们真太小,我们像一切小孩般好像用爱情做游戏,我们造做出一些苦恼,我们非常高兴的就玩在一起了当时正当年轻的丁玲和胡也频、沈从文都想赴日留学,为了学习日语,找了个日语老师,这位老师就是当时在北大自修日语的冯雪峰丁玲第一次见到冯雪峰的时候,感觉非常失望,她本来认为一个北大学日语的年轻人应该是很英俊潇洒的,而冯雪峰看上去像一个乡下人有个理论,女人其实比男人更好色,虽然哥的长相出乎你的想象但人不可貌相,在随后的交往中,他们谈文学,谈时事,才华横溢的冯雪峰很快走进了丁玲的内心深处,其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足够迷倒当时幼小单纯充满向往的丁玲与胡也频相比,冯雪峰显得成熟稳重。

      当时丁玲满脑子只有一个思想——要听到这个男人亲口说一声“我爱你”这段时期丁玲看了一部电影《空谷兰》后,萌生了做电影明星的梦想,便给大导演洪深写信,在洪深的帮助下,她去上海,参观了电影拍摄的过程,演技形象虽然得到洪深的认可,但是终因性格与电影圈潜规则的现实格格不入,放弃了这个打算,明星梦就此夭折于是她回到北京含愤写出了处女作《梦珂》,1927年底发表于《小说月报》这是关于一个敏感和幼稚的年轻女孩成为一名电影明星受腐败的社会欺骗的故事这部作品一炮打响,她成了新锐女作家丁玲,名气大过胡也频和沈从文《梦珂》小说的女主人公的创作原型,是丁玲的闺蜜王剑虹梦珂这个名字,也是瞿秋白曾经对王剑虹的昵称爱语,法文意为“我的心”沈从文早在三三年写的《记丁玲》里有提及,且有过切实的记述据说此书解放后一直被销毁,禁止出版,以致很少被人看到现在网上可以找到,只是不知道版本对否生活还在继续冯雪峰离开北京到上海,丁玲不顾一切追到上海,紧跟着胡也频也追到了上海旧中国尘土飞扬的坎坷大道上,一路都是马不停蹄追赶爱情的脚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欢场于是,奇葩绽放出了惊艳的花面对两个男人,性格开朗的丁玲提出要和两个男人共同生活。

      一个成熟有味,一个幼稚可爱,鱼和熊掌兼得,我都要!这个女人不寻常于是三人直奔杭州,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从白娘子开始,西湖边上就是妖精出没的诡异之地,也是产生千古爱情的多情之地很多人在这里相恋,很多人在这里分手冯雪峰在西湖边的的葛岭租了一套两居室,冯雪峰住一间,胡也频住一间,白天丁玲一时和冯雪峰拥抱吟诗,一会又和胡也频相偎写作,晚上则轮流在两个房间过夜不疯魔不成活这种女权至上的生活对于用情很真的胡也频来讲,岂止是折磨即使自己深爱的女人再三重申与别的男人只是柏拉图,他也无法忍受爱情都是自私的胡也频一气之下跑回上海,找到沈从文倾诉,沈从文劝他不要轻易放弃心中所爱胡也频受到鼓舞,隔日重返杭州,他的坚定终于挽回了丁玲飘摇的心最终,冯雪峰理智地选择了离开三人行,必有人不行丁玲心如刀绞地看着冯雪峰离去,然后收拾一地的破碎心情,静下心来和胡也频过日子这段惊世骇俗的三人行爱情告一段落丁玲曾写给雪峰两封信,但一直没有将信递给冯雪峰,只将痛苦埋在心中:“我不否定,我是爱他(指胡也频)的,不过我们开始那时,我们真的太小,我们像一切孩子般好像用爱情作游戏……我们日里牵着手一块玩,夜里抱着一块睡……大半年过去了,我们才慢慢落到实际上来,我才看出我们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被一般人认为夫妻关系的。

      我们好笑这些,不过我们是更相爱了,一直到后来才见到了你(指冯雪峰)使我不能离开他的,也是因为我们过去纯洁无瑕的天真……我常常想你,我常常感到不够,在和也频的许多接吻中,我常常想着要有一个是你的就好了我常常想能再睡在你怀里一次,你的手放在我心上唉,怎么得再来个会晤呢?我要见你,只要一分钟就够了此后冯雪峰成为丁玲一生中刻骨铭心的一个结,她永远记得他,终身对他怀有特殊的感情1928年年底,胡也频与丁玲同赴上海,经潘汉年介绍开始从事左联工作,两人同居于上海如今的安福路他们与沈从文一起创办了红黑出版社,编辑出版文艺期刊《红黑》但红黑出版社不久就倒闭了为了还债,胡也频离开上海赴山东济南省立高中教书在胡也频走的当晚,丁玲就开始给胡也频写信,第二天又写一个多月后,忍受不了相思煎熬的丁玲也来到了济南他们自由的革命式爱情、丁玲时尚的衣着打扮都让省立高中泛起了涟漪据当时在山东省立高中就读的季羡林回忆:“丁玲的衣着非常讲究,大概代表了上海最新式的服装相对而言,济南还是相当闭塞淳朴的丁玲的出现,宛如飞来的一只金凤凰,在我们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年学生眼中,她浑身闪光,辉耀四方济南的马路坑坑洼洼,胡先生个子比丁玲稍矮,而穿了非常高的高跟鞋的丁玲‘步履维艰’,有时要扶着胡先生才能迈步,学生们看了觉得有趣,就窃窃私语说‘胡先生成了丁玲的手杖’。

      年轻气盛的胡也频在济南的激烈言论和行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严重不满1930年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